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轨道交通工程雨水、污水管线改迁施工方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新轨道交通工程雨水、污水管线改迁施工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轨道交通工程雨水、污水管线改迁施工方案.pdf(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轨道交通工程雨水、污水管线改迁 施工方案 1 目录 第一章 编制说明 . 3 1.1 编制依据 . 3 1.2 编制目的 . 3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4 2.1 工程简介 . 4 2.2.1 后湖大道站 . 4 2.2.2XX 花园路站 . 5 2.2 水文地质情况. 6 2.2.1 后湖大道站 . 6 2.2.2XX 花园路站 . 8 2.3 沟槽土层情况. 11 2.4 现状雨、污水管分布情况. 11 第三章 雨污水迁改设计方案 . 14 3.1 雨水管线改迁方案. 14 3.1.1 后湖大道站雨水改迁方案. 14 3.1.2XX 花园路站雨水改迁方案. 14 3.2 污水迁改设计方案.
2、 15 3.2.1 后湖大道站污水改迁方案. 15 3.2.2XX 花园路站污水改迁方案. 15 3.3 检查井设置. 15 3.3.1 检查井设置标准. 16 3.3.2 雨水井设置 . 16 3.3.3 污水井设置 . 17 3.4 现场踏勘 . 22 3.5 场地准备 . 23 第四章 雨污水迁改施工方案 . 23 4.1 施工顺序 . 23 4.1.1 后湖大道站 . . 23 4.1.2 XX 花园路站 . 23 4.2 施工准备 . 24 4.3 工期计划 . 24 4.4 施工方法 . 25 4.5 雨水、污水管与原管井连接施工. 31 4.6 软弱地基的加固措施. 31 4.7
3、 地下管线及其它地上设施的加固措施. 31 4.8 雨期、汛期施工措施. 32 4.9 过街道路段施工 . 32 4.10 管线交叉段施工 . 32 4.11 天然气保护措施. 32 4.12 地下管线施工监测. 33 4.13 地下管线变形处理. 34 4.14 场地雨水、污水排放设计. 34 4.14.1 场地内排水 . . 34 2 4.14.2 场地外排水 . . 35 第五章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 36 5.1 质量控制目标 . 36 5.2 质量管理体系 . 36 5.3 质量保证体系 . 36 5.4 质量控制措施 . 37 第六章 施工安全保证体系 . 40 6.1 组织保证
4、. 40 6.2 制度保证 . 40 6.3 责任保证 . 40 6.4 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41 6.5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43 第七章 应急措施 . 45 7.1 应急准备 . 45 7.1.1 应急救援队伍的建立 . . 45 7.1.2 应急设备、物资. 47 7.2 应急响应 . 48 7.3 抢险、抢修、救援措施. 49 7.4 应急预案培训及演练. 51 第八章 计算书 . 54 3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1) XX市轨道交通 21号线一期土建施工 BT1项目第一标段工程投标施工组织设计; (2)XX市轨道交通 21号线一期土建施工BT1项目第一标段工程管线现状平
5、面图; (3)后湖大道站、 XX花园路站周边现状管线、道路、场地、建筑物及车流量等现 场调查资料; (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 (5)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 (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 (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 (8)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 ; 1.2 编制目的 经业主委托,为保证 XX市轨道交通 21 号线一期土建施工BT1项目第一标段工程后 湖大道站、XX花园路站车站结构顺利施工, 需将车站主体结构范围内雨污水管线进行迁 改、新建,同时工程施工期间该
6、片区雨污水排放顺畅,特编制此方案, 指导规范现场雨、 污水管道的施工,确保管道路线设置合理,施工过程安全、规范,并考虑方案的经济性 及合理性。 4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 工程简介 2.2.1 后湖大道站 为阳逻线( 21 号线)工程的第 1 个车站,后湖大道站位于后湖大道上,沿后湖大道 呈近东西向布置, 西侧为统建同安家园, 西南侧为同鑫花园小区, 北侧为汉口城市广场。 车站起点里程为右CK9+992.600 ,终点里程为右CK10+408.600 ,有效站台中点里程右 CK10+144.900 ,有效站台长宽为140m 14m 。车站外包总长 416m ,车站采用明挖法施 工, 采用钢筋
7、混凝土三层三跨箱形框架结构, 车站中心顶板埋深 3.52m, 标准段宽 26.56m, 盾构井段基坑深度为27.58m。 1、工程施工条件 交通:施工场地位于市区,车站位于后湖大道上,根据我单位的交通流量数据统 计,显示上下班高峰期车流量较大、交通拥堵。 水:经与 XX市水务集团协商,从附近市政自来水管道接入。 电:经与 XX市供电局协商,重新进行电报装,以满足现场施工用电要求。 场地:占用后湖大道中间机动车道及汉口城市广场部分园林场地。 2、工程环境条件 1、周边建筑物:后湖大道站北侧为汉口城市广场商业区,沿后湖大道分布下沉广 场、地下室及高 23 层的楼房,距车站基坑边线约25m ;南侧现
8、为待开发的空地;西端 为在建 XX市轨道交通 3 号线后湖大道站。车站周边建筑物平面位置见下图2-1。 5 图 2-1 后湖大道站周边建筑物平面示意图 2.2.2XX 花园路站 XX花园路站位于江岸区后湖大道与XX花园路交汇处、沿后湖大道布设,东北侧为 XX世博园,东南侧为百步龙庭。为车站起点里程右CK11+043.750 、终点里程右 CK11+249.750 ,有效站台中点里程右CK11+130.000 。车站地面共设 4 个出入口和 2 组风 亭。有效站台长宽为140m 13m 。车站外包总长 206.00m,标准段宽 23.1m。车站采用 明挖法施工,主体结构基坑标准段深度约为17.8
9、m。 1、工程施工条件 交通:施工场地位于市区,车站位于后湖大道上,根据我单位的交通流量数据统 计,显示上下班高峰期车流量较大、交通拥堵。 水:经与 XX市水务集团协商,从附近市政自来水管道接入。 电:经与 XX市供电局协商,重新进行电报装,以满足现场施工用电要求。 场地:占用后湖大道中间机动车道。 2、环境条件 周边建筑物: XX花园路站东北侧是城市绿地, 景观条件较好。 西北侧以及东南侧均 为高层住宅区,其中西北侧现状建筑贴道路红线较近,并且都是接近100m的建筑,居 住容量大,东南侧的住宅楼在18 层左右。西南侧是一座大型购物广场,客流量较大。 车站周边建筑物平面位置见下图2-2。 6
10、图 2-2 XX 花园路站周边建筑物平面示意图 2.2 水文地质情况 2.2.1 后湖大道站 1、工程地质概述 后湖大道站地处长江北岸(左岸)级阶地区,地势开阔、地形平坦,地面高程 20.1m21.8m。场地东距长江最近距离约3.5km。根据钻孔揭露,场地表层分布人工填 土层,其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下伏基岩为白垩古近系东湖群(K-Edn)和二叠系 下统栖霞组( P1q)。各时代地层岩性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人工填土( Qml ) 杂填土( 1-1) 以混凝土地坪、碎石、砖块等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工业废料为主,结构松散,厚 度 0.0m4.2m。分布于场地表层,分布较连续,堆积时间2 年以上。
11、素填土( 1-2) 粘性土、砂土混杂,含少量碎砖块、块石, 厚度 0.0m6.0m。 分布于场地表层或(1-1) 杂填土之下,分布较连续,堆积年限2 年以上。 淤泥( 1-3) 也称上层淤泥,呈灰黑、灰褐色,主要为暗埋原湖、塘、沟、浜内沉积物,含有机 7 质及少量砖、 瓦、碎石等杂质, 偶见螺壳碎片, 厚度 0.0m3.0m,顶板埋深 1.9m4.0m。 主要分布于车站 1 号风亭组东侧、号出入口北侧、号A出入口南侧。 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 Q4al) 粘土( 3-1) 褐黄色为主,局部呈灰灰褐色,主要呈硬可塑状,局部呈软塑状,刀切面平整光 滑,有光泽反应,含少量黑褐色铁锰质结核, 结核粒径
12、0.1cm0.5cm。该层厚度 0.5m 4.4m。分布连续。顶板埋深2.4m6.0m。 粉质粘土、粉土、粉砂互层(3-5) 灰灰褐色,粉质粘土可塑状为主,局部软塑状,粉土、粉砂呈松散状,具水平层 理,呈千层饼状,局部单层厚度0.1m0.5m,经对钻孔揭示的各单层厚度统计,粉质粘 土、粉土和粉砂各层累计厚度分别约占该层总厚度的61% 、14% 、25% 。该层厚度 0.5m 12.5m。分布连续。顶板埋深5.0m10.0m。 粉砂( 4-1) 浅灰黄色、灰色,含云母,饱和,呈稍密状态,偶夹薄层粉质粘土。与下部粉细砂 呈渐变关系,无明显界线。该层厚度3.2m18.3m。分布连续。顶板埋深6.3m
13、20.2m。 粉细砂( 4-2) 灰色、青灰色,含云母,局部富集植物腐殖碎屑,饱和,呈稍密中密状态,局部 夹薄层粉质粘土。该层厚度9.3m17.1m。分布连续。顶板埋深18.5m30.1m。 砂砾卵石( 5) 杂色,灰白色为主,砾卵石含量50% 70% ,粒径 0.2cm5cm为主,可见最大粒径 10.0cm,呈次圆状次棱角状,成分多为石英岩、砂岩,砾卵石间充填中粗砂,呈中密 密实状态。该层厚度1.3m14.1m不等。分布连续。顶板埋深33.0m40.3m。 粉细砂( 5a) 灰色,粘粒含量较高,饱和,中密密实状态,局部夹粘性土团块及呈坚硬状粉土 透镜体,底部含粗颗粒夹层较多,局部渐变为中粗砂
14、、砾砂。该层厚度0.0m12.1m, 粉土透镜体厚度一般0.3m0.5m,局部较厚,机钻孔EYJz02-15-01- 附 31揭露厚度 达 2.7m。主要分布于桩号CK10+170 CK10+408.6 。顶板埋深 37.0m45.8m。 粘土夹砾卵石( 5b) 杂灰色,密实状。砾卵石含量约5% ,粒径一般 2.0cm3.0cm,呈次圆状次棱角 状,成份以石英岩为主。仅机钻孔SQJz6-10-132 揭露,厚度 1.4m。顶板埋深 48.0m。 8 白垩古近系东湖群( K-Edn) 泥岩( 15a) 主要呈灰绿色、 灰色,局部为棕红色,泥质结构,胶结较差, 半成岩,遇水易泥化, 指甲可刻划。该
15、层局部易相变为泥质粉砂岩(15c)。岩芯多呈柱状。顶板埋深43.0m 55.0m。 泥质粉砂岩( 15c) 主要呈棕红色、紫红色,夹灰绿色条带,粉砂质结构,多泥质胶结,成岩差,指甲 可刻划。少数钙质胶结,成岩程度较高,小刀可刻划。岩芯多呈短柱状、柱状,少量呈 碎块状。顶板埋深43.6m57.3m。 二叠系下统栖霞组 (P1q ) 灰岩( 17g),深灰色,微晶细晶结构,中厚层状,裂隙发育,多充填白色条带状钙 质,断面有臭味,滴稀盐酸起泡剧烈,局部见溶蚀现象。岩芯多呈碎块状、短柱状。顶 板埋深 44.0m50.1m。分布于桩号 CK10+270 附近。 2、水文地质特征 本车站场区地下水按埋藏条
16、件,主要为上层滞水和孔隙承压水两种类型。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人工填土层中,含水与透水性不一,水位埋深为0.5m2.0m。 孔隙承压水为本区主要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粉砂(4-1)、粉细 砂(4-2) 、砂砾卵石(5)和粉细砂(5a)层中,与上覆粉质粘土、 粉土、粉砂互层(3-5) 构成统一承压含水层。含水层顶板为微弱透水的粘性土,顶板埋深4.8m16.1m,底板 为白垩古近系东湖群或二叠系栖霞组基岩,埋深43.0m53.4m,含水层厚度一般 29.4m43.7m,勘察期间实测承压水位标高12.1m13.6m,变化范围约 1.5m, 2.2.2XX 花园路站 1、工程地质概述 根据后
17、湖大道站地质说明此处XX花园路站地处长江北岸(左岸)级阶地,属冲 积平原区,地形平坦、地势开阔,地面高程20.3m20.8m,场地东距长江最近距离约 2.6km。根据钻孔揭露,场地表层分布人工填土(Qml ),其下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 (Q4al)、冲洪积层( Q4al+pl );下伏基岩主要为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灰岩、硅 质白云岩以及志留系中统坟头组(S2f)泥岩。“ XX花园站工程地质纵剖面图”各时代 地层岩性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人工填土( Qml ) 9 杂填土( 1-1) 以沥青、混凝土地坪、碎石、砖块等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工业废料为主的人工填 土,结构松散。该层分布于场地表层,
18、厚度1.0m5.8m,分布较连续,堆积年限2 年以 上。 素填土( 1-2) 为粘性土,褐色、褐黄色,混杂少量砂土,偶夹碎、块石,可塑状。该层分布于场 地表层杂填土之下,分布不连续,厚度0.7m3.0m,一般堆积年限10年以上。 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 Q4al)、冲洪积层( Q4al+pl ) 粘土( 3-1) 褐黄色,少量灰灰褐色,切面光滑,主要呈可塑状,偶见硬塑状,含少量铁锰质 结核,该层厚度一般1.2m8.8m 不等,顶板埋深 1.2m6.1m。分布不连续。 粉质粘土、粉土、粉砂互层(3-5) 灰褐色、灰黄色,粉砂呈灰黄浅灰色,粉质粘土呈软塑可塑状,粉砂呈松散 稍密状,具水平层理,呈千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轨道交通 工程 雨水 污水 管线 施工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