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定向训练练习题(无超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定向训练练习题(无超纲).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定向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除杂所选用试剂与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实验操作ACaO(CaCO3)水溶解、过滤B
2、H2(CO)CuO加热CKCl(KClO3)MnO2充分加热DN2(O2)铜网加热AABBCCDD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或事实叙述错误的是A铁丝在氧气在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来检验氧气C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D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3、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是A碳酸饮料B石灰水C氯化钠溶液D盐酸4、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推理中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单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C铁丝生锈质量增大,蜡烛燃烧质量减小,所
3、以这些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5、除杂和鉴别是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之一,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粗盐中的泥沙溶解、蒸发结晶B测定某废水的酸碱度取样,将湿润的pH试纸浸入样品中C检验CO2中混有HCl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D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取样,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AABBCCDD6、如图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Ba克是指加入稀盐酸的质量CA点时,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DB点表示稀盐酸和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正好
4、相同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合理的是A氧气、氢气只含一种元素均属于单质,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C在空气中铁制品比铝制品更易腐蚀,则铁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则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8、下列关于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观:硝酸铵溶于水是放热反应B转化观:氧化铁可以通过置换反应一步转化为铁单质C守恒观:依据化学方程式,可推测X含有二种元素D微粒观:盐酸和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9、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
5、+3O2 2Fe2O3B铁和盐酸混合:2Fe+ 6HC1=2FeCl3+3H2C检验二氧化碳:CO2 +Ca(OH)2CaCO3 + H2OD用稀硫酸除去铁锈:Fe2O3+3H2SO4Fe2(SO4)3+3H2O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溶液pHB熄灭酒精灯C过滤操作D取用液体药品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性质决定。请用下列字母序号(不能重复)填空:A一氧化碳 B石墨 C金刚石 D生石灰 E.稀有气体(1)与水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的是_;(2)属于有毒气体的是_;(3)_可用来裁玻璃;(4)_可用作电极;(5)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
6、气体是_。2、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1)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 (填字母序号)。A卧薪尝胆B釜底抽薪C火上浇油D煽风点火(2)古籍天工开物就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是指在高温条件下将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 “烧石成灰”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是将_能转化为_能 。“石”转化为“灰”的反应属于_(填基本反应类型)。“灰”遇水成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室内起火时,如果急于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原因是_。3、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许多场所均采用消毒液进行消杀,阻断了病毒传播,常用的消毒如下图所示。(1)含氯消毒液是一种高
7、效消毒剂,其酸碱性呈_性。(2)酒精是易燃物,所以为保证安全,医用酒精一般禁止在室内大面积喷洒酒毒,请写出酒精的化学式_。(3)含氯消毒液大量使用会影响空气坏境和人体健康,相比较而言医用双氧水消毒的优点是_。(4)标出双氧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4、金属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青铜是铜锡合金,青铜属于_(填“合成材料”、“复合材料”、“金属材料”或“无机非金属材料”),它抗腐蚀性比纯铜的_(填“强”或“弱”)。(2)铁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金属。从宏观看,铁由_组成(填“元素”、“分子”、“原子”或“离子”,下同);从微观看,铁由_构成。工厂铁制零件容易锈蚀,工人师傅常用稀盐酸除
8、铁锈,其反应方程式为_。铝比铁更活泼,却比铁更不容易生锈的原因是_。5、碱的通性(1)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_。(2)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使无色酚酞试液变_。(3)非金属氧化物+碱 盐+水;如:_。(4)酸+碱 盐+水;如:_。(5)盐+碱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如:_。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久置的氢氧化钠和一瓶未标浓度的稀盐酸,为测定氢氧化钠的变质情况和稀盐酸的浓度,他们做了以下实验:取一定质量的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水充分溶解配成118.6g溶
9、液,然后再向锥形瓶中滴加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1)未知浓度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2)反应至A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2、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 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4.6%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平衡后,向左盘烧杯中投入一定量的碳酸钠固体,恰好完全 反应;向右盘烧杯中投入 6.4 g 金属镁的样品(样品有杂质且杂质不含镁元素,不与稀盐酸反应), 充分反应后天平再次平衡,则该金属镁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 的取值范围为_。3、向部分被氧化的镁带样品中,加入146g溶质质量
10、分数为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收集到氢气0.2g。(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样品中金属镁的质量。(2)计算反应后生成氯化镁的质量。4、为测定某赤铁矿中Fe2O3的含量,取10g该赤铁矿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请计算:(1)该赤铁矿中Fe2O3的纯度为_。(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5、某工厂现有废硫酸9.8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试计算:(1)该9.8t废硫酸中H2SO4的质量为 t;(2)可以用该厂的废硫酸去中和处理另一工厂的废碱液(主要成分为NaOH),请写出中和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
11、程式 。(3)如果用该9.8t废硫酸可以恰好中和废碱液20t,求废碱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对铜制品生锈很感兴趣。经查阅资料,知道铜锈的主要成份是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他们在探究中发现,铜绿受热分解后,除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外,试管中还有一些黑色粉末状固体。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这种黑色粉末,小明和小娜准备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分析黑色固体的组成,并验证产生的气体:(1)提出问题:黑色固体是什么?(2)猜想与假设:小刚:黑色固体可能是炭粉。小娜: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你的猜想是:_
12、。(3)设计实验方案:向试管中的黑色固体滴加足量的_(填化学式)溶液,充分反应后,观察固体的溶解情况和所得溶液的颜色;(4)现象与结论:小刚和小娜经过实验之后,都给自己的猜想做了正 确的评价。如果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话,实验现象应为:_。(5)若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两种气体生成物(无水硫酸 铜遇水变蓝),应将生成的混合气体先通过_装置,当将气体通入装置A进行验证,气流应从_口通入。2、在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此反应比较感兴趣,在小组集体协作下设计了如下实验,以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也邀请你一起来完成下列探究:(1)A装置的作用是:
13、_;(2)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猜想二: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氧气;(实验探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C装置,球形管里装有碱石灰干燥剂,导管口蘸些肥皂水(或洗涤剂溶液),控制气体流速,吹出肥皂泡,当肥皂泡吹到一定大时,轻轻摆动导管,肥皂泡脱离管口后,气泡上升。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推断)生成的气体是_。(3)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常见铁的氧化物FeOFe2O3Fe3O4颜色、状态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黑色晶体能否被进磁铁吸引否否能能否与盐酸反应能能能(初步验证)试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剩余固体是
14、Fe和Fe3O4;猜想二:剩余固体是:_。(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_(实验结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思与交流)该黑色固体不可能是FeO、Fe2O3。3、实验课上,同学们探究了酸和碱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实验探究)实验 1:甲组同学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观察到溶液无明显现象,稀盐酸与氢氧化钠不发生反应?实验 2:甲组同学通过讨论后,按图 1 继续进行了实验。逐滴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观察到现象是_,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实验中酚酞溶液的作用是_。甲组同学认为,要证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做以下实验进行验证:取少量
15、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再加入少量的氧化铜粉末,振荡。当观察到_(填序号)时,证明两者发生了。A固体溶解,溶液不变色B固体溶解,有蓝色沉淀生成C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实验 3:乙组同学进行了如图 2 实验,向氢氧化铝的浑浊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观察到浑浊液逐渐变澄清,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反思)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实验,我们可以借助指示剂等,检验_或生成物的出现,证明反应的发生。(实验拓展)同学们对甲组进行实验 1 后的烧杯中的溶液含有哪些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猜想。小李认为溶液中只有 NaCl;小红认为有 NaCl 和 HCl;小芳认为有
16、 NaCl、NaOH和 HCl;你的猜想是_。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_的猜想是错误的。请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猜想正确4、学习了常见的酸、碱后,同学们对碱的化学性质进行整理归纳,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活动。(验证实验)序号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实验内容实验现象溶液变红色产生蓝色沉淀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分析与结论Ca(OH)2能与指示剂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无法确定是否发生反应无法确定是否发生反应(发现问题)通过实验,同学们发现实验三、实验四无明显现象,无法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于是继续进行探究。(探究实验).取少量实验三中的剩余
17、溶液,滴加_,溶液仍为无色,证明稀盐酸和Ca(OH)2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判断依据是溶液中_完全反应了。.取少量实验四中的剩余溶液,滴加_溶液(填盐类物质),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证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拓展延伸)同学们针对实验四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对比实验:将充满CO2的两支相同的试管分别倒扣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根据试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不同,确定二者之间发生了反应。图中空白处应填的内容是_。(总结提升)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_或_的方法证明反应发生。5、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红磷、镁条、木炭等物质代替汞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
18、定进行模拟探究。实验一:A组同学通过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一)所示,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实验过程如下:(1)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观察到红磷燃烧,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3)等装置冷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4)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小于瓶内原有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_实验二:B组同学利用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图二)所示,实验结束后,待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实验三:C组”利用木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如
19、图三),根据经验,利用上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能否用木炭替代?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提供资料)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写出文字表达式_该小组同学选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但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分数仍然小于1/5。(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不准确呢?(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作了如下猜想:甲同学:可能是木炭取的量过少;乙同学:可能是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丙同学:可能是木炭与空气反应生成了其他气体。(查阅资料)资料一:木炭、棉花和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停止后,残留氧气的体积分数分别高达14.0%,8.0%和16.0%。资料二:木炭在密闭
20、容器中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气体。资料三: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粉末(黑色)反应生成铜(红色)和二氧化碳气体(探究一)小组同学发现实验结束后,燃烧匙中还有残留的黑色固体,可知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探究二)乙同学又利用上述装置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足量木炭点燃,迅速插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_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待装置冷却后,将燃着的_(填“棉花”或蜡烛)再伸入集气瓶中_(探究三)小明从木炭燃烧产物的角度猜想还可能是生成了_导致测量结果小于1/5;于是用注射器抽取集气瓶内的气体做了上图(图四)所示的实验,当观察到d中_(填实验现象),可证明小明的猜想
21、成立。(经典对比)通过与上述实验对比,拉瓦锡选择用汞的优点有_A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耗尽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C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D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A、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B、CO和H2加热时均能与CuO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C、原混合物中加入二氧化锰,充分加热,氯酸钾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则原混合物由氯化钾和氯酸钾变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D、将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过加热的铜网,氧气和铜
22、反应生成氧化铜,除去了氧气,选项选用试剂与操作方法均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2、C【详解】A、铁丝在氧气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氧气的检验是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为氧气,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连续均匀冒出气泡时,才开始收集,故选项C符合题意;D、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说法正确,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3、B【详解】A、碳酸饮料中含碳酸,呈弱酸性,不能使酚酞变红,故选项错误;B、石灰水含氢氧化钙,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故选项正确;C、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
23、变红,故选项错误;D、盐酸呈酸性,不能使酚酞变红,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4、B【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中含有氧元素但不是氧化物,故错误;B、单质是指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故正确;C、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铁丝生锈、蜡烛燃烧都是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错误;D、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和酸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故D错误。故选:B。5、D【详解】A、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应该进行的实验
24、操作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故A错误;B、用pH试纸测酸碱度的正确操作为: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该溶液的pH,故B错误;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盐酸均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C错误;D、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稀盐酸与氯化钡不反应,故可以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故D正确。故选D。6、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酸碱反应的溶液pH变化曲线。【详解】A、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故是将稀盐酸滴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故错误;B、根据图象可知,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横坐标表示加入盐酸的量,故正确;
25、C、从图象可以看出,A点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钠和氢氧化钠两种物质,故错误;D、B点表示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所加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故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需要熟练分析图像所对应的反应环境,并能分析各段变化的溶液溶质情况。7、D【详解】A、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理,还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故选项推理错误。B、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故选项推理错误。C、在空气中铁制品比铝制品更易腐蚀,不是因为铁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
26、步被氧化,因此铝制品抗腐蚀性强,故选项推理错误。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稀盐酸属于酸溶液,则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故选项推理正确。故选:D。8、B【详解】A、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故选项错误;B、氧化铁可以通过置换反应一步转化为铁单质,如木炭能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C、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0、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4、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27、则每个X分子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则X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项错误;D、盐酸和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氢离子,故选项错误。故选B。9、D【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故A错误;B、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故B错误;C、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C错误;D、铁锈的成分为Fe2O3,稀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
28、O4Fe2(SO4)3+3H2O,故D正确。故选D。【点睛】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要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10、B【详解】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选项A错误;B、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如果吹灭时火焰会沿着灯颈进入酒精灯,从而引发火灾,选项B正确;C、过滤液体操作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漏斗
29、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选项C错误;D、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试管稍微倾斜,瓶口应紧挨,标签应朝向手心处,图中瓶塞未倒放,瓶口未紧挨,选项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1、(1)D(2)A(3)C(4)B(5)E【解析】(1)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故填:D;(2)一氧化碳有毒,能使人中毒,故填:A;(3)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故填:C;(4)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极,故填:B;(5)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故填:E。2、(1)A(2) 热 化学 分解反应 (3)增大氧气浓度【解析】(1)A
30、、卧薪尝胆是指尝苦胆的味道,与燃烧无关,符合题意;B、釜底抽薪是指抽掉锅底的柴火,涉及柴火的燃烧,不符合题意;C、火上浇油是指在火上淋可燃物,涉及燃烧,不符合题意;D、煽风点火是指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帮助燃烧,不符合题意;故选A;(2)“烧石成灰”是指在高温条件下将石灰石转化为生石灰,能量转化过程是由热能转化 化学能;“石”转化为“灰”的反应是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灰”的成分是氧化钙,遇水成浆,发生氧化钙与水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3)室内起火时,如果急于打开门窗,使室外到空气流入,增大了室内氧气浓度,导致火烧得更旺。3、
31、(1)碱(2)C2H5OH(3)安全、无污染(4)【解析】(1)含氯消毒液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其pH=11,pH7溶液显碱性,所以含氯消毒液呈碱性。(2)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3)酒精具有可燃性,酒精蒸气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火灾甚至引起爆炸,所以医用酒精在室内大面积喷洒消毒时,要通风良好;医用双氧水中的过氧化氢会反应生成水和氧气,与其他两种相比,使用医用双氧水消毒的优点是安全、无污染;(4)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价数在后。双氧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表示为: 。4、(1) 金属材料 强 (2) 元素 原子 Fe2O3+6HCl=2FeCl3+3H2O 铝表面能形
32、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解析】(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青铜属于铜锡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合金的抗腐蚀性能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抗腐蚀性能强;故填:金属材料;强。(2)从宏观看,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从微观看,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用稀盐酸除铁锈,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铝比铁更活泼,却比铁更不容易生锈是因为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因为铝比铁更不容易生锈;故填:元素;原子;铝表面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5、(1)(2) 蓝 红 (3)CO2+Ca(OH)2=CaCO3+H2O(4)Ca(OH)2+2HCl=
33、 CaCl2+2H2O(5)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解析】(1)碱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2)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遇碱变红色;(3)碱可以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方程式为:;(4)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如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方程式为:;(5)盐和碱反应产物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有沉淀或气体或有水;如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方程式为:。三、计算题1、(1)由图中的质量关系图可知: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218.6g-
34、214.2g=4.4g;设与碳酸钠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x=7.3gy=11.7g未知浓度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答:未知浓度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2)设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m m=11.7g由图象看出烧杯的质量为218.6g-118.6g=100g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214.2g-100g=114.2g反应至A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反应至A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5%。【分析】(1)见答案。(2)见答案。2、解: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4.6%的稀盐酸中溶质为50g14.6%=7.3g由化学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
35、可知,左盘实际增重10.6-4.4=6.2g;若盐酸和镁恰好反应,则消耗镁2.4g,生成氢气0.2g,实际增加质量为6.4-0.2=6.2g,天平平衡;如果镁的质量大于2.4g则过量镁不反应,右盘增加质量6.2g,天平平衡;如果镁的质量小于2.4g则镁不足,生成氢气质量小于0.2g,右盘增加质量大于6.2g,天平不平衡;故该金属镁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最小为, 的取值范围为37.5100%。【详解】见答案。3、(1)设:样品中金属镁的质量为x。(2)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146g10%=14.6g氯化氢中氯元素的质量:14.6g=14.2g生成氯化镁的质量: 14.2g=19g答:金属镁的质量为2.
36、4g,生成氯化镁的质量为19g。【分析】(1)盐酸与氧化镁反应生成水,与金属镁反应生成氢气,根据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便可计算参加反应的金属镁的质量,即为样品中金属镁的质量,具体讲答案。(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均不变,又知加入的盐酸已全部参加反应,故参加反应的盐酸中氯元素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根据氯元素的质量便可计算出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其中包括盐酸与金属镁反应生成的氯化镁和盐酸与氧化镁反应生成的氯化镁。具体计算过程见答案。4、(1)80%(2)解:设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x。x=10.95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0.95%答:稀
37、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95%。【分析】(1)10g样品最后只剩2g,说明这2g为杂质,所以10g样品中有8g氧化铁,所以氧化铁的纯度为: ;(2)见答案5、(1)0.98(2)(3)解:设中和9.8t废硫酸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所以废碱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答:废碱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4%。【分析】(1)该9.8t废硫酸中H2SO4的质量为9.8t10%=0.98t。(2)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3)见答案。【点睛】四、实验探究1、可能是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H2SO4(HCl、 HNO3也可) 黑色粉末部分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B a 【详解】(2
38、)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Cu、O、H、C,生成物中也应含Cu、O、H、C,故生成的黑色固体可能是炭粉,可能是氧化铜,也可能是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3)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炭粉和稀盐酸不反应,故可向试管中的黑色固体滴加足量的HCl溶液,观察现象;(4)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炭粉和稀盐酸不反应,故现象为黑色粉末部分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说明猜想正确;(5)应将生成的混合气体先通过B装置,验证是否含水,如果先通过A装置,会从A装置中携带出水蒸气,影响对水的检验;当将气体通入装置A进行验证,气流应从a口通入,这样现象比较明显。2、产生水蒸汽【详
39、解】(1)实验小组进行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的生成物是什么,所以A装置的作用是产生水蒸气;(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或氧气,气泡上升说明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小,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说明该气体有可燃性,所以该气体是氢气(或H2);(3)猜想与假设:铁与水蒸气反应时,铁可能完全反应,也可能铁有剩余。试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由查阅资料中提供的信息可知氧化亚铁和氧化铁都不能被磁铁吸引,所以剩余固体中不存在氧化亚铁和氧化铁,因此剩余固体可能是Fe和Fe3O4或只有Fe3O4,所以猜想二填:Fe3O4(或
40、四氧化三铁);实验探究: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四氧化三铁能与盐酸反应,但不产生氢气。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表所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把适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剩余固体是Fe和Fe3O4;无气泡产生,剩余固体是Fe3O4实验结论:铁与水蒸气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指示作用 C 溶液颜色的变化 NaCl、NaOH 小芳 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详解】实验探究:实验2: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逐滴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显中性,稀盐酸显酸性,无色酚酞试液在中
41、性和酸性溶液中不变色,故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加入酚酞试液,可以起到指示作用,根据颜色变色,得出反应发生;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如果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没有发生反应,;氯化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故观察到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无蓝色沉淀生成,说明反应发生。故选C;实验3:氢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反思: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实验,我们可以借助指示剂等,检验溶液颜色的变化或生成物的出现,证明反应的发生;实验拓展: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如果恰好完全反应,则溶质为氯
42、化钠,如果稀盐酸过量,则溶质为氯化钠、氯化氢,如果氢氧化钠过量,则溶质为氢氧化钠、氯化钠,故猜想为:NaCl、NaOH;氢氧化钠和稀盐酸能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能共存,故小芳的猜想是错误的;结论为:猜想正确,说明溶质为氯化钠、氢氧化钠,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不变色,故可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猜想正确。4、 酚酞溶液 氢氧化钙 氯化钡(合理即可) 50mL水 反应物消失(或减少) 有新物质生成 【详解】验证实验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探究实验取少量实验三中的剩余溶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仍为无色,证明稀
43、盐酸和Ca(OH)2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判断依据是溶液中氢氧化钙完全反应了;.取少量实验四中的剩余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碳酸钡,证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拓展延伸图中?的内容应该是50mL水,通过对比可知,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总结提升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检验反应物消失(或减少)或有新物质生成的方法证明反应发生。5、P+O2P2O5 红磷的量不足或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或装置气密性不好 氮气参加了反应 不能 木炭燃烧生成气体,反应后装置内压强不变 氢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水 甲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棉花 棉花继续燃烧 一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ABD 【详解】实验一:红磷燃烧生成二氧化二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P+O2P2O5;(4)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小于瓶内原有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红磷的量不足导致氧气未完全消耗,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气体膨胀导致进入水偏少,装置气密性不好导致空气进入装置,进入水量偏少。实验二:空气中各气体的体积分数氮气占78%,氧气占21%。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说明除空气外有较多的其它气体参加反应,除氧气和氮气外,其他物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