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沈阳市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阳市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沈阳市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1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危害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20世纪80年代由于选育和推广抗丝黑穗病的玉米品种。沈阳市平均发病率不过6%,但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丝黑穗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19961998年大面积种植的掖单13及近几年的沈单16造成玉米丝黑穗病爆发性流行。发病率在7.0%35.0%,严重者达到46%,损失惨重。丝黑穗病属绝产型病害,感病率每增加1%,玉米约减产100kg/公顷左右。当前玉米丝黑穗病发生越来越频繁,危害越来越严重,已成为沈阳市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防治和解决玉米丝黑穗病已是迫在眉睫。2玉米丝黑
2、穗病的发病症状玉米丝黑穗病是幼苗侵染的系统性病害,一经发病,首先破坏雌穗,发病率等于损失率。有些品种在幼苗长出67片叶时表现出明显的症状,病苗矮化,节间缩短,叶子密集,叶片发亮,颜色深,株型扭曲。但有的品种苗期症状不明显,到抽雄或出穗后才有雄花和果穗上表现明显的症状。病株雄花的部分小花受害,花器变形,颖片增长呈叶片状,不能形成雄蕊,小花基部膨大形成菌瘿,呈灰褐色,破裂后散出大量黑粉,花序被破坏变成黑穗。果穗外观短粗,无花丝,苞叶叶舌长而肥大,大多数除苞叶外全部果穗变成菌瘿,成熟时苞叶开裂散出黑粉;内混有许多丝状物即残留的维管束组织,故名丝黑穗病。绝大多数雄花和果穗都表现黑穗症状,少数病株果穗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沈阳市 玉米 黑穗病 发生 原因 防治 对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