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doc
《2022年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认识图形(二)第二单元 认识图形(二)单元分析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第20页。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和球等简单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认识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教材的编排体现了“从体到面”的设计思路。首先,通过观察一些常见几何体上的面,以及利用几何体上的面画平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然后通过围、画、折、拼等操作活动,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主要有以下特点:1关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包括两方面:一是学生在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时,所形
2、成的一些常见几何体表面的经验;二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一些物体表面形状的经验。教材从学生这些已有经验出发,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认识平面图形。2突出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教材引导学生认识平面图形时,都是通过一些具体的操作活动,他们“做”出需要认识的图形,使学生在操作中感知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时,利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积木,通过画一画等活动,得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平面图形的共同特点,又能使学生体会到
3、面和体的关系。3注重练习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教材在“想想做做”和练习里,适当安排了一些有较强实践性和一定开放性的习题,以引起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求异的意识。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等常见的平面图形,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使学生在画、折、剪、拼等操作活动中,利用面和体的关系,体会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
4、的自信心,增强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感受到“面”与“体”区别,正确认识平面图形。教学难点:拼、围、画平面图形。课时安排: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1课时练习四 1课时机动 1课时第( )课时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和圆教学内容:数学书第1618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2使学生在画一画、围一围、分一分、涂一涂等操作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初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平面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树立学好
5、数学的自信心,增强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平面图形。教学难点:感受到“面”与“体”区别,正确认识平面图形。教学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圆柱的实物,钉子板,橡皮筋,白纸等。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激情导入小朋友们,花仙子又和大家见面了。她今天会给大家带来什么呢?让我们打开课桌上的魔术袋看一看。学生从魔术袋中依次取出积木,分别介绍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和圆柱,教师相机板贴直观图。看到积木,小朋友们可能想到搭积木了吧,今天花仙子要和小朋友们玩一种新的玩法,有兴趣吗?二、动手操作,形成表象1摸一摸。请学生挑一块喜欢的积木,摸一摸它的面,说一说有什
6、么感觉。2画一画。(1)请学生将喜欢的一个面正对自己,仔细观察这个面的样子,并将这个面的形状比划给同桌的小朋友看。(2)请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这个面想办法画在纸上。3分一分。(1)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请学生说说每个图形是从哪个物体上请下来的?(2)你能根据它们的特点,给这些图形分一分吗?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将学生作品分成三类,分别贴在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和圆柱的下面。4比一比。(1)请学生将自己所画的图形与老师前面出示的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及圆柱的直观图比一比,想一想,像这样的图形能不能也叫做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和圆柱。根据学生讨论,老师相机教学:我们画出的这些图形都是一个平平的面,它们是图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一年级 数学 下册 第二 单元 认识 图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