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薯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甘薯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黑斑病又叫黑疤病,是甘薯的主要病害,此病从育苗期、大田生长期和收获储藏期都能发生,引起死苗、烂床、烂窖,造成严重损失,且病薯含有毒物质(莨菪素),耕牛吃了会中毒,引发生气喘病,引起死亡。因此彻底消灭黑斑病是保障甘薯生产的重要环节。一、症状病菌主要危害薯块和病苗,在收获时可以见到薯蔓白色部分发病变黑,薯块发病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的黑褐色病斑,病部中央稍凹陷,病健交界分明,轮廓明显,上生灰色霉层,在湿度适宜时,发病部位长出黑色的刺毛状物,病菌能侵入薯肉下层,使薯肉变为墨绿色,有苦臭味。受病薯苗发黄细弱,一般在苗茎基处白,嫩部分产生梭形或长圆形的黑色病斑,病苗栽到大田后叶片发黄脱落
2、,生长缓慢,最后造成死苗缺株。二、侵染循环黑斑病主要侵染来源是带病的种薯、种苗,以及带菌的土壤和肥料,其中以种薯传病最为重要,育苗和运送种苗是病害传播的主要环节。带病种薯除在苗床内继续腐烂外,并产生病菌污染苗床。带病薯苗移栽后,将病苗传到大田中,甘薯收获后,病薯遗留田间,增加病田菌源数量,带病种薯或已被侵染而未表现症状的薯块,随健薯混入储藏窖内,在条件适宜时,病菌主要经伤口或芽眼侵入薯块,在窖藏种薯密集情况下,病菌孢子借水滴、老鼠、昆虫等媒介传播,病害在窖中蔓延,土壤和肥料中如混有病株残余也可传染。此外,灌溉水、农具、人畜活动也会助长病菌传播。三、发病条件黑斑病的发生与温、湿度有密切关系,田间
3、病菌适宜发病的土壤温度为1530,25最适,在10以下、35以上不发生病害,土壤湿度在14%60%之间时,发病随湿度的增高而增加。因此在苗床和大田中,如果温度常保持在2030,而湿度较大情况下发病严重,储藏期间,最适发病温度为2327,最高34.5,最低9,在种薯储藏前期,因窖内薯块呼吸作用旺盛,造成高温、高湿条件,有利病菌发育、蔓延,易引起烂窖。甘薯皮薄肉脆,在收挖、运输、储藏过程中易造成人为的机械伤口,还因地下害虫造成的虫伤和生育早期干旱,而后期雨水多,薯块猛长引起的生理性裂伤,都会造成病菌侵入,引起发病。四、防治措施1.做好收获和储藏工作:储藏期是黑斑病危害重、损失大的时期,做好安全储藏
4、是保证丰产丰收的关键。储藏期菌源主要来自田间的带病薯块,病菌通过运输造成的伤口侵入薯块,储藏初期,高温高湿能促使病害发展,在15以上病菌发展较快,10以下薯块易受冻。所以储藏适温应控制在1014之间,相对湿度在80%90%之间,是安全储藏防治黑斑病韵关键。2.培育无病种苗:育苗时要严格挑选无病种薯,并对种薯、种苗进行消毒处理。(1)温汤侵种:用5154温水浸1012min,在种薯下种后要大量吸热降温,所以在下水前水温应调节在5860之间,从种薯下水时计算浸种时间,然后维持5154,浸够规定时间后立即取出。浸种时将精选的种薯装在漏水的筐里,浸种过程中,应上下提动薯筐,使水温均匀。(2)药液浸种:
5、用50%代森铵200300倍液浸种10min或用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种5min或10%多菌灵可湿粉剂300500倍液浸种10min。为了抑制黑斑病在苗床内扩展蔓延,应采取高温育苗,即在种薯入床后3d内把床温保持在38左右,出苗前床温保持在2832,出苗后可将床温降到2528,有利于种薯伤口愈合和抑制黑斑病菌侵入。由于土壤和粪肥也能染病,因此育苗所用土壤及粪肥应清洁无菌。3.杜绝秧苗向大田侵染(1)高剪苗:根据黑斑病菌在苗期侵害薯苗靠近地面的白色部分,而很少侵染绿色部分的特点,实行高剪苗可减少大田病菌来源。1次高剪苗在离地面5cm以上剪苗;2次高剪苗在离地面2cm以上剪苗,将剪下的苗插在苗圃中,待栽甘薯时,再在苗圃中离地面5cm以上处剪苗。(2)药剂处理秧苗:将薯苗基部2em左右,用50%代森铵或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或多菌灵8001000倍液浸苗基部35min,随即栽插,防病效果显著。4.建立无病留种基地:在黑斑病严重的地区,应建无病留种地,要求做到净地、净苗、净肥、净水,防治地下害虫。一般要在3年以上未种过甘薯的地块用作留种基地。5.轮作:对发病产重的地块,实行2年以上轮作,防病效果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