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鲫养殖过程中肝胆病防治技术.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银鲫养殖过程中肝胆病防治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鲫养殖过程中肝胆病防治技术.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银鲫养殖过程中肝胆病防治技术银鲫以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银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养殖技术简单,养殖效益好,是一种优良的养殖品种,其养殖面积呈逐步扩大的趋势。近几年来,在银鲫养殖过程中,由于颗粒饲料的大量使用,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化,其养殖过程中的疾病也越来越多,肝胆病便是其中危害较大的一种。本站通过多年养殖银鲫的经验,总结了一套银鲫肝胆病的防治技术,愿与同行们共同探索。一、发病症状及特点病鱼鱼体发黑,消瘦,大多离群独游于水面、岸边或下风口处。投饵时不吃料。剖开腹部,肝脏呈土黄色,颜色变淡或苍白,呈花斑状。用手捏易碎,放入水中易散开。肝囊
2、肿大,胆壁变薄,胆汁呈墨绿色,肠道内无食或少食。病鱼反应迟钝,离水后不久便死亡。该病一般多发于5月7月,7月份为发病高峰期,以个体体重50g250g的发病率较高。二、发病原因银鲫肝胆病的危害较大,引起肝胆病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颗粒饲料的过量投喂。颗粒饲料的营养成分含量一般较高,投喂过量的颗粒饲料会增加肝胆负担,过剩营养累积在鱼体内容易诱发肝胆病。2.种质的退化。由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优质的银鲫亲本种质较为稀少,市售的银鲫鱼种种质大多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导致其抗病力下降。3.养殖密度不断提高,养殖环境不断恶化。由于养殖经济效益好,为了提高产量,盲目地提高养殖密度,增加了水体环境的压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养殖 过程 肝胆 防治 技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