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小学数学教学计划四篇.doc
《【精华】小学数学教学计划四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华】小学数学教学计划四篇.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华】小学数学教学计划四篇【精华】小学数学教学计划四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计划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篇1 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提出,要让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教好这部分知识,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 细致地审题,弄明白题意,是准确解答应用题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可先
2、让学生根据解题要求找出题中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构建起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确定数量关系。为了便于分析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审题时可要求学生边读题边思考,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条件和问题或用线段图把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表示出来。 为了培养儿童细致审题的习惯,我常把一些容易混淆的题目同时出现,让学生分析计算。例如:图书室的科技书与故事书共3000册,科技书的册数是故事书的2/3,有科技书多少册? 图书室有故事书3000册,科技书册数是故事书的2/3,有科技书多少册? 题中3000册为共有数,题中3000册是一种的,因此计算方法不相同。经常进行此类练习,就容易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二、教给学
3、生分析应用题常用的推理方法。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习惯于模仿教师和例题的解答方法,机械地去完成。因此,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推理方法,帮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至关重要。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 所谓分析法,就是从应用题中欲求的问题出发进行分析,首先考虑,为了解题需要哪些条件,而这些条件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直到未知条件都能在题目中找到为止。例如:甲车一次运煤300千克,乙车比甲车多运50千克,两车一次共运煤多少千克? 指导学生口述,要求两车一次共运煤多少千克?根据题意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甲车运的和乙车运的)?题中列出的条件哪个是已知的(甲车运的),哪个是未知的(乙车运的),应先求什么
4、(乙车运的300+50=350)?然后再求什么(两车一共用煤多少千克,300+350=650)? 综合法是从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出发,通过分析推导出题中要求的问题。如上例,引导学生这样想:知道甲车运煤300千克,乙车比甲车多用50千克,可以求出乙车运煤重量(300+50=350),有了这个条件就能求出两车一共运煤多少千克?(300+350=650)。通过上面题的两种解法可以看出,不论是用分析法还是用综合法,都要把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结合起来考虑,所求问题是思考方向,已知条件是解题的依据。 三、对易混淆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 对一些有联系而又容易混淆的应用题可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例如:求一个数
5、的几分之几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学生往往容易混淆。一是他们分不清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二是分不清计算时需不需要加括号。因此,可安排下列一组题进行对比教学。 果园里有梨树120棵,苹果树占梨树的1/3,有苹果树多少棵? 果园里有梨树120棵,占苹果树的1/3,有苹果树多少棵? 果园里有梨树120棵,苹果树比梨树少1/3,有苹果树多少棵? 果园里有梨树120棵,比苹果树少1/3,有苹果树多少棵? 果园里有梨树120棵,苹果树比梨树多1/3,有苹果棵多少棵? 果园里有梨树120棵,比苹果树多1/3,有苹果树多少棵? 两数相比较,以后面的数为标准数,前面的数为比较数,即与谁相比
6、谁为标准数(通常设标准数为1)。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几之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两类应用题的相同点是:都知道比较数占标准数的几分之几;不同点是:前者是已知标准数求比较数,后者是已知比较数求标准数。题、都是苹果树与梨树相比较,梨树的棵数为标准数,苹果树的棵数为比较数,梨树的棵数已经知道,因此,它们属于前类用乘法。题、都是梨树与苹果树相比较,苹果树的棵数为标准数,梨树的棵树为比较数,苹果树的棵数为标准数,梨树的棵数为比较数,苹果树的棵数题目中都不知道,因此,它属于后类用除法。题、中比较数占标准数的几分之几已经知道,计算时不用“括号”,题、中比较数占标准数的几分之几不知道,
7、需由1加几分之几和1减几分之几求得,因此计算时需加“括号”。 四、让学生理解典型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在教学中还应将重点放在数量关系的理解之上: 1、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如:速度、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工效、时间、工作总量等,这些数量之间的各种关系,并要求能熟练地加以运用,让学生根据这样数量关系对应用题加以归类,导出行程、工程等应用题。 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在解题中,抓住题中的关键点(俗称中间问题)。例如:某人驾车5小时行300千米,照这样计算,从甲地到乙地有240千米,此人驾车几小时可以到达?此题在教学中就要注意让学生抓住不变量(速度),要抓住不变量就必须充分理解
8、,照这样计算的含义就是速度不变,从而找到解题的关键。这样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在解题中要用到两个数量关系式,并将之正确运用,就需要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五、要引导学生自编应用题。 让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结构,重视自编应用题的教学,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低年级进行简单应用题教学时,就让学生了解一道应用题总题由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两部分组成,因此,可进行填空练习。 如:(1)学校举行运动会有女运动员153人,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多37人,_?(补问题) (2)学校举行运动会,有女运动员153人,_,一共有多少人?(补合适条件) 在高年级要引导学生自编应用题,通过自编,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各类应用题的结构特点
9、。如: 1、按指定算式编题:如按算式2401/3=?编一道应用题。 2、把一种应用题改编成另一种形式的应用题:如我班有45名学生,女生占2/5,女生有多少人?把它改编成一道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3、指定题目类型编题,如编道反比例应用题。 指导学生自编应用题,应让学生结合实际,编写他们自己所熟悉的事物。 以上是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一些浅显认识,在实际教学中,不论何种类型的应用题要注意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以让学生在今后漫长的学习生涯中能自觉地去掌握更多、更广的数学知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较为坚实的学习基础。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10、 篇2 情况分析 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学生19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20以内退位减法
11、、图形的拼组、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华 小学 数学 教学计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