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的变革下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随堂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的变革下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随堂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的变革下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随堂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单元第4课1.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风起云涌,管仲、商鞅、吴起等改革者的变法是其中的代表。他们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实现富国强兵 B.建立地主阶级专政C.发展封建经济 D.推动社会转型【答案】A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都是有很强实力的诸侯国,管仲、商鞅、吴起等改革者的变法,主要目的都是实现富国强兵,故选A项。2.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但他自己却因变法而惨遭杀害。变法内容中,为他招来杀身之祸的最可能是 ()A.“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B.“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C.“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D.“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答案】B根据所学知识,战国
2、时期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但是商鞅变法触动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导致杀身之祸。“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反映了按军功授爵,这严重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故B项符合要求。3.史记商君列传记载:“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认为收孥(官奴婢)。”上述材料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 )A连坐法统治人民 B奖励耕战,限制工商业C建立县制 D“废井田,开阡陌”【答案】C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3、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 秦孝公启用商鞅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其目的在强国,而非富民。随着改革的深化,秦国对全民、全军和经济的动员能力越来越强,席卷天下、并吞八荒的“秦国梦”正在一步步逼近。然而,任何一场改革,如果缺乏全民共识,不能构建上下认同的所谓“核心价值观”,要想“从胜利走向胜利”,结果可想而知。王立新商鞅改革何以为秦帝国灭亡埋下伏笔(1)概括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2)材料二认为商鞅改革“为秦帝国灭亡埋下伏笔”,你是否赞同?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答案】(1)措施:推行什伍连坐制度,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2)赞同。理由:商鞅变法法律残酷;并非富民,缺乏全民共识;焚烧诗书,实行思想文化专制。不赞同。理由:秦朝灭亡是秦暴政导致的,与商鞅变法没有多大关系;商鞅变法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推动了秦国的社会发展,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上两种观点任答其一即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_2021 学年 高中历史 第二 单元 古代 历史 变革 下第 课商鞅 变法 强盛 练习 解析 岳麓版 选修 历史上 重大 改革 回眸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3080360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