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章节测试试题(无超纲).docx
《必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章节测试试题(无超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章节测试试题(无超纲).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章节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鉴别
2、 H2SO4溶液和 NaCl溶液取样,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C区别硬水和软水取样,加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D分离Fe和CuSO4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AABBCCDD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推理中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单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C铁丝生锈质量增大,蜡烛燃烧质量减小,所以这些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溶液pHB熄灭酒精灯C过滤操作D取用液体药品4、下表是一些食物的pH值,其中酸性最强的是物质A酸奶
3、B鸡蛋清C牙膏D肥皂水pH范围(常温)4-57-88-910-11AABBCCDD5、一些食物pH的近似值范围如下;柠檬汁2.22.4;番茄汁4.04.4;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鸡蛋清和牛奶都显碱性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柠橡汁C番茄汁比柠檬汁的酸性强D以上数值是用pH试纸测量得出的6、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鉴别的物质鉴别的方法A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看泡沫和浮渣多少B氧化钙和碳酸钙加水看是否放出热量C活性碳与氧化铜加水看是否溶解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看颜色变化AABBCCDD7、下列实验操作或图标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蒸发食盐水C储
4、存和运输浓盐酸的容器上贴的图标D禁止吸烟8、下列溶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增加且溶质成分改变的是A浓盐酸B浓硫酸C石灰水D烧碱溶液9、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活泼金属与酸反应能生成气体,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B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D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10、下列示意图能表示加水稀释pH0的溶液的是ABCD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为_
5、色,反应的方程式是_,加热后溶液呈_色,反应的方程式是_;盛装石灰水的瓶壁上常有一层白膜,这层白膜的成分主要是_,要洗净表面的白膜要用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2、网购、高铁、共享单车和扫码支付被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菏泽发展也进入快车道。(1)网购离不开光纤宽带。光纤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属于 (填序号)。A混合物B纯净物C单质D氧化物(2)菏泽高铁12.26号正式开通运营,牡丹之都正式接入全国高铁网,制造高铁车体需要大量的钢铁,写出用CO和Fe2O3反应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3)菏泽交通越来越便利,共亨单车,电动车遍布城区,为防止共享单车的铁质车架与空气中的_接触而生锈,
6、通常进行喷漆处理。生锈后,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3、运用所学知识的问题(1)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3个镁离子_;5个硫酸根离子_;标出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2)如图为A、B、C、D、E 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按要求填空: A、B、C、D、E五种粒子对应的元素有_种。微粒D和微粒E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3)月饼包装袋内常有一包食品脱氧剂。研究发现脱氧剂大部分为铁粉,还有少量硅藻土,硅藻土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与实验室常见的_(填物质名称)相似。食品脱氧剂工作原理是铁粉与空气中的_反应生成铁锈。将生锈的铁板放入过量的稀硫酸中
7、可以除锈,但铁板不宜长时间浸泡在稀硫酸中,原因是_(书写化学方程式)4、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硫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1)能产生气泡的是_(填标号);(2)写出溶液变为蓝色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能证明C中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_。5、化学与生活联系密切,生活中处处有化学。(1)市场上调味品种类丰富,有碘盐、钙盐、加铁酱油等,其中含有的碘、钙、铁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_。(2)农村一些家庭用“沼气”做燃料,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可用_来区别硬水和软水,用_方法将硬水变成软水;实验室软化水的方法
8、是_。(4)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的方程式_。(5)交警通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呼出的气体中的酒精含量是否超标,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为_。ACr2O3BCrSO3CCr2(SO4)3DCrS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欲测定某瓶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20g该样品于烧杯中,将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烧杯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N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2)计算该稀硫酸
9、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2、某学校化学小组的同学研究酸的性质,进行金属与酸反应时,取出铝箔与稀硫酸反应,没有产生气泡。于是同学们对此进行了探究:在烧杯中加入2.14g久置的铝箔,再滴加稀硫酸,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请回答:(1)产生氢气_g,刚开始滴加稀硫酸没有氢气放出的原因是_,做金属铝与稀硫酸反应时应该注意什么?_。(2)所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3)铝箔中铝元素的质量_。(4)当滴入107.8g稀硫酸时形成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3、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2 g石灰石样品开展实验探究,并
10、精确地记录了实验过程中放出气体和加入稀盐酸的质量,所得数据如图所示。(该石灰石样品中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 ,请计算并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2)当盐酸和石灰石样品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4、利用下图甲所示的方法可粗略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1)实验中,如何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_。(2)若实验测得在持续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该烧杯内物质溶液的pH变化如图乙所示。请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5、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遇热易被破坏,人体缺乏维
11、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它的化学式是C6H8O6计算:(1)维生素C中含有_种元素,(2)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小婷遵医嘱,她一天补充到的维生素C为_mg;(4)取一片“维生素C”溶于水,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V-C”的溶液显_性加热该溶液至沸腾,红色消失,所以在烹调新鲜蔬菜时要减少“V-C”的损失,应采取的措施可以是_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同学们将洁净的铁钉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并将烧杯放于天平左盘,调节天平使之平衡。观察到铁钉表面变为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
12、应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转。细心的同学发现,铁钉表面同时有气泡冒出,同学们对此现象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1、产生的气泡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会使品红溶液褪色。(提出猜想)A同学:氧气 B同学:二氧化硫 C同学:二氧化碳 D同学:氢气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C同学的猜想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进行实验)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实验(1)反应一段时间后,A同学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观察到_,则她的猜想错误。(2)B同学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到_,则她的猜想也错误。(3)D同学将图中的a端导管与图中的_端导管相连。反应一段时间后,点燃从图另一端导管
13、出来的气体,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他的猜想正确。(得出结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探究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什么会产生氢气?(查阅资料)有些盐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反应,使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猜想与假设)硫酸铜溶液可能显_性。(实验)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正确_(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反思与评价)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2、探究实验一,盐酸是氯化氢(HCl)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HCl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图1为HCl气体溶于水的微观示意图,HCl气体也可溶于甲苯(一种有机学溶剂),得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氯化氢与盐
14、酸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探究过程:(提出问题)氯化氢气体与盐酸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查阅资料)氯化氢气体是由氢化氢分子构成的在盐酸中存在氢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氯化氢的甲苯溶液中氯化氢以分子的形式存在盐酸与氯化氢的甲苯溶液的微观示意图2所示(分析猜想)氯化氢与盐酸的化学性质不一致,进行以上猜想的理由是_。(实验准备)为探究氯化氢与盐酸的化学性质,根据实验方案准备时发现缺少氯化氢的甲苯溶液。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向老师求助,老师用图3所示装置和有关试剂为兴趣小组制取了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晴晴同学在协助老师制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时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浓盐酸加到浓硫酸中能产生大量的氯化氢气体?答
15、:_。(进行实验)用盐酸和氯化氢的甲苯溶液进行对比实验。实验内容现象解释与氧化铜作用盐酸:_氧化铜与盐酸发生反应氯化氯的甲苯溶液:没有明显现象氯化氢在甲苯中没有解离出氢离子与锌粒作用盐酸:体消失,产生大量气泡化学方程式:_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明显现象氯化氢在甲苯中没有解离出氢离子(得出结论)盐酸与氯化氢气体的化学性质不一致。探究实验二,小明,小芳二位同学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实验:(1)若用pH试纸测盐酸的pH值,则具体操作为_。(2)反应后C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写离子符号);试管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小芳同学把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
16、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小明同学欲探究无色滤液中的溶质成分:小明同学分析得出无色滤液中一定不含HCl。理由是_。(提出问题)无色滤液的溶质是什么?(作出猜想)NaCl;NaCl和CaCl2;NaCl和Na2CO3。(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_无明显现象猜想3成立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_3、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演示实验)他们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甲组同学猜想如下:猜想一:可
17、能是 NaCl 和 HCl;猜想二:可能只有 NaCl;猜想三:_。猜想四:可能是 NaCl、HCl 和 NaOH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四不合理,其理由是_。(进行实验)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两个方案的探究。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_猜想三不成立方案一: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猜想一成立方案二: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与方案一不同类别的物质)_4、铜锈又叫铜绿,是一种绿色固体,它的化学式是Cu2(OH)2CO3,将铜锈加热,会生成固态、液态、气态三种氧化物。化学兴趣小组对这三种生成物进行了探究.
18、(猜想)猜想一:此三种物质分别是CuO、H2O、CO2猜想二:此三种物质分别是CuO、H2O、CO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遇水变成蓝色。(实验)实验小组取铜锈若干克,低温干燥后加入试管中加热,后续实验如下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 1: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如下装置中(1)观察到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_说明该气体中有H2O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说明该气体中有_;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步骤2:取少量反应后试管中的黑色粉末于另一试管中,往其中加入稀硫酸,将试管置于酒精灯上加热。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说明黑色粉末是CuO(总结)(3)综上所述,写出加热铜锈发生反应的化
19、学方程式_。(反思)(4)实验步骤1的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5)甲同学认为实验步骤1中,装置A和B的位置可以对调,乙同学不同意,其原因是_。5、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进行氢氧化钠性质的实验活动,请你加入其中参与探究:(提出问题)氢氧化钠具有哪些性质呢?(实验探究1)将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后,可观察到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_。(实验探究2)若要通过气球膨胀证明氢氧化钠遇水放热的性质,需要选择的实验仪器为(填A或B)_,锥形瓶中得到溶液b。(实验探究3)小月同学取少量上述溶液b,进行如图C所示的实验;(解释与结论)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再向试管中逐渐滴加稀硫酸至溶液由红
20、色变为无色时,说明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_。(实验探究4)将锥形瓶中得到的溶液b,放置一段时间后,得到溶液c;(表达交流)取溶液c样品,进行如图D的实验,小童同学认为如图D所示实验确定氢氧化钠样品c的成分;(反思评价)经过思考,小泽同学不同意他的观点,他的理由是_。经过讨论,同学们将D中的石灰水改成(填化学式)_成功地完成了实验;(总结归纳)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善于反思的你发现,在鉴别物质的成分时,为避免产生干扰,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若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氯化氢与氢氧化钠反应,但CO2也会与氢氧化钠
21、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B. 鉴别 H2SO4溶液和 NaCl 溶液,H2SO4溶液显酸性,NaCl 溶液显中性,若取样,滴加酚酞溶液,两溶液都是无色,不能鉴别,不符合题意;C. 区别硬水和软水,取样,加肥皂水,振荡,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符合题意;D. 分离Fe和CuSO4固体混合物,因Fe不溶于水而CuSO4能溶于水,所以可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再将滤渣烘干得到Fe,蒸发滤液得到CuSO4固体,不符合题意。故选C。2、B【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中含有氧元素但不是氧化物,故错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考 解析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第十 单元 章节 测试 试题 无超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