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界面设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机界面设计ppt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章第十章 人机系统的设计与评价人机系统的设计与评价人机系统概述人机系统概述 人机特征机能比较人机特征机能比较 人机系统设计人机系统设计 人机系统的分析评价人机系统的分析评价 人机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人机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工作系统设计的人机要求工作系统设计的人机要求 1 人机系统概述人机系统概述 自然界中的许多物体都存在着相互之间的关联,正是这种千丝万缕的关系,使它们相互以一定方式相结合,构成不同的系统。无论在工作或生活中,人总是要以某种方式与一些物体发生联系,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整体就称为人机系统。 人机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表达了系统设计的一种主体思想以及系统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人机
2、环境系统不仅要研究其中单项元素,而主要是用联系方法研究三者之间的互相关系。对于工业产品设计来说,人机系统的理论是设计的一种基本思想、一种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机系统是由人、机器、环境等许多现象、事物的集合体,它们以系统的功能最优为目标。要设计好一个人机系统,必须对系统整体作出详细的分析,首先从分析系统总目标开始,即先要明确为什么设计这个系统。系统的目标决定系统的性能要求,系统的性能要求决定着系统所应该如何设计。 产品设计要产品设计要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中心展展开,任何一个产品都是以人的开,任何一个产品都是以人的使用作为设计的前提。设计的使用作为设计的前提。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一个重要方面就是
3、解决人与产解决人与产品之间的冲突与协调品之间的冲突与协调,使产品,使产品符合人的消费需求。从产品的符合人的消费需求。从产品的使用来看,从一开始就与人的使用来看,从一开始就与人的各项因素相联系。因此,产品各项因素相联系。因此,产品设计不仅具有高的质量,高科设计不仅具有高的质量,高科技含量,新的材料和工艺水平,技含量,新的材料和工艺水平,同时也包含了人的价值观念与同时也包含了人的价值观念与消费欲求,具有很高的宜人性、消费欲求,具有很高的宜人性、舒适性和安全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2 人机特征技能的比人机特征技能的比较较 人在人机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a. 信息输入:通过感觉器官接受环境信
4、息。 b. 信息处理:人把接受到的信息和人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比较分析之后作出决策。 c. 行为输入:依据决策采取相应的行动。 2.1 人机功能分配人机功能分配 根据人机功能特征的对比分析,人机合理的分工为:强度大的、快速的、高精度的、持续时间长的、单调的、高阶运算的、操作复杂的、环境恶劣的工作,适合机器机器承担承担; 方案设计、程序编制、装配、维修、创造、应付不测、故障处理等工作适合人适合人去做。同时,在人机功能分配时还应考虑经济和社会相关因素的影响。 比较项目产品要素的特征人的要素的特征检测能力1.固定性质良好,稳定2.灵敏度、准确度、检测范围良好3.再现性良好4.线性良好5.反应快6.无错
5、觉7.专用,缺乏通用性1.倾向性、灵敏度等随着时间变化,容易受环境和感情的影响2.倾向性和怪癖多3.识别模型和理解言语现在仍是人类特有的能力4.味觉、嗅觉虽缺乏定量性,但比机器简便,灵敏度高操作能力1.不会疲劳2.再现性、准确度、线性良好3.操作的范围、马力、力量大4.反应快5.高效率者多6.专用,一般缺乏通用性1.由于熟练而能发挥机器所不及的巧劲2.训练多需要较长时间,但由于所谓训练结果的转移,有时短时间也可训练好。但如果转移反了,反而有害,会造成错误操作的根源。3.在头脑的指挥下和感觉器官协作下,能进行高度的操作,会随机应变4.通用判断能力1.高速2.定量记忆良好3.能同时高效率、协调地运
6、转两个以上装置1.人具有特殊的判断能力,是有智能的2.人们之间的情报交流多是低效率的,因此,不善于实时的协同作业3.要高度训练,错觉、怪癖多耐久性1.保养得好可耐长期使用2.即使不适于生物生存的环境也不怕1.有自我恢复性2.记忆、熟练的结果有减退的情况3.不能自发维持紧张,因此不善于从事单调作业可靠性1.决定于设计材料等技术如何2.一般来说非常良好1.错觉多2.熟练程度要看条件如何3.紧急时有混乱情况,受情绪的强烈影响,情绪不安时低下4.无信心时低下5.有时善于排除故障等意外事态信息输出量1.以输出装置的并列化和制图技术、传输线等的并用,使输出量充分加大1.虽有语言、行动、表情等,但容量都较小
7、2.不善于量的输出其他1.产品多采用大量生产方式生产2.能全天候运转1.成为标准品成人大约要20年2.人的要素附带有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等复杂的系统表101 产品要素与人的要素比较2.2 人机匹配人机匹配 人机匹配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 a.要选用最有利于发挥人的能力和确保人的操作可靠的匹配方式:有利于系统能够达到最大的效率。 b.使人操作起来方便、省力。 c.使人在工作中感到有意义。或体现人在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d.有利于人学习的信息显示和信息加工方式。3 人机系统设计人机系统设计 人机系统具有广泛意义,人与任何一个物体共处,即能构成一个人机系统,小至一个按键,大至整个自动化生产线,只要
8、是只要是包含人和机相结合的设计,都是一个人机系统设计包含人和机相结合的设计,都是一个人机系统设计,人机系统的要求如下:a.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完成预定任务。 b.在系统中人和机器都能够发挥各自的作用和协同工作。 c.系统接受输入和作出输出的功能,都必须符合设计的能力。 d.系统要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在工厂里,这个环境因素包括厂房、照明、噪声、工厂内环境,等等。人机系统不是孤立存在,人与机总是要与周围共处的环境相联系,人机系统实际是人机环境系统。 e.系统应有完善的反馈闭环回路。输入的比率可进行调整,以补偿输出的变化或用增减设备的办法,以调整输出来适应输入的变化。 人机系统设计是多学科综合设
9、计,与其他设计是紧密相联的。因而,必须从系统科学的方法出发,综合各学科的观点,实现整体设计的优化。另外,人机系统设计是为了解决系统人的身心健康、舒适、满意程度,它不是单一的产品设计,而是整合而是整合产品、使用者以及环境产品、使用者以及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设计等多方面因素的设计。设计是发展的,不同的设计思想和方法的不断提出,又丰富了设计。 表表102 人机系统的设计步骤人机系统的设计步骤系统设计阶段阶段主要设计内容注意事项设计内容定义系统目标和参数确定系统目标使用者的要求和约束条件明确使用者的需求、特性,使用者群体特性确定系统参数确定系统使用条件、人员要求、环境条件要求系统安全性和舒适性的检测参数
10、以及测试手段的制定系统适用条件系统作业方式,使用者的素质、培训要求与计划分析系统作业过程对人的精神动机的影响,使用者要求确定和测验标准系统分析系统规划确定系统功能要求对系统的功能进行分析比较确定系统功能路线图作业要求系统的作业内容,使用者的操作能力测定作业与人的适应程度对系统的计划要求分析系统的功能分配,功能分析、设计条件、使用者的必备条件以训练计划系统功能对比研究,人机功能分配方法和分配方案研究,人机互动方式选择初步设计功能分配制定人机功能分配方案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作业程序设计确定作业流程,作业任务分析作业每一阶段的效能和作业舒适性信息交流方式设计人机信息交流的内容,信息交流通道信息交流
11、的数量、质量、可靠性分析与检测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界面设计 信息传递和控制的研究和实现途径,新技术的应用人与机的作业关系,人机界面的设计标准作业空间 设计 作业性质、空间要求空间与人的作业的协调关系,人体尺度与空间的对应,空间环境条件辅助设计 使用者的素 质要求 使用者的选择与训练方案作业与人的要求,选择与训练的方法与检测方式 使用设计使用说明书设计说明书式样和内容,人的认知方式,图文排列版式 辅助设计系统的维护与保养、环境保护、工具设计系统的可维修分析,材料对人的影响,工具的宜人性分析,作业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措施系统评价和验证 系统定义、 系统模型制定、评价的方法,验证标准、验证手法,根据检
12、验数据对原设计进行修改设计图纸的评价,系统模型的试验评价,确定评价标准(检验方法、分析方法、数据方式)对系统的安全性、舒适性、使用满意度评价,依据修改设计,修订作业流程,使用设计、人员培训计划等电子信息触摸屏电子信息触摸屏 以下以它为例说明人机系统设计的各个阶段。人机系统设计步骤:人机系统设计步骤:1 定义系统目标和使用要求定义系统目标和使用要求 2 系统规划系统规划3 系统初步设计系统初步设计 3.1 功能分配功能分配 3.2 作业研究作业研究4 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界面设计5 作业辅助设计作业辅助设计6 系统检验系统检验3.1 定义系统目标和使用要求定义系统目标和使用要求 a.确定产品的目标
13、向使用者提供网上信息服务,电话通信服务。 b.系统作业要求 使用方便适用的群体相对宽泛,对于大多数成年人使用者来说,用手在屏面点击,显示菜单即可操作。系统限制则要求使用者具有一定的网络知识,了解网络信息交流和软件操作知识。 c.系统设计方案 在系统目标和要求提出之后,可以提出初步的设计方案,这些方案是系统目标和使用要求的创造性的表达,这些方案是与使用者的需求直接相联系,它能使操作者可方便、舒适地使用系统,与系统形成一种愿望的适应。这也是设计过程中人的因素全面反映。系统目标相对来说是概括性的,这样可为设计提出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个性的发挥。 3.2 系统规划系统规划 系统规划主要确定系统的功能以
14、及功能分析,制订人机功能分配方案,这里不仅要明确系统的功能要求,而且要研究实现功能途径。电子信息触摸屏的主要功能有: a. IC卡电话通信; b. 利用IP卡上网功能; c. 网上电子邮件及信息交流; d. 内部信息查询; e. 适用的使用者群体特征(知识背景,人群数量); f. 使用者的个体特征(感觉、认知、习惯、反应能力等)。 3.3 系统初步设计系统初步设计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人机功能分配和作业研究。 3.3.1 功能分配功能分配 人机功能分配是把上面已规划好的系统功能按照一定的分配原则,把这些功能按层次进行划分。在每一作业环节上,人、系统硬件、软件都要完成那些功能。 电子信息触摸屏的
15、相应数据(如电话号码、E-mail地址等)是要人去完成的,系统运行的指令也需要人控制、系统信息的传输转换则由系统软、硬件共同来完成。 3.3.2 作业研究作业研究 要完成系统的作业,必须分析作业性质与人的能力相适应的关系,在系统功能层次划分的基础理论上,确定每一层次上功能的输入和输出,即引起人的功能活动的刺激输入和人的功能活动的输出反应。 触摸屏的作业要求如下: a.操作简单,对于电话、网络知识背景的使用者只需点击屏面即可操作。 b.系统具有“下一步”的提示,操作方便快捷。 c.有利于维护人员作业和系统信息修改和增减。 d.使用者的操作满意程度。 3.4 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界面设计 人机界面设计
16、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显示、控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设计、使用空间设计等。 对触摸屏而言,其信息显示屏也是系统的控制操作区域。此外,还有IC卡电话听筒、数字按键等其他方面的硬件操作。其人机界面设计步骤如下: a.确定人同机界面的位置,界面区域划分、屏面尺寸和位置、电话按键、IC卡插孔位置确定。 b.触摸屏与人的空间舒适性分析和测试。 c.全比例模型制作和人机关系验证。 d.声音设计。 e.软件的可操作设计。 f.系统整体的舒适性分析。 3.5 作业辅助设计作业辅助设计 为了使系统获得较高的效能,须对作业的各层次进行辅助设计,使系统更易于操作,电子信息触摸屏的辅助设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a.确定
17、系统使用说明。软件系统帮助模块操作提示设计。 b.操作过程的声音设计,图文版式设计。 c.维护人员的培训、选择。 3.6 系统检验系统检验 系统设计的下一步骤就是进入生产制造转弯成一个可以实现系统,其中的每一个部件,每一个软件模块都需要经过检验,然后对整个系统进行检验。检验的目的是验证系统是否达到系统规划的目标。 4 人机系统的分析评价人机系统的分析评价 4.1 人机系统连接分析评价法人机系统连接分析评价法 4.1.1 连接的概念连接的概念 连接分析评价法连接分析评价法是一种对已设计好的人、机械、过程和系统进行评价的简便方法。 连接的形式主要有: a.对应连接 b.逐次连接 (a)运用一定的符
18、号列出包括设备和操作人员在内的人机系统的主要要素。 (b)确定连接的形态,定出“重要程度”和“频率”。 (c)计算连接值。 (d)检核最终情况是否达到要求,即分析各种连接的效果。 4.1.2 连接分析法连接分析法 将人机系统中的操作者、机器、重要程度、频率都描绘在图中,标出连接类型,然后进行连接值连接值的分析比较。 根据连接关系中每一设备的重要性及其使用频率,用打分法标在连接图上。 然后,根据对应连接分析图进行连接值计算 表表103 连接值连接值的计算的计算机械设备重要程度频率连接值A4343=12B4242=8C1313=3D3131=3 图10-5是利用连接的概念,通过作图对系统进行分析方
19、法的示例。它把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链链。图中圆圈表示人,方块分别是人操作的装置,在人、机器之间有直接联系的则在它们之间画上连接线。 这种作图分析与修改过程可以重复多次,直到获得最简便、最合理、最宜人的配置方案为止。也就是这种作图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系统的最优配置。 4.2 失效树分析评价法失效树分析评价法 4.2.1 失效树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失效树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失效树分析法失效树分析法(Fault Tree Analysis简称FTA法)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工程系统灾害分析和安全分析、提高系统可靠性的一种设计方法,也是对人机系统设计安全性评价的方法,也称为故障树分析法。 失效
20、树分析法是一种图形演绎方法,是对系统分析时,围绕系统不希望发生的失效事件作层层深入的分析,直至追踪到引起失效事件发生的全部最原始的原因为止。 失效树中的事件一般具有下述几种概念形式:失效树中的事件一般具有下述几种概念形式: 顶端事件顶端事件 中间事件中间事件 基本事件基本事件 导致系统或部件发生失效的最基本的无需再分解的事件。 这是人们最不希望发生的失效事件(或故障事件),是使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故障表现形式,是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发生的概率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的最终事件,是失效分析的目标。 导致顶端事件的所有可能发生的直接因素,包括系统组成部分自身性质的变化以及系统外界因素,统称为中间事件。 失
21、效树分析法具有三个特点:失效树分析法具有三个特点:一、在失效树建树阶段,能发现以前未引起注意的事件,并加以分析研究;二、能把各事件之间的关系,联结成逻辑门;三、能对系统的改善提出具体方案。 .4.2.2 失效树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失效树的建造一般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失效树的建造一般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a.首先选定顶端事件,并将其置于失效树的最顶端。 b.列出可能引起顶端事件发生的一切因素,并按其相关性分为若干组。 c.确定各组中各事件的性质(中间事件、基本事件、发生概率微小事件),并用不同的符号将其分别标出。 d.将各组的事件组成适当的逻辑门(“与”门或“或”门)。 e.按逻辑关系将各逻辑门连
22、接构成失效树。 失效树建树符号目前并无统一规定。表104列出了常用的基本符号,可供使用时参考。 表表104 失效树与逻辑门的基本符号失效树与逻辑门的基本符号名称符号符号的意义矩形表示失效树的顶端失效事件和中间失效事件,在矩形框内注明失效事件的定义。矩形符号的下端与逻辑门连接,表示该事件是此逻辑门的一个输出事件圆圈表示失效树的基本失效事件,是元件、部件在设计、运行中所发生的固有的随机失效事件,在失效树中再向下追也追查不出原因的事件。它只能作为逻辑门的输入事件。它的失效分布一般是已知的。菱形表示失效树中,可能发生的但概率值微小,或对该系统到此为止不需要进一步分析的事件。“与”门表示有两个或多个输入
23、事件和一个输出事件(最终事件),所有的输入失效事件同时发生,输出失效事件才发生。标记为“AND”或“。”“或”门表示有两个或多个输入事件和一个输出事件,如果至少有任何一个输入失效事件发生,则输出失效事件发生。标记为“OR”或“+”4.2.3 失效树概率分析 失效树的概率分析,一般是从树底向上从树底向上进行直至顶端(最终事件),即先通过实验或考察,确定各基本事件和不需要进一步分析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再求出顶端事件发生的概率。最终事件发生的概率,取决于逻辑门的结构。“与”门和“或”门输出的失效事件发生的概率,可由下列公式计算:“与与”门(门(AND)的概率:)的概率:式中 p0“与”门输出失效事件发
24、生的概率; qI逻辑门中独立的输入事件I发生的概率(I=1,2,3,n); n输入失效事件的件数。 “或或”门(门(OR)的概率:)的概率:式中 p00“或”门输出失效事件发生的概率;qI和n同上式。niiqp10niiqp10011 5 人机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人机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5.1 人机系统的可靠性人机系统的可靠性 可靠性的数量指标为可靠度。可靠度是指系统(工业产品或其中部件)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的工作时间内有效地招待其功能的概率,或系统在其使用的循环周期内成功地完成功能的次数的概率。人机系统的可靠度(RS)是由人的可靠度(RH)和机器的可靠度(RM)两部分构成。 人和机械的人和机械的可靠
25、性和人机可靠性和人机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可靠性 5.2 简单人机系统的可靠度计算简单人机系统的可靠度计算 人的操作可靠度人的操作可靠度定义为: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工作时间间隔内人能正确决定事情的概率。 在控制系统中,人的主要操作形式为调节和跟踪两类。控制系统中人的操作可靠度,可以分为认读仪表及其他住处的可靠度(Re)与执行操纵动作的可靠度(Rn)两部分,即 RH = ReRn 5.3 冗余人机系统的可靠度计算冗余人机系统的可靠度计算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采用两个人进行操作,使系统具有冗余度(见表10-7)这是提高系统可靠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6 工作系统设计的人机要求工作系统设计的人机要求 技术
26、的、经济的、组织的和人的因素作为工作系统的一部分,会影响人的工作行为和身体健康。设计工作系统时,应当运用实际经验中的人类工程学知识来满足人类的需要。 6.1 目的目的 国际标准规定了人类工程学原则为工作系统设计的基本指导方针。 6.2 应用范围应用范围 国际标准中所规定的人类工程学指导原则,应用于对人的福利、安全和健康的最佳工作条件,同时也考虑到技术和经济上的效果。 6.3 定义定义 a.工作系统工作系统: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在工作任务所设定的条件下,在工作环境内的工作空间。工作系统是由在工作过程中共同起作用的人和工作设备组合而成。 b.工作任务工作任务:是工作系统所要达到的结果。 c.工作设备
27、工作设备:在工作系统中所使用的工具、机器、运载工具、器件、设施、装置和其他要素。 d.工作过程工作过程:在工作系统中,人、工作设备、材料、能量和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作用的顺序。 e.工作空间工作空间:分配给在工作系统中为了完成工作任务的一个人或更多人的容积。 f.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在工作空间中,围绕人的周围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文化的因素。 g.工作能力:工作能力:(或外部荷载):在工作系统中干扰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的那些外部条件和要求的总和。 h.工作应变:工作应变:(或内部反应):工作应力对人的特性和能力的影响。 i. 工作疲劳工作疲劳:工作应力的局部性或全身性的非病理的表现。通过休息
28、可完全恢复。 6.4 一般指导原则一般指导原则 6.4.1 工作空间和工作设备的设计工作空间和工作设备的设计 a.与身体尺寸有关的设计与身体尺寸有关的设计 (a)工作高度应适合于操作者的身体尺寸及所要完成的工作类型。工作高度应适合于操作者的身体尺寸及所要完成的工作类型。坐位、工作面和工作台应设计得能获得所期望的身体姿势,即身坐位、工作面和工作台应设计得能获得所期望的身体姿势,即身体躯干挺直、身体重量能适当地得到支承,两肘置于身体两侧,体躯干挺直、身体重量能适当地得到支承,两肘置于身体两侧,前臂接近于水平状。前臂接近于水平状。 (b)坐位装置应适合于人的解剖生理特点。坐位装置应适合于人的解剖生理
29、特点。 (c)应为身体的活动,特别是头、手臂、腿的活动提供足够的空间。应为身体的活动,特别是头、手臂、腿的活动提供足够的空间。 (d)各种操作器应布置在人的功能可及的范围内各种操作器应布置在人的功能可及的范围内。 (e)把手和手柄应适合手的功能解剖学要求。把手和手柄应适合手的功能解剖学要求。 b.有关身体姿势、肌力和身体动作的设计有关身体姿势、肌力和身体动作的设计。 (a)身体姿势身体姿势 主要应注意下列各点:主要应注意下列各点: 操作者能交替采用坐姿和立姿。 如果必须施用较大的肌力,那么应该通过采取合适的身体姿势和提供适当的身体支承,使通过身体的一连串力或扭矩矢量简便。 身体姿势不应由于长时
30、间的静态肌肉紧张而引起疲劳,应该随时变换身体姿势。 (b)肌力肌力 主要应注意以下各点:主要应注意以下各点: 力的要求应与操作者的体力相一致。 所涉及的肌肉群必须在肌力上能满足力的要求。 应该避免同一肌肉保持长时间静态紧张。 (c)身体动作身体动作 主要应注意下列各点:主要应注意下列各点: 应在身体动作间保持良好的平衡,最好能选择长时间固定不变的动作。 动作的幅度、强度、速度和节拍应互相协调。 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动作不应使用很大的肌力。 如适当的话,可设置引导装置以便于动作的实施和明确它的先后顺序。 c.有关信号,显示器和控制器设计有关信号,显示器和控制器设计 (a)信号与显示器信号与显示器 信
31、号和显示器应以适合人的感受特性信号和显示器应以适合人的感受特性的方式选择、设计和配置。尤其应注意下列点:的方式选择、设计和配置。尤其应注意下列点: 信号和显示器的种类和数量应符合信息的特性。 当显示器数量很多时,为了能清楚地识别信息,应以能够清晰、迅速地获得可靠的方位来配置它们。 信号的显示器的种类和设计,应保证清晰易辨。这一点对危险信号尤其重要。 信号显示的变化速率和方向,应与主信息源变化的速率和方向相一致。 在以观察和监视为主的长时间工作中,应通过信号和显示器的设计和布置来避免过载和负载不足的影响。 (b)控制器控制器 控制器的选择、设计和配置,应与人体操作部分的特性控制器的选择、设计和配
32、置,应与人体操作部分的特性(特别是动作)相适应。应该考虑到技能、准确性、速度和力的要求,(特别是动作)相适应。应该考虑到技能、准确性、速度和力的要求,控制器的类型、设计和配置,应适合于控制任务。应考虑到人的各项特性,包括学会的本能的动作。 控制器的行程和操作阻力,应根据控制任务和生物力学及人体测量数据选择。 控制动作、设备的应答和显示信息,应相互适应和协调。 各种控制器的功能,应易于辨认,避免混淆。 在控制器数量很多的地方,应以能确保安全、明确、迅速地操作来配置它们。 关键的控制器应有防止误动作的保护装置。 6.4.2 工作环境设计工作环境设计 应设计并保持工作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条件
33、对人们无有害影响,而且要保证他们的健康以及工作能力和便于工作,也应以客观可测的现象和主观评价作为依据。 注意以下各点:注意以下各点: a.工作场所的大小(总体布置、工作空间和通行有关的工作工作场所的大小(总体布置、工作空间和通行有关的工作空间)应适当。空间)应适当。 b.通风应按下列因素来调节通风应按下列因素来调节 室内的人数; 工作场所的大小; 消耗氧气的设备; 所涉及的体力劳动强度; 室内的污染物质的产生情况;热条件 c.应按当地的气候条件调节工作场所的热条件应按当地的气候条件调节工作场所的热条件 气温;风速; 所涉及的体力劳动强度;湿度; 热辐射; 衣服、工作设备和专用保护设备的性质。
34、d.照明应为所需的活动提供最佳的视觉感受。照明应为所需的活动提供最佳的视觉感受。 亮度; 光分布; 亮度和颜色的对比度;颜色; 无眩光及不合需要的反射; 操作者的年龄。 e.在为房间和工作设备选择颜色时,应该考虑到它们对亮度在为房间和工作设备选择颜色时,应该考虑到它们对亮度的分布,对视野的结构和质量及对安全色感受的影响。的分布,对视野的结构和质量及对安全色感受的影响。 f.声学工作环境应避免有害或扰人噪声的影响,包括外部噪声声学工作环境应避免有害或扰人噪声的影响,包括外部噪声的影响的影响 声压级; 时间分布;频谱; 对声响信号的感知; 通话清晰度。 g.传递给人的振动和冲击传递给人的振动和冲击
35、,不应引起肉体操作及生理和病不应引起肉体操作及生理和病理反应,或感觉、运动神经系统失调。理反应,或感觉、运动神经系统失调。 h.应避免工人暴露于危险物质及有害辐射之中。应避免工人暴露于危险物质及有害辐射之中。 j.在室外工作时,对不利的气候影响(如热、冷、风、雨、在室外工作时,对不利的气候影响(如热、冷、风、雨、雪、冰),应提供适当的遮掩物。雪、冰),应提供适当的遮掩物。 6.4.3工作过程设计工作过程设计 工作过程设计特别应避免工人超载和负载不足。以保护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增进福利和便于完成工作。 应该注意采用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方法,改善工作应该注意采用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方法,改善工作过程和质量。过程和质量。 a.由一名代替几名操作者,完成属于同一工作职能的几项连续操作(职能扩大)。 b.由一名代替几名操作者,完成属于不同工作职能的连续操作。例如,组装作业的质量检查,可由次品检验人员完成(职能充实)。 c.改变工作,例如,在装配线上的或自治组织内工作班组的工人中,实行自愿轮换工种的方法。 d.有组织地,或无组织地休息。 为了采用上述方法,应特别注意下列各点为了采用上述方法,应特别注意下列各点: (a)(a)警惕性和工作能力的昼夜变化。 (b)(b)操作者之间工作能力上的差异及随年龄的变化。 (c)(c)个人技能的提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