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单元素养评价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doc
《2021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单元素养评价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单元素养评价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元素养评价(二)(第二单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主观性太强,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一制度是()A.世袭制B.禅让制C.察举制D.科举制【解析】选C。从材料中“主观性太强”等信息,联系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可以判断是察举制,故选C。A以血缘关系为标准;B是以贤能为标准;D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标准,皆排除。2.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九品中正制为基础选拔官吏,逐渐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其中“品”主要是指()A.品评官的职位等级B.品评士人的家世等级C.划分士人优劣
2、的等级D.授予士人官职的等级【解析】选B。九品中正制的品评官是中正,品即品级,是中正官对士人的家世等级进行划分,共分为九个品级,A错误;“品”指的是对士人的家世等级进行划分,而非士人优劣的划分,B正确、C错误;中正官对士人只有划分家世品级的权力,而无授予士人官职的权力,D错误。故选B。【补偿训练】“魏末北齐的孝廉秀才,则已是寒门出身的通路。至于北周根本选无清浊(门第高低)”,这说明南北朝时期()A.察举制仍是选官的主要形式B.世家大族已经失去选官的垄断权C.九品中正制维护世家大族的利益D.选官变化顺应世家大族衰落趋势【解析】选D。材料中“寒门出身的通路”“选无清浊”说明世家大族已经逐渐衰落,选
3、官变化也顺应了这一趋势,故D正确。3.(2019江苏单科)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解析】选D。由题干中“刘得仁”“李洞”科举考试的经历可知,虽然两人是皇亲国戚或者宗室子弟,但他们却都在科举考试中不得意。由此可知,唐代的科举取士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性,D正确。唐代的科举考试“以诗取士”,A错误。刘得仁是皇亲国戚、李洞是宗室子弟,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B错误。题干的材料无法体现宗室特权
4、的剥夺,C错误。4.西汉初年御史大夫是中央最高监察官员,既掌管监察,又担任副丞相。东汉初设立了以御史中丞为首的御史台,实际上已独立执行监督职能,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专门机构和职官,自成体系。这本质上反映了东汉()A.监督权与行政权相分离B.君主统治权力的加强C.重视对百官的监察D.监察机构权力较大【解析】选 B。材料反映了监督权与行政权分离的现象,监察机构有了相对独立的权力,监察机构地位的变化说明了统治者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这本质上是君主统治权力加强的反映。故选B。 【拓展延伸】正确认识汉代监察机构的作用(1)汉代创立的行政监察体系,其最本质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澄清吏治,而是巩固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中
5、央集权。(2)汉代监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维护国家稳定,惩治贪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但这种严密的监督体系只是封建专制体制的产物,它并没有真正起到防止官吏腐败的作用,所谓的“严密监督”也只是当出现能够威胁中央集权,威胁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的时候才会严格执行。5.宋朝设立台谏制度,当时的吕祖谦这样描述:“大臣权任太重,恐其不能无私,则有给舍以出纳焉,有台谏以纠正焉,有侍从以询访焉。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这主要说明宋代()A.皇权不再至高无上B.已经有了权力制衡机制C.相权受到严重削弱D.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解析】选B。由题干可知,宋代的台谏制度是一种监察制度,实质上是监察
6、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制衡,故B正确;皇权至高无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故A错误;C、D材料并未体现,应排除。6.我国古代历来都重视对县官政绩的考核。秦汉时期通过上计制度考察县官一年来的任职情况,并以此作为对县官奖惩的依据;唐代对县官的考绩制度日趋完善,包含德、勤、能、绩四个方面;明代制定更加严密的考绩制度,分为考满和考察,两者相辅进行。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古代()A.管理水平不断提高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监察制度不断完善D.君主专制日益强化【解析】选B。A表述虽正确,但不是“实质”反映,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排除;由材料可以看出中央对于地方官吏的考察越加严格和详细,其“实质”是加强对地方的
7、控制,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故B正确;材料中体现的不是监察制度,而是对地方官吏的考核制度,故C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君主的权力,故D错误。【深化点拨】中国古代的选官和对官吏的考核,始终围绕着皇权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加强而变化,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7.英国在“1855年至1870年文官制度改革期间最大胆的举措是借鉴和采用了中国科举制度原则,对英国文官录用制度作出了革命性的变革”,孙中山因此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最好的制度”。持此观点的理由是中国的科举制度()A.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光大了儒学B.是中国传统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的根本保证C.统一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便于巩固中央集权D.公开
8、考试,择优录取,体现了公平竞争原则【解析】选D。解题关键是明确孙中山是针对材料进行评价的。英国借鉴和采用了中国科举制度的原则,其理由是利用这种考试方法选拔官员的制度体现了一定的公正和自由竞争的原则,故D与题意相符。8.1870年英国枢密院关于文官制度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近代英国的文官制度建立()A.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B.适应政府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C.推动英国建立责任内阁制D.标志英国过渡到近代工业社会【解析】选B。题干信息“1870年”“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说明1870年(工业革命以来),文官承担的任务具有了更多的专
9、业性要求,而文官制度的上述规定等于适应了这一要求,而且将其制度化了,故B正确。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于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故A错误;C、D与题干信息无关。9.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文官制度法”。根据这个法案,美国的政府形成了“两官分途”,政府官员分为具有党派立场的政治官员和不受党派力量控制的中立的事务性官员;后者在美国政府中的所占比例一开始只有10%,1930年占80%,1970年达到85%,此后一直在85%上下徘徊。美国政府“两官分途”的形成()A.加强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B.缓和了两党之间的矛盾冲突C.削弱了精英政治的影响D.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解析】选A。材料反映美国政府“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_2021 学年 新教材 高中历史 单元 素养 评价 第二 官员 选拔 管理 解析 新人 选择性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30812644.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