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高三生物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一.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学年高三生物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学年高三生物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一.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生物(一)一、单选题1.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是实验标号实验名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镜检1:几乎整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呈紫色;镜检2:不同细胞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菠菜叶表皮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人口腔上皮细胞具有细胞核和核糖体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长,液泡大;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多数细胞中呈紫色的染色体形态清晰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酵母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细胞核、液泡和线粒体的形态、数目清晰可见A. 实验B. 实验C. 实验D. 实
2、验【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时,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液泡大,占据整个细胞体积的绝大部分,呈紫色,不同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不同,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A项正确;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时,不能观察到核糖体,B项错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洋葱根尖伸长区高度分化细胞长,液泡大,分生区细胞分化程度低,呈正方形,染色体经龙胆紫染色后呈紫色,形态清晰,但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呈紫色,C项错误;线粒体需染色后才能观察到清晰的形态,D项错误。【点睛】本题以实验的客观事实呈现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相关生物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
3、运用的能力。理解该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这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时注意积累,以达到举一反三。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B. 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C. 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D. 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2.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
4、后再加入B液。斐林试剂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还原性糖的鉴定,使用时甲液和乙液要先混合均匀在使用。【详解】A、完整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台盼蓝不能通过,细胞死亡后,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因此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A正确;B、氨基酸中不含肽键,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B错误;C、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能将染色体染成深色,因此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C正确;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功能特
5、性、蛋白质鉴定实验、还原糖鉴定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3. 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1、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2、诱变育种原理:基因突变,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射线、紫外线、激
6、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脂等)来处理生物,使其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差错,从而引起基因突变,举例:太空育种、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获得。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4、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可使DNA呈绿色,吡罗红可使RNA呈红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
7、细胞质呈红色,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详解】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用T2噬菌体浸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采用颜色鉴定法用甲基绿和呲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所以,采用的都是同位素标记法。故选C。4.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蔬菜中的草酸不利于机体对食物中钙的吸收B. 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C. 和ATP一样,KH2PO4也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D. 植物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答
8、案】C【解析】草酸与食物中钙结合形成沉淀物不利于吸收,A正确。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血红蛋白的主要作用是运氧,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B正确。无机盐在生物体中的是细胞的结构成分、参与并维持生物体的代谢活动、维持生物体内的酸碱平衡、维持细胞的渗透压,C错误。燃烧过程中有机物被分解,剩下来的是无机物,D正确。【考点定位】无机盐【名师点睛】熟知无机盐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5.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晡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A. 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 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9、C. 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 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三种:1、以化学信息形式通过血液运输完成,如激素;2、通过细胞之间的直接相互接触,如精子、卵细胞的识别;3、通过通道如胞间连丝完成,如植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详解】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如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信号由分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运输传递到靶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两者细胞膜表面直接相互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D正确。故选D。6.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酶B
10、. 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C. 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D. 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答案】C【解析】【详解】DNA的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合成,因此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参与DNA合成的酶,A错误;只要给予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也具有催化活性,B错误;盐析可使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但不影响蛋白质的活性,而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C正确;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是37,但是37不是保存该酶的最适温度,酶应该在低温条件
11、下保存,D错误。7.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 O2 的释放) 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 ATP 的合成B. 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C. 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 CO2 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D. 叶片在 640660 nm 波长光下释放 O2 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答案】A【解析】【分析】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体又分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又分为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光合作用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
12、光。【详解】A、类胡萝卜素只吸收蓝紫光,基本不吸收红光,所以不能利用红光的能量合成ATP,A错误;B、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其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B正确;C、由于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能用于暗反应,暗反应要吸收CO2,所以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C正确;D、根据吸收光谱可知,叶片在640660nm波长(红光区域)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叶绿体色素种类和作用、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识记光反应的过程和各种色素对不同光的吸收是解答该题的关键。8.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
13、的是( )A.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 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 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 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答案】C【解析】【详解】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用的是无水乙醇,因为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A正确;根是植物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主要器官,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B正确;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吸收可见光,不能吸收红外光和紫外光,C错误;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D正确【点睛】1、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
14、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丙酮中;2、镁是组成叶绿素的基本元素之一;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吸收可见光;4、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9.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下图显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叙述错误的是()A. 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的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B. 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C. 光照强度低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D. 光照强度高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答案】D【解析】突变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低于野生型,光照强度低于P时,对光照的吸收能力低于野
15、生型,则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A正确;突变型水稻叶片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CO2吸收速率大于野生型,则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B正确;光照强度低于P时,由于突变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低,则限制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C正确;光照强度高于P时,由于突变型水稻叶片固定CO2酶的活性高,则限制因素是除CO2浓度外的其它因素,D错误。【考点定位】光合作用,光照强度,CO2浓度【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突变型水稻叶片有两个特点:叶绿素含量低,而固定CO2酶的活性高,图中P点是个转折点,P点前光照强度低,突变型光合速率低,P点后光照强度高,
16、突变光合速率高,需正确分析其原因。10.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该反应过程中A. 需要ATP提供能量B. DCIP被氧化C. 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D. 会产生氧气【答案】D【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光反应的有关知识。类囊体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场所,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产物是氧气和还原氢;以及ATP的合成。依据题中信息可判断,光照后溶液变为无色,说明有还原剂产生,DCIP被还原。【详解】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上,有光时,产生氧气、NADPH和ATP,A错误;DCIP照光后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是因为D
17、CIP被H还原成无色,B错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需要光合色素吸收光能,C错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会产生氧气,D正确,所以选D。【点睛】要根据“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推知产生了还原剂,进行了光反应。11.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分生组织细胞的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组织细胞的小B. 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说明细胞已停止无氧呼吸C. 适当降低氧浓度可降低果实的有氧呼吸进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 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O2与释放CO2的摩尔数不同【答案】C【解析】【详解】与成熟组织细胞相比,分生组织细胞代谢旺盛,呼吸速率快,A错误。某些植物组织细胞无氧
18、呼吸产物为乳酸,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过程,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B错误。降低氧气浓度,有氧呼吸减弱,有机物消耗减慢,C正确。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O2与释放CO2的摩尔数相同,D错误。【点睛】熟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12.关于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 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时伴随有ATP的生成B. 人体大脑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脂肪的有氧氧化C. 叶肉细胞中合成葡萄糖的过程是需要能量的过程D. 硝化细菌主要从硝酸还原成氨的过程中获取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是细胞中直接的能量物质,ATP的产生途径包括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自然界
19、少数种类的细菌,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无机物氧化时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叫做化能合成作用。【详解】A、淀粉是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被水解成葡萄糖的,该过程没有ATP的生成,A错误;B、人体大脑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有氧氧化,B错误;C、暗反应产生葡萄糖的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的能量,C正确;D、硝化细菌生成有机物的能量来自其将氨还原成硝酸的过程,D错误。13.将水稻幼苗培养在含MgSO4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营养液中Mg2+和SO42-的含量下降,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 Mg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根细胞B. MgSO4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C. 根吸收的Mg2+可以参与叶绿素
20、的形成D. 降低温度会影响水稻根系对Mg2+的吸收【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功能和运输方式,意在考查学生理解能力。【详解】A、Mg2+通过主动运输进入根细胞,A错误;B、MgSO4必须溶解在水中以离子形式,才能被根吸收,B正确;C、Mg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元素,所以根吸收的Mg2+可以参与叶绿素的形成,C正确;D、降低温度会影响膜的流动性和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呼吸,则对Mg2+的吸收也会造成影响,D正确。 故选A。【点睛】关键要明确植物吸收离子是主动运输的方式以及无机盐的功能。1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分裂能力随细胞分化
21、程度的提高而减弱B. 衰老细胞中各种酶的活性显著降低C. 细胞凋亡有助于机体维持自身的稳定D. 癌细胞无接触抑制特征【答案】B【解析】【详解】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分裂能力越弱,A正确;衰老的细胞中大多数酶的活性普遍降低,B错误;细胞凋亡能够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C正确;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培养时无接触抑制特征,D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要求学生理解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的关系,理解细胞衰老的特点,理解细胞凋亡的意义。15. 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 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
22、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 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 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答案】B【解析】【详解】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而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有丝分裂,A项正确;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已经分化的细胞,B项错误;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在个体发育中,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合成特异性蛋白质的过程,即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项正确;借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将离体的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分裂、分化、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
23、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6.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 随后细胞中的DNA转录发生障碍C. 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 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紧扣题干信息“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答题,明确该药物能抑制DNA的复制和转录。【详解】AB、由于该物质能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说明该物质能阻断DNA的解旋,故DNA的复制、转录均会发生障碍,AB正确;C、由于有丝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学年 生物 下学 入学考试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