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增效提质校本研究工作汇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减负增效提质校本研究工作汇报.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减负增效提质校本研究工作汇报 作为减负增效的试点校之一,上学期我们继续履行着我们的责任,探索着适合我校的路子。 在深入学习领会”减负”工作要求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修订了蒋华镇中心小学”减负增效提质”工作方案,一如既往地严格执行省”五严”规定,并确保每一项都落到实处。 减负增效的主渠道在课堂,关键在教师,为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我校从五个方面来开展校本教研: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积淀理论素养。学期初,人人选好一本理论学习专著,利用工作之余,要求做到学、录、思三结合。同时要求教师做到每周至少读两篇学科期刊文章。学校每周五组织检查,促使人人做学习型老师,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
2、 二是利用身边榜样,放大示范效应。近年来,我校涌现出了不少教学骨干:杨卫军、李美、朱华平、邵建凤、蔡雪芹,他们在市级教学比赛中都曾获过一等奖。我们充分利用身边这一得天独厚的人才资源,组织他们每学期至少上一节示范课。为了能充分发挥示范课的引领作用,每次课后我们都要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开展说课评课活动,要求听课老师预先写好评课文稿,人人参评,以确保示范课效应。 三是强化集体备课,发挥集团效应。”研讨出真知,研讨出效率。”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团效应”的优势。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
3、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校集体备课由年级组组长牵头,确定好每次集体备课的内容,集体备课主讲人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指主要过程、教法、学法的确定)等几个方面精心准备,形成初稿,在组内进行交流,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修改,形成一备后人手一份,各任课老师根据本班本人的实际,进行二次备课,形成个性化的详细教案。学校领导成员分工到备课组负责督查,参与讨论,学期末评选优秀备课组,学校给予表彰。 四是撰写教学反思,加强自我监控。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包括课后)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
4、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以期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求教师从六个方面进行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伤”,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教学过程是否存在”伪探究”。月底,每位老师选择一份高质量的教学反思上交学校审阅。 五是依托竞赛平台,提升业务能力。每次市局组织的教学类评比,我们从不肯消极应付,选派一人参赛完事,而是充分利用这一契机,使符合参赛层次的老师都能得到锻炼和提升。就拿上学期的英语说课比赛
5、来说,我们首先组织全镇的英语说课比赛,要求符合参条件的老师人人参与,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选拔,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老师得到锻炼(令我们高兴的是每次组织这样的活动,老师们的积极性很高,人人精心准备,都很珍惜这样的机会),确定好市说课人选后,我们又一次组织英语老师集体备课,既集思广益,又共同提高,积极的准备换来了骄人的成绩。在上学期市局组织的教学竞赛中,我校荣获英语说课一等奖,英语口语竞赛一等奖,语文中年教师优质课一等奖,科学试验课二等奖。老师们也在竞赛这个平台上获取了发展的动力和成长的信心。 本学期,我校根据局文件精神,认真制订了”蒋华镇中心小学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方案”,对备、讲、改、辅、研等工作提出了进一步明确要求。如上课实行”四制”,即随堂检测制、自训请课制、互助诊课制、活动研训制;作业布置实行”一分二限”,即分层、限时、限量,作业设计体现”五性”,即:自主性、层次性、创造性、活动性、融合性;课题研究提倡五年之内的老师穿别人的鞋走别人的路,五至十年之内的老师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十五年以上的老师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鼓励教师把自己的研究心得写下来上传到自己的博客上。同时实施校外监控,拓宽监控渠道,以期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正达到减负增效提质的目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