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常见疾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华鳖常见疾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鳖常见疾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华鳖常见疾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中华鳖发病的主要原因有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微生物因素等。因此,中华鳖疾病的控制应以预防为主,实行健康养殖管理。中华鳖生长阶段发病特点与日常观察是做好预防工作的关键。现根据浙江省杭州地区近几年来的病害测报和中华鳖发病情况,将常见中华鳖疾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一、白底板病(出血性肠道坏死症)1、病原:嗜水气单胞菌、迟钝爱德华氏菌、普通变形杆菌等。2、症状及危害:患病中华鳖体形较厚,鳖体完好无损,底板苍白,呈极度贫血状态大部分身体呈水肿状。经解剖发现肝脏呈土黄色和青灰色胆囊肿大,有的肾和脾变黑和缩小;肌肉苍白无血。易感染100g200g的幼鳖,流行于
2、5月7月,6月为高峰,水温2530时高发。3、防治方法:(1)严把检疫关,水体定期消毒;(2)投喂病毒星、适可耐和维生素B(饲料量的0.2%)或板兰根、苦参、穿心莲、虎杖等(饲料量的1%),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二、红脖子病1、病原:嗜水气单胞菌。2、症状及危害:脖颈红肿、充血,伸缩困难,有的周身水肿。同时伴有红斑、腐皮等症状有的还有口鼻流血现象。肝脏呈土黄色,有出血点或坏死病灶,膀胱积水。主要危害成鳖和亲鳖。发病期3月10月,流行水温18以上。3、防治方法:(1)定期消毒;(2)尽量避免机体受伤;(3)发病时水体用二氧化氯消毒,同时在饲料中添加抗菌素和维生素。三、鳃腺炎病1、病原:由病毒和细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华 常见疾病 症状 防治 方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