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篇关于武夷山的优秀导游词.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3篇关于武夷山的优秀导游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篇关于武夷山的优秀导游词.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篇关于武夷山的优秀导游词出色的导游所写的导游词大多富含感染力,使得游客在导游的描述下,既看到了美景也学到了知识,想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不断的学习,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推荐3篇关于武夷山的优秀导游词吧!希望大家都能从中得到启发,写出更好的导游词。篇一:武夷山导游词大家好!我姓张,大家可以叫我张导游!现在我为你们讲解。福建武夷山1988年被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1999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市境内,在市区以南约15公里,处在武夷山脉北段的东南麓,景区面积约70平方公里。这里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亿万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成了奇峰峭拔、秀水潆洄、碧水丹峰、风光绝
2、胜的美景,古人说它“水有三三胜,峰有六六奇”,被誉为“奇秀甲东南”。武夷山风景区内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及一百零八景点。不仅全年有景,四季不同,而且阴晴风雨,其山川景色亦幻莫测,瑰丽多姿。现全区分为武夷宫、九曲溪、桃源洞、云窝天游、一线天——虎啸岩、天心岩、水帘洞七大景区。它兼有黄山之奇、桂林之秀、泰岱之雄、华岳之险、西湖之美。武夷山风景的精华在九曲溪。九曲溪源于三保山,溪水碧清,折复绕山,形成“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的九曲之胜,武夷山中最著名的一些山峰和高插于悬崖峭壁上的神秘悬棺都列在九曲溪边。景区内还有遇林亭宋代瓷窑遗址、武夷宫等游览景点,极具人文价值。武
3、夷山也有众多名胜古迹,如冲佑万年宫、虹桥和架壑船棺等,还有世界罕见的动植物,是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这里并建有武夷山自然博物馆。武夷山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古人称:“东周孔丘,南宋朱熹,北有泰岳,南有武夷”。南宋理学家朱熹在此居住四十多年,设帐授徒,著书立说,使这里成为我国东南文化的中心,被誉为“道南理窟”。道家也把这里称为“第十六洞天”。历代文人雅士在此写下的赞美诗文不下二千多篇,题镌摩崖石刻有四百多处,这些丰富的人文史迹,也为名山增添风采。而古越人的架壑船棺、汉代的古城墟、宋代的古瓷窑遗址和元代的御茶园等,使武夷山更成为人们访古探奇,寻幽览胜之地。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东南现存面积最大、保留
4、最为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区内峰峦林立,原始森林茂密,景色融雄浑、古朴、隽秀于一体,而且有着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被纳入联合国“人与自然”保护区。以上都是我的导游词,谢谢大家!篇二:福建武夷山天游峰景区导游词各位朋友,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堵墙就是武夷精舍遗址。武夷精舍是宋淳熙十年(1183年),南宋大理学家朱熹亲自擘划、营建的书院。据董天工的武夷山志记载:武夷精舍是当时武夷山的一大建筑,人称&;武夷之巨观&;。有仁智堂、隐求室、止宿寮、石门坞、观善斋、寒栖馆、晚对亭和铁笛亭等建筑。四方来者,莫不叹其佳胜。朱熹在武夷精舍著书立说,倡道讲学达十年之久,培养了大批理学人才。因此他创办的武夷精舍备爱封
5、建统治者的重视,历代都曾加以葺治、增广。南宋末期,经扩建后的武夷精舍,改名为“紫阳书院”,由官府拨给公田以供养学者。随后又设置“山长”这个教职,来主持教事。元初,改山长为“教授”。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武夷精舍毁于兵灾。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朱熹八世孙朱洵、朱澍出资重建后,又改称“朱文公祠”,崇祀朱熹。清康熙年间,赐予“学达性天”匾额,再度大兴土木加以修葺。至今残留的精舍遗址,则是清康熙五十六年(1708年,闽浙总督常见罗满保“捐俸倡修”的,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从武夷精舍前行数百米,在接笋峰西壁岩下,有因峰岩崩塌形成的大小岩洞10余处。每当冬春二季的早晚,从洞穴里常常会冒出一缕
6、缕淡淡的云雾,在峰石之间轻轻游荡,时而聚集一团,时而又飘散开来,舒卷自如,变幻莫测,故此地名为“云窝”。云窝四周环绕着响声岩、丹炉岩、仙迹岩、天柱峰、更衣台、晒布岩、天游峰、苍屏峰、接笋峰等。过问樵台,前面大家看见的这个石门,就是叔圭精舍旧址。门额上“叔圭精舍”四字清晰可见。叔圭、姓江名贽,北宋人,官举孝廉。这里原有一座考究的古建筑,是清初为纪念江贽而建造的,现仅存这道石门。过叔圭精舍石门,但觉豁然开朗。左边这个濒临九曲溪巡的亭子叫石沼青莲亭。右边这座山峰是隐屏峰,依附于隐屏峰,峰腰横列三痕,仿佛折断又连接在一起的山峰,叫接笋峰。隐屏峰下的这座亭叫水月亭。据说月明星稀夜晚在亭中把酒赏月,可风到
7、四个月亮。请各位朋友猜猜看,有哪四个月亮?(天上一个,水中一个,杯中一个,还有心中一个)。云窝中间这块漆黑巨石,大家看,像不像一头伏卧的大象,俗称铁象岩。铁象岩中间裂开一罅,人穿行于其中,但觉天光如线。为区别溪南灵岩一线天,故称它为“小一线天”。云窝以铁象岩为界,分上、下云窝。云窝巨石倚立,背岩临水,地处武夷山精华地带,为武夷首胜之区。这里历来是古代文人墨客、名宦隐潜居养心之所。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兵部侍郎陈省曾在上下云窝间,兴建“幼溪草庐”,计有宾云堂、栖云阁、巢云楼、生云台、迟云亭等10余处亭、台、楼、阁,极为富丽堂皇。可惜这些建筑早已废圯,岩壁间留下的些许摩崖题刻,还能让人依稀记
8、起昔日的繁华。关于幼溪草堂和武夷精舍,还留下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陈省在云窝构筑幼溪草庐时,朱熹当年营建的紫阳书院十分破旧。一边是优雅的环境,精美的建筑;一边是年久失修,即将坍废的书院。一士人见此情景,便题诗于壁:“紫阳书院对清波,破壁残碑半女笋。颇爱隔邻亭榭胜,画栏朱拱是云窝。”陈省见诗笑曰:这分明是激我乎。即日捐资雇工,大兴土木,将紫阳书院修复一新。铁象岩左边这座山峰,就是我们在竹筏上看至的晒布,请大家注意看,在晒布岩的岩壁中间有斑痕像人的手掌,长度超过一丈的有数十行,相传这是仙人留下的,故晒布岩又称“仙掌峰”。晒布岩由于流水长年冲刷的结果,岩壁上布满了数以百道直溜溜的流水轨迹。每当西斜的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武夷山 优秀 导游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