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留守儿童帮扶记录.doc
《“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留守儿童帮扶记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留守儿童帮扶记录.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_留守儿童帮扶记录下双乡中学“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基础,着眼于培养留守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时代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地方发展的特色需求出发,注重培养留守儿童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合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遵循以活动促发展的原则,促进留守儿童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以及教师教育观和课程观的更新,为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人才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1、综合性原则 在活动中,既要对以往所学的各学科知识加以综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综合;也要关注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以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
2、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性原则 强调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自主性原则 强调留守儿童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解决活动方案、实施过程和表达结果。教师的指导应有利于留守儿童自主活动的开展和深化。 4、开放性原则 强调面向留守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在时间安排、主题确定、方法运用、活动操作和成果表达等方面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为留守儿童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广阔的空间。 5、过程性原则 关注留守儿童在过程中获得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表现,关注不断生成的新的目标和主题,关注实践活动的方法、态度、体验及诚信和尊重知识产权
3、等情况。 三、课程目标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科技、国防、劳动、法制、环保、等多方面教育,使留守儿童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关心可持续发展,使留守儿童获得直接感受并积累问题解决的经验;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培养留守儿童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独立思考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四、组织实施 (一)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严凯 副组长:李庆鹏 组 员:杨丽萍 杨举元 杨永山 吴玉昌 徐春梅 (二)实施策略 为确保社会实践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探索综
4、合实践活动的途径、方法,构建学校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体系,具体采取以下策略: 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策略 学校要尊重留守儿童发展的需要。根据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创新性的特点,实践活动要做到内容开放、过程开放和方法开放。通过课内与课外结合,拓宽实践活动的空间,充实实践活动的内容,培养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 2、自主和指导相结合的策略 实践活动要遵照新课程的理念,突出实践活动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师是实践活动的帮助者,留守儿童是活动的主体。要在引导留守儿童主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留守儿童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能力。 3、一般活动和专题活动相结合的策略 在活动中,既有面上一般的团体实践
5、活动,又要重点开展专项课题的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一般与专题结合中,让每一个留守儿童的个性得到发展,从而培养创新性学习能力。 (三)实施过程 1、实施准备 (1)培训教师。对高一年级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参与、协商,与教师共同确立社会实践活动的活动线索与操作方式。 (2)保证课时,落实教师。通过合理统筹,确保留守儿童每学年一周社会实践活动时间。 (3)物质准备。协调学校各部门的工作,为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各种便利条件。购置档案袋,存放留守儿童的各类资料、成果和教师对活动的建议、评语,以此记录留守儿童的活动过程和成长足迹。 (4)动员留守儿童监护人,取得留守儿童监护人对课程开设的理解与支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留守 儿童 社会实践 活动 实施方案 帮扶 记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