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高中历史综合测评第12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2021_2022学年高中历史综合测评第12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_2022学年高中历史综合测评第12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阶段综合测评(一)(第一、二单元)(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另一学派以其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弥补了前一学派的缺陷。该学者评述的是()A儒家、道家B儒家、墨家C法家、儒家 D法家、墨家A“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契合儒家“入世”的思想和“仁者爱人”的道德情操;“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契合道家“无为而治”的主张和“逍遥”的生活态度,故A项符合题意。2历史画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也包含丰富的历史信息。从下图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表述正确是()石刻画孔子圣迹图子路问津A可推测
2、此图创作准确时间B它再现了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状况C反映了孔子周游列国的情况D突出绘画者的阶级属性和倾向性C孔子圣迹图子路问津反映的是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子路问路的场景,此石刻画反映了孔子周游列国的场景,故选C项;石刻画反映的是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子路问路的场景,其提供的信息无法推测此图创作的准确时间,排除A项;石刻画描绘了铁犁牛耕的场景,一牛挽犁是汉朝的社会经济状况,不是春秋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排除B项;仅仅依靠题干信息,无法判断绘画者的阶级属性和倾向性,排除D项。3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现象。“兼爱非攻,节用尚俭”的主张出自()A儒家 B墨家C法家 D道家B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节用
3、尚俭”的是墨家学派,因此B项正确,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可排除。4“天有春生夏长冬杀,人也有仁慈德爱刑罚,天有是理,人有此行。”材料主要论述()A大一统思想 B万物的本原是道C“天人感应”思想 D“君权神授”理论C“天有春生夏长冬杀,人也有仁慈德爱刑罚,天有是理,人有此行”可知其认为天与人有相通之处,这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故选C项。5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入法,以法护法D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D根据材料“有善质而未能善”“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可知
4、,董仲舒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D项符合题意。6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二者的共同点是()A主张民贵君轻 B维护统治秩序C强调层层分封 D体现以德治民B“君权神授”认为皇帝的权力是神给的,具有天然的合理性,皇帝代表神在人间行使权力,管理人民,这实际上是一种维护统治秩序的政策。“大一统”指的是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空前的统一,也是一种维护统治秩序的政策。7汉书地理志下:“汉兴以来,齐、鲁、东海多至卿相。”自昭宣时期到西汉末年,历代丞相中,齐、鲁、东海人多达11人、12人次,人数占52.38%。这主要说明()A齐、鲁等地十分重视教育B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C儒学对政治生活影
5、响深刻D西汉统治者广泛吸纳人才C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齐鲁为儒学发源地,汉代丞相多出于齐鲁,由此可见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深刻,故选C项;材料没有齐鲁重视教育的具体信息,排除A项;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在秦朝已经实现转变,排除B项。由材料“齐、鲁、东海人多达11人、12人次,人数占52.38%”说明西汉统治者吸纳人才具有地域性,排除D项。8西游记中,孙悟空开始拜菩提老祖学修道成功,称“齐天大圣”;后来忠心不二地护送唐僧玄奘西行取经,获得“斗战胜佛”的法号。这反映了()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追求个性解放B明朝文化艺术的世俗化趋势加强C儒、道、释三教合一成为一代思潮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C“
6、孙悟空开始拜菩提老祖学修道成功”是道家思想的体现,“后来忠心不二地护送唐僧玄奘西行取经”是儒家思想的体现,“斗战胜佛”是佛家思想的体现,在孙悟空身上,体现了三教合一的思潮,故C项正确。9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其所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A“理”是世界构成的本原B“三纲五常”是先天存在的衡量标准C“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D“理”在社会实践中就是“三纲五常”D“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说明“理”在社会领域就表现为“三纲五常”,
7、故D项正确。10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历史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今日来看,他们的立场仍是过于单纯。”这种“单纯”主要表现在理学()A抛弃了传统儒学“积极入世”的治学态度B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压抑了人性C弥补了传统儒学在塑造人性方面的缺陷D将儒、佛、道思想糅合B由“他们的立场仍是过于单纯”可知,单纯是指理学与之前的儒学立场一致,即维护封建统治需要,故B项正确。11程颐、程颢兄弟认为,“天下只有一个理,既明此理,夫复何障”,“君道”“臣道”“父道”“子道”,都是“理”的体现,“灭私欲,则天理明”。由此可见,“二程”学说旨在()A维护封建皇权和礼教 B防止佛道
8、对儒学的渗透C倡导唯心主义哲学观 D探究宇宙万物内在规律A材料“君道”“臣道”“父道”“子道”体现的是儒家的纲常伦理,“二程”认为这都是理的体现,这主要是为维护封建皇权和礼教,A项正确;理学是三教合一的产物,B项排除;C、D两项均与材料无关,排除。12古代节妇指夫死不改嫁而终生守节的女子,烈女主要指殉夫而死的女子,下面是唐宋两代的节妇烈女对照表,据表可知()朝代统治年限节妇数烈女数节烈合计隋唐326322961两宋319152122274A.宋代妇女地位下降 B儒家纲常观念强化C宋代理学走向僵化 D唐代儒学受到冲击B材料体现了宋明理学宣扬“存天理,灭人欲”,宣扬三纲五常,导致烈女、节妇增多,故
9、B项正确;从夫观念的加强不等于妇女地位的下降,故A项错误;宋代理学形成,尚未僵化,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不出唐代儒学受到冲击,D项错误。13“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这说明顾炎武主张()A学以致用 B反对封建专制C男女平等 D反对宋明理学A由对材料解读可以看出顾炎武对于学习的内容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单纯的学习传统儒学内容,还包括广泛的家国大事,进而推导出其经世致用的思想,故A项正确。14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清代女性中()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B德才兼备成
10、为主要的评价标准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CA、B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女诗人认为德才兼备才是善,反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论调,所以C项正确;D项材料无从体现。15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认为:“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这一思想主要针对的是()A重农抑商 B君主专制C闭关锁国 D海禁政策B根据题干信息“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可知王夫之认为天下为公,这一思想反对的是君主专制思想,因此B项正确。重农抑商是经济政策,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闭关锁国、海禁政策是对外贸易政策,题干未涉及,可排除C、D两项。16罗素评价人
11、文精神的发展历程是“从古代的朦胧稚嫩发展到明确成熟”。其中“朦胧稚嫩”时期是()A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探讨B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C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D17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A根据题干材料,“朦胧稚嫩时期”应是人文精神的起源、萌芽时期。17智者学派三个代表人物的观点:普罗泰格拉提出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希庇阿认为法律的强制性违背了人的自然天性。特拉西马库指出所谓法律的公道是强者利益的体现。这反映出他们思想的共性是认为()A道德和法律均是人为产物B道德和法律来自于自然天性C社会上的人都应具备美德D需要冲破旧的道德法律观念D由“美德应该
12、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违背了人的自然天性”“所谓法律的公道是强者利益的体现”可知,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们都对现有的道德和法律观念提出了质疑,说明他们认为需要冲破旧的法律、道德传统和观念,D项正确;道德和法律均是人为产物只在普罗泰格拉的观点中体现出来,A项错误;B项材料无法体现,错误;社会上的人都应具备美德是苏格拉底的思想,C项错误。18苏格拉底把古希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提出“认识你自己”,把思考重点从自然引向自我B提出“美德即知识”,启发人们去追寻人生真谛C把古希腊哲学发展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D体现了“我爱吾师,但我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_2022 学年 高中历史 综合 测评 12 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 思想 演变 西方 人文精神 起源 及其 发展 课时 分层 作业 解析 新人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3081459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