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项目内容与实施计划方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项目内容与实施计划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项目内容与实施计划方案.doc(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项目内容与实施计划方案1.1连片整治示范内容通过对整治区域村民集居现状、污染现状、主要环境问题、问题成因及现有治理设施的分析,确定本次对xx镇LL村、DC村、XD村和BD村连片村的整治内容为: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2)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系统3)环保宣传表5-1 xx镇LL村、DC村、XD村和BD村连片村整治内容序号村名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水源保护宣传牌(3.62.4m)(个)人工湿地(座)配套管道垃圾池2.51.52.0(座)垃圾中转房1.03.03.0(座)垃圾清运车警示牌(个)护坡(高2,m条石砌筑)及围栏(高2m铁丝网)(m)水井围栏(项)1DC村4PVC160,1200m
2、;水泥管600,4m18112XD村6PVC160,1100m;PVC200,1100m61160013BD村6PVC160,1600m;PVC200,500m;水泥管600,32m94LL村3PVC160,400m;PVC200,1500m;地坪恢复2项71合计19PVC160,4300m;PVC200,3100m,水泥管600,36m;地坪恢复2项。40211600111.2工程技术方案1.2.1技术选取思路以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指南(试行)、四川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年度实施方案编制指南和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要点和方案编制2012.
3、3为指导思想,针对xx四连片村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工程实施方案,并对各工程实施方案进行认真比选,优先采用2008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名录及2008年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推荐的农村环保技术。本项目污水处理主要采用小型人工湿地、沼气池处理技术;垃圾实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模式;主要通过对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突出污染的治理,从而实现村容整洁。1、技术选取原则(1) 符合国家技术规范和政策要求原则;(2)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和分类指导原则;(3)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4)三结合原则.分散处理与集中处理相结合,城镇与周边农村污染治
4、理相结合,农村生活与农业生产污染防治相结合的原则;(5)三低一 广一简单原则.投资成本低,维护成本低,运行费用低,辐射面广,操作简单原则;(6)不重复原则.对已建有污染治理设施的,如沼气池,户用污水净化池,小型净化槽系统,庭院式小型湿地处理系统,要充分利用,不重复建设原则。2、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1)农村雨水污水收集技术a. 农村雨水收集:农村雨水宜利用边沟和自然沟渠等进行收集和排放,通过坑塘,洼地等地表水体或自然入渗进入当地水循环系统,鼓励将处理后的雨水回用于农田灌溉等。b. 农村污水收集: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并且建有污水排放基础设施的连片村庄,可采取合流制收集污水;对于人口分散,干旱半干旱
5、地区,经济欠发达的连片村庄,可采用边沟和自然沟渠输送,也可采用合流制。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选取a.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及处理技术模式的选取应符合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20 号)的相关规定。b.对于分散居住的农户,鼓励采用低能耗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在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气候条件适宜的农村,鼓励采用集中自然处理;人口密集、污水排放相对集中的村落,宜采用集中处理。c.对于以户为单元就地排放的生活污水,宜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庭院式小型湿地、沼气净化池和小型净化槽等处理技术和设施。d.鼓励采用粪便与生活杂排水分离的新型生态排水处理系统。宜采用沼气池处理粪便,采用氧化塘、湿地、快速渗滤及一体
6、化装置等技术处理生活杂排水。e.对于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并建有完善排水管网的村落,应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宜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人工湿地等二级生物处理技术。f.鼓励采用沼气池厕所、堆肥式、粪尿分集式等生态卫生厕所。在水冲厕所后,鼓励采用沼气净化池和户用沼气池等方式处理粪便污水,产生的沼气应加以利用。g.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沼液及沼渣等可作为农肥施用,在当地环境容量范围内,鼓励以就地消纳为主,实现资源化利用,禁止随意丢弃堆放,避免二次污染。(3)处理后的污水处理技术对于处理后的污水,宜利用洼地,农田等进一步净化,储存和利用,不得直接排入环境敏感区域内的水体。(4)城乡一体化处理技术方案
7、距离市政污水管网较近,符合高程等接入要求的村庄污水可采用。(5)基于以上原则,我们对于人口不多,村民较集中的聚集点,采用微型一体化设施处理的技术,对于村民较分散的村落,采用小型人工湿地无动力系统。(6)适合本项目的污水处理工艺简介人工湿地湿地生态系统(Wetland Ecosystem)有时称作湿地,湿地即指地表过湿或常年积水,生长着湿地生物的地区。天然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维护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为主,净化为辅,因此不大可能大规模的开发利用于废水处理。由此创造出了人工湿地,人工湿地可分为自由水面湿地、地下水流湿地和渗滤湿地,本设计为人工渗滤湿地。特点如下:a能保持全年较高水力负荷,根据当地的
8、气候条件,冬天亦能运行。b不仅适用于一村一户排放的废水治理,也可用于数家集中治理。c对各种污染物(BOD5、SS、N、P、重金属、细菌等)去除能力强。d湿地治理废水,投资省,运行费用极低,管理方便,省时省工。人工渗滤湿地实质上是潜流型湿地和渗滤型土地处理系统的结合。该湿地地池(床沟),在土壤沙砾,水生植物根系及根茎间形成空隙,废水流经介质表面时与植物根系表面形成的生物质接触,而生物植物通过其内腔可将叶茎从空气中吸收来的氧转输入根区。根据输氧量与耗氧量的消化状况,使该区有时好氧占优,有时以缺氧或厌氧占优。经好氧、缺氧、厌氧的交替运行,不仅有利于有机物的降解,也有利于氧化物的消化与脱氧反应,这种根
9、区对处理过的生活废水有机负荷可达160200gBOD5/m3。工艺流程生活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如下:厌氧沉淀池人工湿地蓄水池农田灌溉或排放黑水上清液灰水洗漱间厕所厨房化粪池池黑水上清液灰水厕所厨房化粪池格栅洗漱间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农户粪尿等生活黑水首先进入化粪池或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大分子有机物被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其上清液与灰水一起进入小型人工湿地系统。废水经汇集后进入小型人工湿地系统,首先经厌氧沉淀池去除废水中大颗粒杂质及部分悬浮物,同时在厌氧发酵的作用下对废水中污染物进行初步降解,大分子有机物水解酸化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被分解成稳定的沉渣,同时避免后续人工湿地填料的堵塞,进行反硝
10、化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随后经人工湿地净化,人工湿地通过模拟和强化自然湿地功能,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湿地填料,湿地表面种植水生植物,污水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在填料、植物及微生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作用下,污水中污染物质通过填料过滤、植物吸收、微生物吸附降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杂质在植物、土壤的吸附吸收作用下基本上在该段被去除。出水可直接用于农灌。污水处理工艺效果项目CODcrBOD5SS氨氮进水30015020020厌氧沉淀池出水150757015人工湿地出水6020208设计标准6020208处理系统主要设施及设备对各农户建小型湿地组合系统,对污水进行处理。小型组
11、合湿地系统采用一体式砖混结构,由人工格栅、厌氧沉淀池、潜流湿地床和蓄水池组成。厌氧沉淀池通过厌氧类微生物,将废水中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质,分解为易降解小分子物质,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同时兼具沉淀作用,以免悬浮颗粒物对后续人工湿地造成堵塞;潜流湿地床采用水平潜流,利用基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类、磷类污染物,以及悬浮颗粒物等,使污水得到一进步净化;处理后的废水进入蓄水池进行临时贮存,然后排入受纳水体。设计BOD负荷:0.012kg/m2d。表面水力负荷:0.2m3/ m2d。池体结构:小型组合湿地系统采用一体式砖混结构,其中潜流湿地床设计池深0.8m,
12、池壁采用砖混结构,池底部选用粘土层进行防渗(防渗系数不大于10-8m/s);潜流湿地床填料层深度0.7m,填料层为d20-80mm级配砾石层,并种植菖蒲、美人蕉等挺水植物,种植密度宜为9株/m225株/m2;池体尾部设置可调式出水管(DN100),以控制池内水位高度。由于个聚居点人口差异较大,理论计算水量千差万别,为了让设计和施工简便化将一定水量均归于一种湿地型号,下表及本工程的湿地型号和尺寸表。各点人工湿地型号均在此选取。小型湿地组合系统尺寸型号表人工湿地型号处理规模(m3/d)设计尺寸(m)厌氧沉淀池人工湿地数量204.53.01.3012.04.50.817-94.01.51.3010.
13、04.00.815-73.01.51.3010.03.00.853-53.01.21.308.03.00.8532.50.81.306.02.50.873、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1)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技术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对金属、玻璃、塑料等垃圾进行回收利用;危险废物应单独收集处理处置,禁止农村垃圾随意丢弃、堆放、焚烧。(2)户分类村集中乡镇转运县处理技术模式对于城镇周边和环境敏感区的示范区,在分类收集,减量化的基础上可通过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理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处理处置生活垃圾。(3)有机垃圾堆沤,无机垃圾填埋技术布局分散,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的村庄,实行户分类
14、组集中村填埋技术。通过分类回收,90%的生活垃圾实现资源化回收利用,仅有10%进行卫生无害化填埋,对无法纳入城镇垃圾处理系统的农村生活垃圾,应选择经济,适用,安全的处理处置技术,在分类收集基础上,对于砖瓦、渣土、清扫灰等无机垃圾,可作为农村废弃坑塘填埋、道路垫土等材料使用,采用无机垃圾填埋处理。有机垃圾则进行静态堆肥处理、或与粪便、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及沼渣等混合堆肥;亦可混入粪便,进入户用,联户沼气池厌氧发酵有机垃圾堆肥处理等技术。4、畜禽粪便处理技术处理工艺参照2009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文件,采用厌氧发酵工艺,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利用,沼液、粪便作为有机肥料用作农田施肥,形成猪沼果循环
15、经济模式。5、饮用水源保护实施原则饮用水源保护主要有两方面实施思路,一是对水源地加以保护,修建围栏,禁止动物和人的进入,防止垃圾飘入;二是严格限制地表脏水的进入,以保证水源地水质达到质量标准。1.2.2DC村工程实施内容1、生活污水处理根据四川省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镇(乡)村给水工程技术规范的集中式给水系统生活用水定额,结合当地村民生活习惯,确定本项目区村民生活用水定额为90L/(人天),污水收集系数取0.8,污水量为72L/d人。经调查,DC村共有四个点,具体情况分别为:序号村名组名地理坐标(N北纬,E东经)水量计算收集管道配置计算人口(人)计算水量(m3/d)1DC村3组N2
16、95621,E1052237231.8PVC160,300m;水泥管600,4m27组N295656,E1052231711.1PVC160,500m38组N29575,E1052237352.5PVC160,200m48组N29578,E1052229241.8PVC160,200m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指标可采用:BOD5为2550g/capd; SS为4065g/capd;TN为511g/capd;TP为0.71.4g/capd。根据以上理论数据,按照城镇生活污水水质一般范围,生活污水水质状况如下:COD 250350mg/L;BOD
17、 100250 mg/L;SS 100300 mg/L; NH3N 2040 mg/L,P 1.52.5mg/L。根据处理要求废水经处理后至少应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水作),考虑时而排放情况污水处理后还应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的B标准,主要污染物指标为:污水水处理进出水水质项 目pHCODBOD5SSTNNH4-NPO43P(以P计)进水(mg/L)6.57.530015020030202.0出水(mg/L)6.09.06020202081去除率(%)808790336050DC村污水处理设施内容见下表:序号村名组名地理坐标(N北
18、纬,E东经)处理设施型号收集管道配置采用的人工湿地型号计算水量(m3/d)1DC村3组N295621,E10522371.8PVC160,300m;水泥管600,4m27组N295656,E10522311.1PVC160,500m38组N29575,E10522372.5PVC160,200m48组N29578,E10522291.8PVC160,200m2、生活垃圾处理一、处理思路根据DC村连片村现采用的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存在问题的分析和现有垃圾收集转运设施数量的统计,报告确定针对连片村生活垃圾处理采用以下方案。全力推行“户集、村收、镇运、县集中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模式,禁止随意倾
19、倒垃圾、随意堆肥,使连片村垃圾的收集率、清运率达到100%。在人口比较集中区建设垃圾收集系统,具体措施是设垃圾收集箱;垃圾收集池配挡雨棚,防止雨水进入收集池形成垃圾渗滤液而污染地下水及土壤。建立专业环卫保洁管理队伍,负责区域内及交通干道两侧垃圾清运和公共区域的卫生保洁;配置垃圾转运车,统一转运至区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具体如下:1)农户垃圾收集工作完善农户收集系统,农户可根据自身需要筛检出具有经济价值的物质后倾倒入垃圾收集池内。根据四川省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每100150m设置一个联户垃圾池。2)村收集由各村配置保洁员和垃圾清运车,对各联户垃圾池进行定期清理,统一组织清运各村
20、的垃圾到垃圾处理厂,配备垃圾转运车、装载机及配套设备,便于操作运输。同时结合关于进一步规范我省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技术指导意见中垃圾主要处置方式:根据我省各县(市、区)实际情况,离县城较远的山区乡镇、村庄,可采取“户分类、村收集、村运、镇处理”的方式,处理点由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3)村运由村统一安排调度垃圾转运车辆到各垃圾池收集、转运垃圾。4)县垃圾处理各村镇收集的垃圾转运到xx县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二、工程内容1)垃圾中转房参照四川省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设施图集进行修建。数量:新建1座,坐落在DC村9组。结构:砖混尺寸:LBH=1.03.03.0样式(参考)见下图:2)垃圾
21、池参照四川省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设施图集进行修建。数量:新建18个结构:砖混规格:1030户尺寸:LBH=2.51.52.0样式(参考)见下图:3)垃圾车购买2吨机动垃圾车一辆,供连片村垃圾的转运(垃圾池至垃圾房;垃圾房至xx垃圾填埋场)3、畜禽粪便处理DC村一些村民聚居点养有一定量牲畜,人畜粪便堆积后,未加任何遮盖措施,直接裸露,夏季蚊蝇孳生,臭气熏天,环境恶劣,极易造成疾病传染,影响村民身体健康,特别是雨季,一些露天粪坑中粪便随雨水漫流地表,更是造成污染蔓延。处理工艺参照2009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文件,采用厌氧发酵工艺,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利用,沼液、粪便作为有机肥料用作农田施肥,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环境 连片 整治 示范区 项目 内容 实施 计划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