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课时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课时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课时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 多彩的光课时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平面镜MN竖直放置,镜前有一个发光物体S,此平面镜可绕“垂直于纸面的水平轴M”自由旋转,现将平面镜拉离竖直位置
2、一个偏角至MN的位置,释放镜的下端,在平面镜从MN下摆到MN位置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的轨迹为圆弧BS离轴M越来越近CS轨迹对M轴的张角为D当大于90时物体将不在此平面镜中成像2、据人民网报道,近年来中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50%60%,全国近视眼人数竟已近4亿!近来,小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明可能已经()A患上近视眼,需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患上近视眼,需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患上远视眼,需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患上远视眼,需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3、青少年在生长发育阶段,长期看手机、电脑等屏幕,会用眼过度,容易得近现限。下列关于近视眼成像情况
3、及其娇正原理图正确的是()A甲和乙B丙和丁C甲和丁D丙和乙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B月食是月亮反射太阳光形成的C蜡烛通过小孔成倒立的像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km/s5、以下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光是单色光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电视遥控器利用了紫外线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现将蜡烛向左移动5cm,后移动光屏使光屏上的像再次清晰。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需将光屏适当右移,移动距离大于5cmB需将光屏适当左移,移动距离小于5cmC移动后光屏上会成放大的像D该凸透镜焦
4、距为20cm7、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A树荫下圆形光斑B平静水面出现的倒影C露珠下的叶脉D天空中出现的彩虹8、如图所示,其中的现象和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能看到水中的铅笔折断了,这是铅笔反射的光经过玻璃杯时发生偏折形成的B图中,由于水中的太阳不是圆形,故不是光的反射形成C图中,雨后的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不是光的折射现象D图中,这是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9、在陶瓷杯底放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了,如图。为了能再次看到杯底的硬币,下列做法不能实现的是()A保持人和杯子位置不变,往杯中加适量的水B保持人位置不变,杯子往左移C保持人位置不变,杯子往右移D保持人位置不变,杯
5、子往下移10、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实验主要是说明()A光的反射现象B光的折射现象C平面镜成像特点D光的色散现象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如图所示,平面镜以45角倾斜放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长12cm铅笔AB,以5cm/s水平速度向平面镜匀速靠近,则此铅笔的像相对平面镜的速度为_cm/s,方向_。2、如图的“光影阅读器”利用激光投影和成像技术,开机后该设备将资源投影到白色粗糙桌面上,直接在桌面上用手进行触控操作。白色桌面便于_各种色光(选填“吸收”或“反射”);粗糙的桌面可以使光发生
6、_,人就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它。3、光污染包括一些可能对人的视觉环境和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光学现象,其中包括城市玻璃幕墙的反射光造成的光污染。我国已对玻璃幕墙的安装制定了限制性法规,这是因为光照射到玻璃幕墙会发生_反射(选填“镜面”或“漫”),造成光污染。一束光与玻璃成40角射到玻璃幕墙上,反射角是_。4、红光、_光和蓝光是色光的三原色;用测温枪测体温,这是利用了_(选填“红外线”、“紫外线”或“可见光”)的热效应。5、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我国古代早就有人对自然现象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史料记载。如:“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从_中射向_中时发生了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是光的_现
7、象。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科学家利用“回声定位”原理测量距离,现在利用激光测距仪发出一束激光射向月球,大约经历了2.54 s接收到反射光(已知光传播的速度是3108 m/s),试问:(1)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2)我国最新研制的超级高铁时速高达600 km/h,如果该超级高铁以最高时速不停地跑,它需要多少小时才能跑完地球到月球的距离?2、王伟同学眼鏡度数是400度,他眼鏡焦距为多少cm?3、甲、乙两位同学在学习了声和光的知识后,就测量海底深度应该用声还是光产生了争论,甲同学认为应该用光,乙同学认为应该用声,你支持谁的想法,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已知光在水中的
8、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是1500m/s,若海底深度为4500m)4、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才能达到地球(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2)请你估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设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相同)5、爱好摄影的小权同学,探究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对如图所示的两张同一个场景的两张照片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结合你学到的物理知识,请你帮助小权同学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并说明需要控制的变量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小明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使烛焰、凸
9、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_这样做可使实验中的像都能成在_;(2)若凸透镜焦距为,当烛焰距凸透镜时,能成倒立、_的实像,生活中的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3)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在光屏上_(“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原因是_;(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选填“上”或“下”)调整;(5)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老花眼镜放在凸透镜和
10、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光屏适当_(选填“左”或“右”)移。2、现有如下器材:光具座、焦距为12.5cm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小明根据上述实验器材,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实验前应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到光具座上,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调到_。为了验证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等于12.5cm,小明把蜡烛和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刻度线处,把光屏移到光具座的_cm刻度线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承接到等大、清晰的像。经验证,凸透镜的焦距准确;(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上移了一段距离,在没有移动器材的情况下,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保持蜡烛、凸透镜
11、的位置和高度不动,需将光屏_(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3)分别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A、B、C、D四个点对应的刻度线处,在_点能够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最大的烛焰的像,在_点所成像的性质与眼睛的相同;(4)实验结束后,小明又继续完成了两个实验:将一只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将光屏远离凸透镜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又看到烛焰清晰的像,由此可知该眼镜片可用来矫正_眼(选填“近视”或“远视”);取走眼镜片,移动光屏再次成清晰的像后,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住凸透镜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_(填选项前的字母)。A烛焰的
12、上半部分,亮度变暗B烛焰的下半部分,亮度变暗C完整的烛焰,亮度不变D完整的烛焰,亮度变暗-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别作出平面镜在MN处S的像S和平面镜在MN处S的像S,然后进行分析;由图可知,S点绕M以SM长为半径转动,所以它的像的轨迹应该是圆弧;由图可知,S轨迹对M轴的张角大于,S离轴M的距离始终不变;当大于90时物体仍能在此平面镜中成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B【详解】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说明眼睛晶状体焦距变短,是患上了近视眼,需佩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使成的像往后移到被视网膜承接,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必考 解析 沪科版八 年级 物理 第四 多彩 课时 练习 试卷 答案 详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