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土池养鳗技术要点.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台山土池养鳗技术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山土池养鳗技术要点.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台山土池养鳗技术要点台山土池养鳗模式是参照土池养家鱼模式发展而来的粗放型养殖模式。其特点是:池塘大,一般都有4亩以上,大至2030亩,成片开发:放养密度小;水源不足,一池水养成,水深在1.2米以内;土质好,以壤土为主;增氧设施配套充足;饲养方式为餐餐饱食至剩饵;周年养成率90%以上。台山土池多为填海围田后的土地开发而成,其土质多为壤士,保水性能很好,一池水一年或八九个月下来,除部分蒸发外,几乎不会渗漏。所以整个养殖过程几乎不用补充新水,而且水质极其稳定。至于如何养好一池鳗鱼,其技术要点如下:1.台山土池养鳗的池塘为纯土池并无配套白苗培育池,其投放的鳗种来自江苏、福建一带代培。针对这种情况,台山
2、养鳗业主便设置了母池、子池。所谓母池,就是将代培好的小规格鳗种(规格一般在150200尾/千克之间)直接放入,放养密度为2万3万尾/亩。养至一个周期后,拉网并把大规格鳗鱼筛选出来放入所谓的子池,直到养成商品鳗。而筛下的小规格鳗则继续原池饲养,经23次筛选,筛下的鳗尾便很少。这时便可盘清母池,鳗种培育也算基本结束。为什么要设置母池呢?其意义在于:因为母池个数少,小规格鳗种在母池里放养密度大,这样可使鳗尾减少到仅存在于少量的几个母池里。2.放养前池塘的准备工作。池底经曝晒成龟裂状(或用推土机推去龟裂层)后,进水至养殖水位,每亩用生石灰400千克对水后全池泼洒,开动增氧机搅动均匀,1015天后用2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台山 土池养鳗 技术 要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