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案《认识正方形》.doc
《【幼儿教育】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案《认识正方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育】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案《认识正方形》.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案认识正方形【活动目的】1、让幼儿初步认识正方形,并能说出哪些物品是正方形。2、让幼儿知道正方形有四条一样长的边和四个一样大的角。3、让幼儿学会找到与正方形相似的物体。【活动准备】1、布置一个三角形宝宝的家。地上画圆形、三角形及正方形。2、小棒若干、正方形纸若干、各种图片若干。【活动过程】1、以“三角形宝宝请小朋友去它家做客”引起幼儿的兴趣。2、以“找好朋友”的方式认识正方形。(1)请小朋友看看,三角形宝宝家里还有哪些客人?它是谁?(2)请每个小朋友都找一个正方形宝宝做朋友,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A、引导幼儿数一数正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B、启发幼儿用小棍拼一拼,比比四条边是
2、否一样长?用折叠方法看看正方形的四个角是否一样大。(3)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并边讲述边进行演示。(4)师幼共同小结: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一样长;正方形有四个角、四个角一样大。3、游戏:图形娃娃找家。(1)玩法:给每个幼儿一个图卡,分别扮圆形娃娃、正方形娃娃、三角形娃娃。请图形娃娃听音乐自由做动作,音乐一停,图形娃娃马上跑到相应的图形娃娃的家。(2)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游戏,待幼儿熟悉玩法后,请幼儿互相交换图形重新游戏。4、活动延伸:(1)操作区:提供长度相等的小棒若干,引导幼儿用小棒拼图形。(2)美工区:提供大大小小的瓶盖、正方形积木,让幼儿以此作模子在纸上印许多图形、正方形,然后让幼儿添画圆
3、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幼儿园教案范文指导不能说以下的内容很科学,因为仅仅是经验总结;但是如果你是刚踏入幼教岗位的新老师,那应该对你有点帮助的!问题一:备课备什么?备课要三备一备教材,二备幼儿,三备教法。问题二:教案撰写的基本格式【活动名称】1、写明班活动(按领域写):活动名称(类别)是作品要加书名号2、对外观摩教案中这一项放在标题处,三号宋体加粗居中;日常教案撰写中不需要写班)【设计意图】1、可以从教材分析入手,分析作品特点(教育价值)、幼儿年龄特点及二者的结合点,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现阶段教育教学的要求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选择这个教材的原因,字数不要太多,以100-200个字以内为宜。2
4、、设计意图在日常教案中可以不写。【活动目标】围绕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写,以幼儿为主体。目标应具体、可操作、体现递进,并有针对性。不要写重复和无效的目标,目标制定应避免空、大的现象。【活动准备】围绕知识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活动过程】1、标号应按照一、(一)1.(1)的顺序设置。2、教师设计的教学策略应围绕目标,环节中应避免无效的学习,考虑用什么方式来达成目标,关注每个环节实现什么目标。3、理清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每一个大环节下属的小环节应是对大环节的有效分解。4、活动过程中要体现层层递进,如:感受理解体验。5、每个大点写明:做什么及用什么方式达到什么目的。6、不要提只回答是与不是的封闭性的问题。
5、【活动延伸】1、活动延伸单列,不属于活动过程中。2、应注明通过什么形式的活动完成。如表演区:尝试多人套圈舞蹈表演。问题三:主题活动设计及相关要求方案结构要求说明主题活动在选择主题时的出发点可以是:从课程目标出发、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从现有的内容或材料出发(教参)。常见主题的开发与选择往往是从幼儿自身(生理、心理发展)、幼儿的生活环境(社会与自然环境)中发掘的,应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从幼儿这个中心出发,逐渐向外扩展。主题由来在阐述主题由来时可包括:一、主题产生的起因。二、简要分析该主题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关系。三、阐述主题可挖掘的教育价值是什么。主题网络一、在一级主题(大主题)下可根据需要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教育 认识正方形 小班 学期 数学教案 认识 正方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