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测评试卷(含答案详细解析).docx
《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测评试卷(含答案详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测评试卷(含答案详细解析).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B 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C 一定温度下,向一
2、定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D 等质量的粉末状、块状石灰石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反应2、下列探究不需要进行对比实验的是A物质溶解性的大小B利用红磷和白磷探究燃烧的条件C二氧化锰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D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b中混有少量的a,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bBt2时,物质a的100g饱和溶液中含有25g物质aCt3时,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Dt2时向50g水中加入15g物质b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小于65g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除去氧
3、化铜中的炭粉:在氧气流中灼烧B区分一氧化碳和甲烷:在空气中点燃,看火焰颜色C检验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将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D鉴别固体氢氧化钠与硝酸铵:取样,分别溶于水中,观察溶液温度变化5、在t时,向mg水中加入ng硫酸铜晶体,充分搅拌后得到硫酸铜溶液。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的质量是ngB溶剂的质量是mgC溶液的质量是(m+n)gD溶解度是g/100g水6、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0gBt2时,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Ct3时,各取15g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cDt3时:a、
4、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三种物质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ca7、下列因素不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是a固体的种类;b固体颗粒的大小;c溶剂的种类;d溶剂的多少;e温度AabedBabeCbdDb8、下列饮料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啤酒B汽水C冰红茶D酸奶9、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X稀盐酸水水水Y锌粒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ABCD10、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C40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时,析出
5、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D20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20时,向4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固体,请回答有关问题。(假设硝酸钾与硝酸钠在溶液中相互无影响。)(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g/100g水。(2)0时,溶解等质量的硝酸钾和硝酸钠,需要水较多的是_(填“硝酸钾”或“硝酸钠”)。(3)上述4只烧杯中,溶液呈饱和状态的有_;将烧杯与混合,所得溶液呈不饱和状态,理由是_。2、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为碳的价类图,请根据图中信息填空。(1)A点表示的物质类别是
6、_。(2)D点表示的物质在常温下易分解为B,则D的化学式为_。(3)写出A与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_。(4)根据图1、图2中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水为溶剂)。分析图1,P点的含义是_;若A中混有少量的B,可采用_的方法提纯A;取一定质量的A的饱和溶液,将溶液温度从t降低到1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分析图2,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或_。3、如图为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在45时,将70g的甲物质放入100g的水中,所形成的溶液质量是_。若降温到20时,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_(填“变大”或“变小”)
7、。(2)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加入一定量的水或者_温度。(选填“升高”或“降低”)4、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2)碘酒中的溶剂_。(3)2个镁离子_。(4)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5、 “水为食之先”,对水的研究让我们对化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1)硬水会给生产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的物质是_,生活中可用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2)图1为实验室电解水装置:与a管相连的是电源的_(填“正极”或“负极”)。检验a管中气体的操作及现象是_。(3)图2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1时,将10g乙物质放入100g
8、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该温度下将36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若要使甲物质完全溶解,至少应再加入_g水。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向 100 克 16%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 100 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1)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2)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求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试计算:(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2)反应所消耗的H2SO4溶液质量;3、某化学兴趣小组取部分变质
9、的 Ca(OH)2(含杂质 CaCO3)样品8.0g投入200.0g水中,充分搅拌,通入足量CO2,溶质质量与反应的 CO2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提示:CaCO3+H2O+CO2=Ca(HCO3)2,Ca(HCO3)2能溶于水(1)Ca(OH)2全部转化为CaCO3时消耗的CO2 质量为_g。(2)8.0g样品中杂质CaCO3 的质量为多少?(3)通入 m3g CO2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多少?4、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1)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g,它在反应中起_作用。(2)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_g。(3
10、)计算该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精确到1%)。5、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8.6级地震,震中位于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东,震源深度约24千米,东京有强烈震感,地震引发海啸。为了防止灾后疫情的发生,在震区需要喷洒大量的消毒液。(1)800 k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为_ kg。(2)要配制800 k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需质量分数为16%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仔细阅读下面的探究实验报告,请你参与评价或分析完成相关问题。、(探究目的)探究溶解过程中的热现象、(查阅资料)(1)物质溶解
11、于水的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溶质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要吸收热量;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水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要放出热量。溶质不同,这两种过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同,从而使溶液的温度发生不同变化。(2)常况下,水的凝固点为0。、(提出问题)怎样证明物质A溶解于盛在烧杯中的水后,烧杯中的溶液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呢?、(猜想假设)(1)物质A溶解于盛在烧杯中的水里,如果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了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烧杯中溶液温度则降低,会向外界_(填“吸收”或“释放”)热量;(2)物质A溶解于盛在烧杯中的水里,如果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_(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水合
12、过程放出的热量,烧杯中溶液温度则升高,会向外界释放热量。、(实验探究)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证明上述猜想假设:将物质A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一段时间后,将烧杯提起,看木板是否与烧杯底部粘接在一起。、(形成结论)(1)若木板与烧杯底部粘接在一起,证明物质A溶解于水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_(填“大于”或“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2)若木板与烧杯底部不粘接在一起,证明物质A溶解于水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反思交流)(1)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2)上述结论(2)是否严密_(填“是”或“不”),其理由是_。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13、因素有哪些,同学们收集资料后发现:(1)镁条在空气中可以剧烈燃烧,铁丝在氧气中能够剧烈燃烧,金在高温下也不能燃烧,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是_。分析可知,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可以燃烧,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二是_。(2)同学们又利用压强传感器来探究影响铁和稀盐酸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装置和测得的数据如图所示: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基本反应类型为_。图中表示铁片与稀盐酸反应的曲线是_(填“a”或“b”),根据曲线得出的结论是_。实验测得的反应达到终点时,压强相等。若取少量锥形瓶中剩余溶液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均无明显现象,说明两锥形瓶内的_
14、(填化学式)一定没有剩余。附加问:(3)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工业上运输浓硫酸常用铁罐车,于是提岀疑问:铁能与浓硫酸反应吗?请参与实验设计完成相关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将一打磨过的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_另取一打磨过的铁片先放入浓硫酸中,一段时间后将铁片取出,用水冲洗干净后,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在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没有明显现象(4)常温下铁能与浓硫酸反应吗?_(填“能”或“不能”)运输浓硫酸的铁罐车能否用水冲洗?请回答并分析原因_。3、为探究铁的化学性质,某学习小组做了如图甲所示实验。他们观察到试管a中铁粉全部溶解,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呈 _ 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试管b中有 _ 色
15、固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为进一步确定试管a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和试管b所得固体的组成,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提出猜想)(1)试管a中的溶质成分:猜想一:FeSO4;猜想二: _ 。(2)试管b中固体的组成:猜想三:Cu; 猜想四:Fe和Cu。(实验探究)甲图所示实验结束后,将试管a、试管b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如乙图所示),他们惊奇地发现烧杯内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总结交流)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 _ 。(拓展探究)某混合溶液由硫酸铜和硫酸溶液组成。上述小组同学取192.4g该混合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往其中加入33.6g铁粉,充分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实
16、验测得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4g。计算:(3)原混合溶液中H2SO4的质量 _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原混合溶液中CuSO4和H2SO4的质量比 _ 。(5)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金属镁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大有前途的绿色金属材料。(1)占地球表面积70%的海洋是天然的镁元素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如下:海水中的MgCl2Mg(OH)2 MgCl26H2OMgCl2Mg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_ 。电解熔融氯化镁的过程中, _ 能转化为 _ 能。写出氯化镁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2)取两块大小相同的
17、干冰,在干冰中央挖一个小穴,撒入一些镁粉,用红热的铁棒把镁点燃,将另一块干冰盖上,你会看到镁粉在干冰内继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像冰灯一样。已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氧化镁和碳。此反应的方程式是 _ ,此反应属于 _ 反应(判断基本反应类型)。该实验证明干冰具有 _ 的性质(答一条即可);为验证上述反应所得固体中无剩余镁,可向该固体中加入试剂得名称为 _ ,反应的现象是 _ 。金属镁在高温下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3据此写出氮化镁的化学式 _ 。(3)老师每次做有关镁的实验时都会强调: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但拿出的镁条总是有一层灰黑色,这层灰黑色是什么物质呢?猜想:小明
18、认为可能是MgO;小赵认为可能是Mg2(OH)2CO3;小花认为可能是Mg(OH)2小赵认为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_ 。实验探究:小赵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试管内生成白色固体。实验分析:实验后,小赵认为小花的猜测也是错误的,其理由 _ 。查阅资料得出结论:Mg(OH)2和Mg2(OH)2CO3都可以加热分解,产物均为氧化物,请写出Mg2(OH)2CO3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 。(4)镁铝合金广泛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等。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镁铝合金的组成,取16g镁铝合金样品,把60g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三份依次加入样品中(只有铝与氢氧化钠
19、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出固体,将其洗涤、干燥、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次数 第一次第二次 第三次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0.6 5.2 4.0从以上数据可知,该合金中,镁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 _ 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_ 。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铝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开展了以下活动。(查阅资料)经查阅,金属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对比实验)编号操作现象甲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乙将表面打磨
20、后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丙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Cl2溶液中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1)比较实验乙和实验_(填“甲”或“丙”)可得知:打磨能破坏氧化铝薄膜。(2)小明同学对实验丙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H2O对氧化铝薄膜有破坏作用。但此观点马上被其他同学否定,否定的依据是_。(猜测与探究)小组同学针对实验丙的现象,经讨论后猜测:Cl破坏了氧化铝薄膜。为检验此猜测是否正确,他们首先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的CuSO4溶液,并均浸入表面未打磨的铝丝,然后进行了新的探究:操作现象结论推论(1)向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Cl固体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氧化铝薄膜被破坏Na+或_能破坏氧化铝薄
21、膜(2)向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2SO4固体_氧化铝薄膜未被破坏Na+和都不能破坏氧化铝薄膜设计上表中实验(2)的目的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该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有氧气生成,固体中氧元素减少,随着反应的进行,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加,当氯酸钾分解完全,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该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一定温度下,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是零,该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粉末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比块状石灰石反应速率快,稀盐酸过量,反应的石灰石质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点 解析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第九 单元 溶液 专项 测评 试卷 答案 详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