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煤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煤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_十三五规划县经信委制定煤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有效遏制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特制定煤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煤矿生产现状 我县现有2户煤矿,生产能力分别为年产6万吨和4万吨,均为低瓦斯矿井。 (二)煤矿自然灾害状况 矿井地质构造较为复杂,现有的2处煤矿开采的主要是单一煤层,煤矿自然灾害较严重,五大灾害齐全, 1、瓦斯。 瓦斯事故造成的危害是井毁人亡,对矿井的财产破坏及人员生命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其对社会和家庭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最大,因此对瓦斯的
2、防治尤为重要。 2021年瓦斯鉴定低瓦斯矿井2处。 2、自燃发火 。均有自然发火现象 3、煤尘 。一户煤尘有爆炸性,一户煤尘无爆炸性。铺设了防尘管路,完善了综合防尘系统。 4、水害 。矿井水量和地貌、采掘深度、回采面积、巷道长度、岩性、构造、降雨等因素有关,影响煤矿安全的水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表水。地表水主要是汛期雨水,(2)老空水。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开采后易形成空区积水。(3)煤矿范围内废弃矿井(4)防排水系统不健全。 5、顶板。(1)由于矿井开采深度较大,顶板压力较大,没有发生过冲击地压。(2)容易产生周期来压冒顶现象。 (3)仍有木支护现象。 (4)职工素质偏低。
3、6、其它灾害。 一些危及煤矿职工安全的灾害,如爆破事故、机电事故、运输提升事故、窒息中毒事故。 (1)爆破事故。 煤矿井型较小,煤层薄,职工素质较差,管理不够严格,也出现过爆破事故。爆破管理工作需要加强。 (2)煤矿机电事故 。目前煤矿机械化程度较低,未发生机电事故。 (3)运输提升事故。曾发生人力推车事故。(4)窒息中毒事故 。主要原因是入井人员疏忽大意,矿井通风不良,或发生其他意外情况后安全措施落实不及时,在井下采掘活动中遇构造等情况,也容易出现有毒有害气体发生中毒窒息事故,其次通风系统不合理,微风、循环风、盲巷等也容易造成人员窒息伤亡。我县未发生窒息事故。 二、煤矿安全状况 (一)煤矿安
4、全生产形势 自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以来,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有了根本性好转,消灭了3人以上事故,连续3年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企业经营者、安全监管人员和各级行业管理人员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二)煤矿防灾系统及安全装备现状 1、安全监控系统及安全仪器、仪表 。瓦斯监控系统实现了从井下工作面到井口地面联网的全程实时监控,实现了井下独立监控系统,各矿井均实现了风电瓦斯电闭锁,瓦斯超限断电,矿井实现了主扇开停监控,井下特种作业人员配有瓦检器及便携式瓦检器,有的矿井安装风门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测风表。 2、防尘系统 。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装备了测尘仪,对井下作业地点定期开展粉尘测定工作,掌握粉尘分布规
5、律和产生地点。 3、防水系统 。煤矿涌水量较小或无水,排水系统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均已符合要求。 4、机电、提升运输系统 。实现了双电源供电,矿井提升系统一般绞车提升,目前在用设备状态完好,能满足煤矿现有提升能力要求。 5、应急救援体系及装备 。目前我县的地方煤矿救护队,有队员13人,配备正压氧呼吸器,救护专用车,对煤矿事故的抢险救灾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已建立了应急救援体系。应急救援体系组成部分及主要作用:(1)编制煤矿重特大事故救灾应急预案和煤矿每年要编制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2)煤矿一旦矿井发生事故,有关部门能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情况报告并迅速赶赴事故现场;(3)成立应急救援指挥系统,指挥系统当
6、地县(区)政府主要领导、煤矿企业负责人、救护队负责人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4)抢险救灾时下设了5个部门,包括:抢险救灾组、后勤保障组、公安保卫组、医疗救护组、善后处理组;(5)救护队每年进行一次救灾演习 (三)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1、煤矿安全防灾系统及装备 。瓦斯监控系统运行还不稳定,还没有专职的维修调教队伍和人员,备用探头数量不足,监控系统功能不全,少部分矿井没有设风速、风压、一氧化碳、风门开关、机电设备运行等传感器,不能对矿井进行全方位监测监控。在安全检测仪器仪表的配备上,各矿井的风速表、测尘仪、一氧化碳检测仪、多种气体检测仪等装备目前尚未配齐。大部分煤矿没有配备测尘仪器仪表,不能对
7、粉尘定期测定。机电提升运输方面。矿井生产过程中,部分设备老化,检修维护保养不及时;各项检测不能及时到位。 2、煤矿安全投入不足。 3、煤矿人员素质偏低 。由于地方煤矿从业人员流动性大,职工队伍不稳定,农民工和季节工较多,文化程度普遍在初中以下,整体素质仍较低。主要表现为技术工种人员缺乏,熟练工人少,安全生产技能低。从事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短缺且出现断层,年龄结构总体偏大,技术业务素质偏低。 4、煤矿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培训、教育方面存在人员流动性大,重复培训和难于持证上岗的问题。 5、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 。尽管各项规章制度制定的较完善,但还存在着个别执行不利的情况,加之技术装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安全 生产 十二 规划 十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