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必修.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必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必修.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元素养评价(二) (第二章)(90分钟100分)(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该地早期形成城市的有利条件有()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A.B.C.D.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合建高级居住区的是()A.甲B.乙C.丙D.丁3.图中布局不合理的设施有()A.工业区、批发市场B.批发市场、普通公路C.高速公路、工业区D.高速公路、普通公路【解析】1选D,2选B,3选C。第1题,注意关键词“早期”,故排除高速公路选项。第2题,乙位于河流上游,且临河分布、周边无工业区,具有
2、环境优美的特点,适宜建高级居住区。第3题,图中高速公路穿城而过,会干扰市内交通,布局不合理;部分工业区布局在河流的上游,也不合理,我国东部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工业区应布局在垂直盛行风向的郊外,图中布局不合理。图1是我国南方某大城市地铁线分布图,图2是该城市某地铁站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图。读图完成4、5题。4.据图1分析,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位于中央商务区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5.据图2分析,该地铁站所在的功能区是()A.中央商务区B.工业区C.居住区D.文化区【解析】4选A,5选C。第4题,中央商务区一般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的区域。图中甲地有多条
3、地铁线相交,在四地中交通条件最好,可能是中央商务区。第5题,读图,上午69时,刷卡进站的人流多,傍晚21时左右,刷卡出站的人流多。应是以早上出门上班,傍晚回家的人流为主,所以该站位于城市居住区。中央商务区营业时间在9点后。工业区居住人口少,早上工人来上班,应是以出站人流为主。文化区常住人口少,早上是上班时间,应以出站人流为主。6.下图为“某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中,交通通达度最高的地点最有可能位于()A.高级居住区B.工业区C.行政区D.辐射道路与外环道路交会点【解析】选D。甲、乙、丙、丁四地中,丙地土地价格最高,交通通达性应最高,该处最可能位于辐射道路与外环道路交会
4、点。图1和图2分别是我国东部某省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和三大产业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该省城镇化进程目前已处于 ()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D.衰落阶段8.该省近20年城镇化进程对就业增加的贡献 ()A.农业工业服务业B.工业农业服务业C.服务业工业农业D.工业服务业农业【解析】7选B,8选C。第7题,从图1中可以看出目前该省的城镇化水平为60%左右,城镇化的速度较快,因而可判断出该省的城镇化处于中期阶段。第8题,结合图2可知,近20年该省的第三产业比重增长幅度最大,第二产业的比重略有增加,而第一产业的比重大幅缩小,由此可判断出第三产业(服务业)对就业增加的贡献最大,农
5、业对就业增加的贡献最小。读“甲城的地理位置图”和“甲城的城市用地结构图”,完成9、10题。9.在甲城的城市用地结构图中,是()A.商业用地B.公园绿地 C.住宅用地 D.行政用地10.甲城的工业用地(图中)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西南部,其主要原因是()A.远离河流可防止水污染 B.位于垂直盛行风向的郊外可减轻大气污染C.远离居住区可减弱噪声污染 D.远离农田可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解析】9选C,10选B。第9题,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商业区分布在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工业区分布在城市外围,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居住区分布面积最广,高级居住区与低级居住区有背向发展的趋势。城市功能区中占地面积最广的
6、是居住区,住宅用地,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第10题,本题考查工业区布局与风向之间的关系。该地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江苏省南京市。该地为季风气候,冬季吹西北风,夏季吹东南风,垂直盛行风向的郊外可减轻大气污染。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方法技巧】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的原则(1)工业区。工业区的合理布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考虑风向:对大气有污染(有害气体、烟尘等)的工厂(如石油化工厂、火力发电厂等)应布局在城市主导风向下风向的郊区或与对吹风向垂直的郊外。考虑河流流向: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工厂(如印染厂、农药厂、化肥厂等)应布局在远离生活区和生活用水取水口的下游河段。考虑环境效益:无污染、规模小但劳动力需
7、求量大的工厂(如电子装配厂、家具制造厂等)可以和居民点交错分布;对环境有轻度污染的工厂应与居民点有一定的距离;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的工厂要远离居民点,并有防护带加以隔离。(2)居住区。居住区开发必须综合考虑的因素:因素具体要求城市规划的要求居住区选址要符合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要求;城市对基础设施的规划及实施又带动了相关区域房地产的发展自然环境的适宜度居住区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地形、水质、空气、风向、植被等自然因素,满足人们对居住区生态环境质量的需求社会环境的完善性包括交通、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居民素质等消费者区位选择的心理趋向经济状况和消费习惯不同,对居住区区位选择存在差异 (3)商业区。原
8、则布局要求人口指向集中于人口密集区,市中心会形成高密度的中心商务区交通指向布局于人流集中区,如火车站、汽车站、轮船码头等配套服务功能指向商业服务功能在旅游地、学校、政府机关、大型企业附近相对齐全商业布局的层次高层次商业区数量少,规模大,出售的商品种类多,档次高,选择度大;反之,低层次商业区数量多,规模小,出售的商品种类少,档次低,选择度小。主要满足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下图表示世界及四个大洲城镇化发展统计情况。读图完成11、12题。11.据图可推断()A.目前北美洲平均城镇化速度最慢B.亚洲城镇化水平总体处于初级阶段C.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化速度呈正相关D.非洲城市总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12.城镇化
9、可能会导致()A.生物多样性增多B.雨季地表径流减少C.土地的质量改善D.城市热岛效应出现【解析】11选A,12选D。第11题,读图中折线可知,北美洲城镇化速度最慢。第12题,城市人口密集、工厂及车辆排热、居民生活用能的释放、城市建筑结构及下垫面特性的综合影响,易产生热岛效应。读“我国两城市不同年份的人口分布构成示意图”,完成13、14题。13.图中显示,19952015年()A.甲、乙两城市老城区人口均有所减少B.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小C.甲、乙两城市远郊区、县区人口数量比较接近D.甲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大14.甲、乙两城镇处于城镇化进程的()A.初期阶段
10、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解析】13选D,14选B。第13题,读图可知,该图只是表示人口比例的变化,并没有说明人口数量的多少,虽然老城区人口比例略有减少,但该城市人口总数仍在逐渐增大,所以老城区人口数量不一定减少;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大;甲、乙两城市远郊区、县区人口比例相当,但两城市人口总数不一定相同,所以其郊区人口总数可能有差别。第14题,读图可知,甲、乙两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有所下降,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上升较快,而远郊区、县区人口比重下降较快,应该处于城镇化进程的中期阶段。海绵城市,是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的城市。就是在城市小区里布置若干地块,
11、用吸水材料建设(如图),作为海绵体,暴雨的时候就作为蓄水的地方,那些被海绵体充分吸收的雨水还可以再次利用,如浇花、洗车等,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据此回答15、16题。15.“海绵城市”最主要是改变了水循环环节中的()A.径流B.降水C.下渗D.蒸腾(蒸发)16.“海绵城市”的建设有利于()缓解城市缺水问题补充地下水延长径流集聚时间解决城市内涝问题A.B.C.D.【解析】15选C,16选A。第15题,“海绵城市”中的海绵体能吸收水分,作为暴雨的储水器,必然增加下渗量。第16题,依据材料,“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增加城市水资源,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状况。安徽宏村位于黄山余脉南部,被誉为“画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_2021 学年 新教材 高中地理 第二 乡村 城镇 单元 素养 评价 解析 新人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