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轻泥手工教研课教案20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班轻泥手工教研课教案2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轻泥手工教研课教案20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班轻泥手工教研课教案20篇 中班轻泥手工教研课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轻泥手工教研课教案20篇! (1)中班美术活动教案餐具泥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 餐具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进行操作学习。即在会团、搓、压泥的基础上,学习压坑、捏边的技能,能表现餐具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2.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的不同大小分泥,培养幼儿根据实物独立塑造的能力。 3.发展幼儿手指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5.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教学准备: (1)课前观察家里的餐具,如:
2、碗、盘子、勺子、筷子。 (2)泥、泥工板若干,玩具娃娃、桌、椅摆成将要就餐的场面。 教学过程: 1.出示娃娃即将就餐的场面,导入活动。 2.引导幼儿观察或回忆实物餐具,教师讲解示范制作餐具的方法。学习用团圆、压坑、捏边、压扁、搓的技能,捏制小餐具。 碗:从上向下看,是一个圆圆的凹坑。要先将泥团圆,用大拇指压个坑,其余四个指头放在外面,边捏边转动泥,只要把边捏的一样薄就行了。 盘子:从旁边看,圆圆的扁扁的,中间低,边稍高。先把泥团圆压扁,用大拇指和食指把边捏的稍竖起来即可。 勺子:从上向下看,一头是长柄,一头是椭圆,是凹的。先将泥搓成胡萝卜形,在粗头一端用大拇指摁进去即成。 筷子:两根长短、粗细
3、相同的棍。将泥分成一样大的两块,搓成一样长、一样粗细的两个长棍。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重点让幼儿用团圆、压坑、捏边、压扁、搓等技能捏制小餐具。 5.将做好的餐具送到娃娃餐馆,放到小伙伴面前,请小伙伴吃饭。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2)中班优秀美术公开课教案泥条搓搓搓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发挥想象力,用团圆、搓长和泥条盘筑的技能塑造不同造型的杯子。 2.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作品,感受创造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
4、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材料准备 盘泥杯子一个,陶土。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 以“米奇过生日,送杯子作为生日礼物”为题引入,引发兴趣。 二、师生共同讨论制作方法 1.出示杯子范例,引导幼儿讨论是用什么方法制作成的。 2.教师讲解示范杯子制作的过程。 分泥:将泥分出大小一样的小泥块。 塑造杯底:用团圆、压扁的方法把泥块变成圆形杯底。 塑造杯身:搓泥条:用团圆、搓长的方法把泥块变成泥条 盘泥条:将泥条盘成杯身。(学习词语盘泥条) 塑造杯柄:将泥块团圆、压扁的方法制作成杯柄,再将杯柄粘贴于杯身,完成作品。 三、提出要求 1.
5、泥条粗细要均匀,搓泥条时是从中间往两边均匀用力。 2.大胆想象,设计制作出与同伴不同的杯子造型。 3.幼儿完成作品后,请到水池将手洗净并用干净的抹布擦干。 四、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关注能力较弱的幼儿操作,发现有困难时适时给予帮助,鼓励幼儿完成制作活动。 2.重点指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地将泥条盘成不同造型的杯子。 五、展示交流 1.鼓励幼儿与同伴自由交流作品。 2.请个别幼儿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3)中班美术课教案创意彩泥
6、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团、压、捏、切、剪等彩泥创作基本技巧,提高造型能力。 2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练一练,体验创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使用彩泥活动基本工具的经验,会做一些基础造型。 2材料准备: 幼儿用品:塑料盘、湿毛巾、各色泥块、刀具、作品盒。 教师用品:彩泥示范作品、成品效果图、神奇妙口袋。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手指游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预示活动的开始。 2出示神奇妙口袋,请幼儿猜一猜,今天将要制作什么。 二、观察讨论从神奇妙口袋中拿出示范作品,引导幼儿说出物体的特征。教师和幼儿共同以儿歌形式做简短
7、总结。 小结:物品哪一部分最大、最重要,我们就从哪一部分开始做。做完主体部分,再做零部件。 三、引领创作 1出示彩泥作品效果图,教师讲解制作步骤,使幼儿对彩泥制作的流程有初步的印象。 2按照每一步骤,根据需求,按比例分配手中的彩泥。 3重点讲述新技能;正确、合理地使用操作工具。 4幼儿跟随教师完成主体部分,零件部分幼儿可以根据成品效果图自己操作。 四、教师巡回指导 1提示幼儿把完成的部件放在盘中,用湿毛巾盖好。 2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3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克服胆怯心理。 4发挥想象,做出有新意的造型。 5提倡同伴间的合作,相互帮助。 五、交流分享 1展示幼儿作品,小朋友可以玩耍,用它来讲故事和做
8、游戏。 2作品保存起来做教室和家里的装饰品,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六、结束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幼儿诵读彩泥主题儿歌。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4)中班美术泥工活动教案小蜗牛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捏、团、搓、卷等技能用橡皮泥做蜗牛。 2、感受泥工活动的乐趣。 3、激发孩子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养成有序摆放工具、材料的习惯。 【活动准备】 橡皮泥、火柴若干;
9、课件;背景音乐;背景桌面。 【活动过程】 1、看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先出示泥工蜗牛的身体,请幼儿猜猜这是什么?发散幼儿思维,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再出示蜗牛的壳,请幼儿接着猜,我们接着往下看 我们看看到底是不是小蜗牛最后出示完整的泥工蜗牛图片。 请幼儿说说小蜗牛长得什么样子的?(身体、壳、眼睛) 小蜗牛用什么材料做成?谁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幼儿发言) 2、示范讲解 教师示范讲解,注意要点:先选一种颜色的彩泥把它捏软,团成球,搓长做蜗牛的身体;再选另一种颜色的彩泥搓长,从一头开始卷,要卷得紧一点。在头上可以用火柴做小蜗牛的触角和眼睛。 3、渗透教育:小蜗牛喜欢阴暗、潮湿的
10、环境,特别喜欢在晚上或下雨的时候出来玩,最怕太阳晒了,所以,小朋友在外面看见蜗牛时,能把它放在太阳底下跟它一起玩吗?对,我们要爱护小蜗牛。那这一只自己有些孤独,我们来帮他做一些小伙伴吧! 4、幼儿操作 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提醒小朋友橡皮泥、火柴不能吃,不能往地上扔,不和别人争抢彩泥;火柴头很尖不能对小朋友和自己的眼睛。(配班教师分发橡皮泥) 教师和孩子一起制作蜗牛,注意用口诀引导幼儿。 请幼儿帮做好的小蜗牛再做一个小伙伴,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鼓励。 5、游戏:蜗牛搬家设计一个桌面:蜗牛的温馨小家,请幼儿将做好的蜗牛搬到小家里来。 6、讲评幼儿作品 7、活动结束,听音乐表演小蜗牛。 教学反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班 手工 教研 教案 2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