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米拉.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马铃薯米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铃薯米拉.docx(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马铃薯米拉品种来源:民主德国用“卡皮拉”(Capella)作母本,“B.R.A.9089”作父本杂交,1952年育成,1956年引入我国。至今仍为湖北省恩施地区及西南山区的主栽品种之一。主要性状:株型开展,分枝数中等,株高60cm左右,茎绿色基部带紫色,生长势较强;叶绿色,茸毛中等入复叶大小中等,侧小叶45对,排列疏密中等;花序总梗绿色,花柄节无色,花冠白色,大小中等,无重瓣,雄蕊橙黄色,柱头3裂,天然结实性弱;桨果绿色、小,有种子;块茎长筒形,皮黄肉黄,表皮较光滑,但顶部较粗糙,芽眼较多、深度中等,块茎大小中等,结薯较分散;休眠期长,耐贮藏。中晚熟,生育日数115天左右;蒸食品质优;加工品质:干物质25.6,淀粉17.518.2,还原糖0.25,粗蛋白质1.1,维生素C10.4mg100g;抗晚疫病;高抗癌肿病,不抗粉痂病,轻感卷叶和花叶病毒病;一般667平方米产量为10001500kg。适种地区:该品种适于无霜期较长、雨多湿度大、晚疫病易流行的西南一季作山区种植;主要分布在湖北、贵州、四川、云南等地。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耐肥,栽培时要注意增施肥料,与玉米套种时要适当放宽行距,以减少对玉米的荫蔽,如单套单可采用95cm的行距,如双行套种可采用行距166cm,单作适宜密度每667平方米3500株左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铃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