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题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达标测试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精品试题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达标测试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试题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达标测试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 压强达标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盛有液体甲的轻质圆柱形容器和均匀圆柱体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压强相等。现从容器中抽出部分甲并沿水平方
2、向切去部分乙后,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相等。若甲、乙减少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则()Am甲一定等于m乙Bm甲一定大于m乙Cm甲可能小于m乙Dm甲一定小于m乙2、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ABCD3、实心圆柱体甲、乙分别竖放于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均为,若将甲叠放在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为。现将乙叠放在甲上,则甲对地面的压强为()ABCD4、如图所示,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分别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它们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均截去各自的一半,截去部分的质量分别为、,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则()A一定小于B一定大于C可能大
3、于D可能小于5、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按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现将乙在桌面外的部分沿竖直方向切去,切去的比例为n。甲按相同比例n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的上方,此时甲、乙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压强分别为、。关于压力、压强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B C D 6、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一个密闭的圆锥形容器内装满了重力为G的某种液体。已知:圆锥形容器的容积公式为,其中,R、h分别为容器的底面半径和高。则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侧面的压力大小为()A1GB2GC3GD07、九年级第一学期物理练习册共有70页,平放在水平桌面中央时,它对桌面的
4、压强约为()A1帕B35帕C70帕D140帕8、下列物理知识都与西藏有关,其中描述错误的是()A西藏地区的大气压值小于1.01105PaB用塑料密封包装的小食品从北京拿到西藏会塑料包装会变的鼓一些C从沿海到西藏地区,大气压强会越来越大,游客容易产生高原反应D将两个合在一起的铜半球内部都抽成近似真空状态做马德堡半球实验,同样的装置,在西藏地区做实验要比在沿海地区更容易拉开9、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1中,在玻璃管内灌满水是为了排尽管内空气B图2中,在把玻璃管倒放入水银槽内时,要等管口浸没在水银内时松开堵玻璃管口的手C图3中,托起水银柱的是大气压D图4中,倾斜玻璃管,
5、会使得测量大气压变化10、如图所示,静止时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在U形管口一端用力吹气下列选项中的图形合理的是()ABCD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可使用_测物体的体积。与“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比较,两者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的(选填“相同”或“不同”)。有同学认为这两个实验都可以利用图像法来处理数据。如图所示是研究某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的图像,分析图像可得出的结论是:_,该结论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存在着_关系。(选填“定性”或“定量”)2、如图所示,甲物体重40N,甲的底面积为10cm2,乙物体质
6、量为1.6kg,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及摩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N,甲对地面的压强为_Pa。(g取10N/kg)3、如图所示,甲、乙两圆柱体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它们的高度分别为和,它们的密度:3。若将它们沿水平切掉相同高度后,剩余部分的压强:15;再次水平切掉相同高度 后剩余部分的压强:1,则:_。若第三次切掉相同水平高度后,剩余部分的压强:=_。4、在“测定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需要用_测出物体的质量,然后用量筒测出物体的_。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需要用到如图所示的装置,该装置叫做_,若用手按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两管中液面将_(选填“相平”或“不相平”)。5、著名的_实验
7、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很大,意大利科学家_在1米长的玻璃管内装入水银做实验测出大气压强的值,若增大玻璃管的长度,则测得的大气压强值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四轮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机器人的质量为,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当机器人在水平冰面上匀速行进时,机器人受到地面的阻力为重力的,求:(1)机器人在水平冰面上匀速行驶时,机器人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大?(2)机器人对冰面的压强多大?2、如图,实心圆柱体甲、乙的密度均为3103 kg/m3,甲的质量为6 kg,底面积为200 cm2;乙的质量为12 kg,底面积
8、为300 cm2。水平地面上的轻质薄壁容器丙内盛有9 cm深的水,容器上部分高度为下部分高度的五分之一,容器下底面积为1000 cm2。若把甲沿水平方向切割的高度,切割下来的部分竖直缓慢浸没在丙容器的水中,液面的上升高度与切割的高度的部分关系如图丁所示。求:(1)圆柱体甲的体积V甲;(2)容器丙中水的重力;(3)若将圆柱体乙放入原装有9 cm深水的容器丙中,此时容器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如图所示,底面积分别为S和2S的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质量忽略不计,容器甲中酒精的深度为3h,容器乙中水的深度为2h。(1)若h0.05米,S0.005米2,求: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乙。(2)
9、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质量均为m的酒精和水后,剩余酒精对甲容器底的压强为p酒精,剩余水对乙容器底的压强为p水,且p酒精p水,求:质量m的取值范围,结果请用题目中的字母符号表示。(水1.0103千克/米3,酒精0.8103千克/米3)4、密度为、长a、高b、宽c分别为的匀质长方体,其表面光滑,静止在水平面上,并被一个小木桩抵住,如图(a)所示。(1)无风情况下,地面的支持力为多大?(2)当有风与水平方向成角斜向上吹到长立方体的一个面上,如图(b)所示.风在长方体光滑侧面产生的压力为F,则力F要多大才能将长方体翘起?(3)实验表明,风在光滑平面上会产生垂直平面的压强,压强的大小跟风速的平方成正比,跟
10、风与光滑平面夹角正弦的平方成正比。现让风从长方体左上方吹来,风向与水平方向成角,如图(c)所示。当大于某个值时,无论风速多大,都不能使长方体翘起。请通过计算确定的值。5、如图,一底面积为50cm2平底薄壁茶壶放在面积为0.4m2的水平桌面中央,茶壶高为15cm,壶中水深为12cm。(g取10N/kg)求:(1)壶底受到水的压强?(2)壶底受到水的压力?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如表是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测得的部分数据。实验次数深度h/cm橡皮膜在水中的方向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h/cm13朝上2.626朝上5.439朝上8.049朝上8.0
11、59朝左8.869朝右8.0(1)实验所得的数据有一组是错误的,其实验序号为_。(2)综合分析上列实验数据,归纳可以得出液体压强的规律: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的数据得出来的结论是:_,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6的数据得出来的结论是:_。2、如图所示,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图甲乙丙中是通过观察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我们_(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2)通过比较图_和图乙,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图_,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填“
12、控制变量法”或“理想实验法”)(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_p丁。(填“”“”或“”)-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根据题意,由可得,如图所示,所以,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故所以。圆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根据题意,由可得,而剩余部分的体积相等即假设为V,由密度公式可知剩余的质量分别为,所以,又因为原来的质量,故甲减少的质量一定小于乙减少的质量,即m甲一定小于m乙,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2、C【详解】图中地漏的结构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特点,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符合题
13、意;图中拦河大坝的结构不符合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不是连通器,不符合题意;图中下水管中“存水弯”符合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属于连通器的应用,符合题意;图中的过路涵洞符合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属于连通器的应用,符合题意。综上分析可知,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3、A【详解】实心圆柱体甲、乙分别竖放于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分别等于其重力,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乙=F乙S乙=G乙S乙=2p0 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F甲S甲=G甲S甲=2p0 由可得 G甲G乙=S甲S乙 若将甲叠放在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甲、乙的重力和,则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乙=G甲+G乙S乙=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试题 沪科版八 年级 物理 第八 压强 达标 测试 详细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