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寒假辅导讲义专题08弹力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2021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寒假辅导讲义专题08弹力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寒假辅导讲义专题08弹力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08弹力一、知识点解析1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2)塑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2弹力的基本特征(1)弹力产生于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会发生弹力作用。(2)弹力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拉力(如橡皮筋、弹簧等),另一类是压力和支持力(如桌面对书本的支持力和书本对桌面的压力)。3弹簧测力计(1)用途:测量力的大小。(2)构造:弹簧、
2、指针、刻度盘等。每个弹簧测力计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拉力过大,弹簧测力计会被拉坏,使弹簧不能回复到原来的长度,因此在测量之前,先要估计所测力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来测量。(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进行测量时,应做到:1)观察量程、分度值(便于读数)。2)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调零)。3)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壳。4)测力时,要使弹簧中心的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使指针和外壳无摩擦,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5)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面垂直。二、目标要求目标要求重、难点了解物体的弹性、塑性和弹性形变概念知道弹力的产生了解弹力的特征理解弹力的大小和方向重点、难点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
3、用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重点三、重点、难点解析重点一:弹力的大小和方向1.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所以要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作用就是弹力。即在弹性限度范围内,物体对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施力物体产生的力叫弹力。如放在桌面上的手机,手机(施力物体)使桌面产生形变,桌面就会对使它形变的手机产生弹力,这个弹力一般称为支持力。2.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相互作用,无论是推、拉、提、举,还是牵引列车、锻打工件、击球、弯弓射箭等,都是在物体与物体接触时才会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都有弹力。所以,弹力只能存在于物体的相互接触处,但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并不一定有弹力的作用。因为弹力的产生不仅要接触,
4、还要有相互作用。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弹力。3.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具体情况有以下几种。(1)轻绳的拉力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2)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跟接触的面垂直,面与面接触,点与面接触,都是垂直于面。4.弹力的大小:跟形变的大小的关系。在弹性限度内,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就随着消失。对于拉伸形变(或压缩形变)来说,伸长(或缩短)的长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对于弯曲形变来说,弯曲的越厉害,产生的弹力就越大。对于扭转形变来说,扭转的越厉害,产生的弹力就越大。重点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1.使用弹簧测力计应做到:
5、一观察:观察弹簧测力计,分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二调节:检查弹簧测力计指针是否指在“零”位,否则要调节到“零”位;三测量:用手轻轻地来回拉动几次,避免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的摩擦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2.注意事项:一、测量时,沿着弹簧的中心轴线施力。二、视线要与刻度面垂直,应保持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三、无需估读,指针靠近哪条刻度线就读取哪条刻度线的值。四、考查方向1.弹力的性质典例一:关于弹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只有弹簧、橡皮筋等物体才可能产生弹力 弹力的大小只与形变的程度有关放在桌面上的一根弹簧一定产生了弹力 压力、拉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答案】D。【解析】A、只要直接接触且发生形
6、变的物体间都会产生弹力作用,产生弹力的物体并不只局限于弹簧、橡皮筋等物体,故A错误。B、弹力的大小不仅与形变的程度有关,还与发生形变的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故B错误。C、放在桌面上的弹簧如果不发生形变,弹簧不会产生弹力,故C错误。D、压力、拉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说法正确,故D正确。故选D。2.弹力的大小和方向典例二:两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比较臂力的大小,他们拉同一拉力器的三根弹簧,结果都将手臂撑直了,则( )。A手臂粗的同学用的臂力大;B手臂长的同学用的臂力大;C两同学用的臂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用的臂力大小【答案】B。【解析】在弹性限度内,拉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手臂长的同学把弹簧拉得长,
7、用的臂力大。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典例三:图中所示的测力计的量程是N,分度值是N,该测力计的示数是N。【解析】由图知:在弹簧测力计上,最大示数是5N,所以其量程为05N;1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N,即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指针在“2”左面2个小格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20.2N=2.4N。故答案为:05;0.2;2.4。五、模拟训练一、基础练习1.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弹性形变的是( )。A用手将充满气的气球按成凹形;B人站在木板上把木板压弯;C用锤子把铁块敲打成各种形状;D撑杆跳高运动员撑杆起跳时把竹竿压弯【答案】C。【解析】判断是否是弹性形变的关键是,看撤去
8、原来外力后物体能否完全恢复原状。能完全恢复原状的是弹性形变。不能恢复原状的,是塑性形变。很明显,只有C不能恢复原状。2.如图所示,用手压气球,气球发生了形变。以下有关此物理现象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手没有发生形变; B.气球对手不产生力的作用;C.手对气球的作用力不是弹力;D.气球对手的作用力是弹力【答案】D。【解析】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压气球,气球对手会产生一个相互作用力,该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手的形状发生变化,故A、B错误。手和气球受力后发生形变,撤去外力后能自动回复原状,具有弹性,此时的力属于弹力,故C错误、D正确。故选D。3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并
9、发生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B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答案】B。【解析】只要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当要恢复原状时,会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弹力。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是产生弹力的两个必要条件。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并不只有弹簧,如果弹簧没发生形变,或者形变超过了弹性限度,也不会产生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是根据力的效果来命名的,它们都属于弹力。4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
10、与外壳摩擦D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量范围【答案】A。【解析】题目考查使用弹簧测力计时的注意事项,被测力的方向要沿弹簧的轴线方向,以防摩擦或其它阻碍,但这并不是说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若要测量的力是倾斜的,弹簧测力计就必须倾斜放置,这样才能使用力的方向与弹簧伸长的方向一致。5如图所示,一同学实验时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牛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0牛 B3牛 C6牛 D12牛【答案】C。【解析】图中给出了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大小的正确方法。即让拉力作用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处,并使用力的方向与弹簧伸长的方向一致。将弹簧测力计另一端的吊环固定,使弹簧
11、测力计外壳不移动,此时吊环会受到与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个力。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拉力的大小。6小华归纳了一些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错误的是( )。所测的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刻度的最大值;避免弹簧测力计指针、挂钩与外壳摩擦;弹簧测力计必须水平放置,进行物体受力的测量;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位置【答案】C。【解析】A、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出最大刻度值;此选项正确。B、测量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一致,避免弹簧测力计指针、挂钩、与外壳摩擦;此选项正确。C、弹簧测力计的测量方向没有明确的限制,此选项错误;C符合题意。D、测
12、量前要检验指针是否指在0刻线,必要时要把指针调到零点;此选项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7.如图所示,小明用力拉长橡皮筋,将“纸弹”弹出去。其中,橡皮筋发生了(填“弹性”或“塑性”)形变,产生的力使“纸弹”的(填“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答案】力的作用效果、弹性形变、弹力。【解析】物体形状的改变叫形变;弹力是由于物体形变产生的,发生形变的物体对使其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就是弹力;力的作用效果有: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和使物体发生形变。故此题答案是:弹性;弹;运动状态。8一根弹簧在不受外力时为18cm,将其竖直吊起(弹簧自重不计),在下端挂2N的重物时,它的长度为20cm;挂5N的重物时,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_2021 学年 年级 物理 寒假 辅导 讲义 专题 08 弹力 解析 新版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