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5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5篇教案作为教师课前准备的过程,亦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潜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教师透过确定教法,专业水平和教学设计潜力就必然会得到提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六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六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1 神奇的丝瓜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通过抓关键句和关键字来感受丝瓜的神奇; 2、启发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说出丝瓜的神奇之处 2、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微笑面对生活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品读课文,感悟丝瓜所展现出来的品格,启发学生感悟生活。 教学设想:这篇课文采用:预习展示反馈的课堂教学模式。预
2、习中明确学习目标,在展示中交流学习的成果,在反馈中对学习目标进行检测。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预习展示课) 第一环节:出示预习目标展开预习 一、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 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自主探究课文内容 1、我对丝瓜惊奇的原因是什么 2、丝瓜的神奇之处是什么? 3、讲述丝瓜的生长过程。 4、文中几次提到作者担心?他分别担心什么? 5、从丝瓜的生长过程你悟出了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四、搜集季羡林的资料,加深对季老的了解 五、课堂延伸 1、抓住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我能和丝瓜对话,想象会说些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有神奇之处的植物? (学习模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老师巡回
3、指导帮助处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鼓励他们深入文本,并提出一些新的想法或问题。这些想法或问题由各组组长汇集在一起,共同讨论,解决不了的在展示反馈课上集体探讨。充分调动每一个小组成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二环节:展示反馈 一、设置情境朗读课题:神奇的丝瓜 读过课题后你能提出什么疑问呢? 丝瓜是什么样子的? 丝瓜能吃吗? 丝瓜有药用价值吗? 丝瓜有何神奇之处? 多媒体:看一个短片,简要了解丝瓜 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看看丝瓜究竟有何神奇之处板书课题 二、生字词展示 老师随机抽取各组同学到黑板上默写,根据默写情况评价各组表现 多媒体显示生字词: 读一读:l b t y 篱 笆 凸出 怡然 词
4、语解释: 车水马龙:形容车辆很多来往不断。 百思不得其解:反复思索,仍然不能理解。 杞人忧天:传说齐国有个人怕天会塌下来,吃饭睡觉都感到不安。比喻不必要的的忧虑。 随机抽取词语让同学们造句 三、朗读展示,走进文本 老师配乐范读(多媒体播放音乐和丝瓜的生长图片) 提示:要用什么样的感情朗读课文?(充满好奇,惊讶,喜悦) 各组派代表展示朗读 班级评论员重点点评 四、自主探究深入文本 (一)、品读丝瓜的神奇 从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了丝瓜的神奇? 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展示本组预习的成果,其他人给予补充。 老师归纳:作者通过写丝瓜籽、丝瓜秧、丝瓜的瓜的神奇来体现丝瓜的神奇。重点描写了丝瓜的瓜的神奇,这种神奇
5、具体体现在哪里呢? 多媒体展示: 第一处: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为什么停止了生长?不停止生长结果会怎样?) 第二处: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窗台上。(重读:弯了、把躯体、放在。丝瓜的主动性,像人一样有思想,有智慧。) 第三处: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紧靠楼墙凸出一个台子上。(原来是怎样生长的?这个样子的改变是人为的吗?平着身子躺在那儿一般是指人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做的?) 品读感悟:读出丝瓜的神奇,读出作者的惊讶。以上配有制作的丝瓜插图精彩展示:你还了解哪些有神奇之处的动植物呢? 小组派代表展示 老师补充: 1、瓶子草是一类著名的食虫植物,为
6、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生长在沼泽地、潮湿的田野或湖滨,属被动捕捉型食虫植物. 瓶子草的这些瓶状叶便是捕捉昆虫的诱捕器。 2、在印度有一种奇特的电树,如果人们从树旁经过,一不小心碰到了它的枝条,便会被电打得很难受。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原来这种树具有发电和蓄电的本领。 3、大象的鼻子非常灵敏,如果需要,它能拾起一根缝衣针. (二)、讲述丝瓜的生长过程 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讲述丝瓜的生长过程丝瓜成长记:我是一粒小小的丝瓜籽被主人随意点在了房前的空地上. (以充满童真童趣的讲述形式,调动起学生再创作课文的积极性) 五、课堂总结 丝瓜的生长过程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在作者的眼中丝瓜是有思想的,面对丝瓜神奇的生长过
7、程,作者的情感又是如何变化的呢?下节课我们再继续探秘神奇的丝瓜背后作者的心情变化。 作业:把文中你欣赏的词语或句子抄一抄,品一品。 预习目标没完成的继续预习 第二课时(展示反馈课) 一、回顾旧课,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同感受了丝瓜的神奇,下面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丝瓜的神奇之处是什么? 丝瓜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能给处在有力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他门疯狂的长;能让悬垂的瓜平神躺下。 面对丝瓜生长过程中神奇的的变化,作者的心灵感受又是怎样的呢? 二、深入文本,感悟作者的担心 文中几次写到作者的担心?他分别担心什么? 小组派代表展示并有感情的朗读相关句子,说出自己
8、的感受。 多媒体: (1)第一次担心 a:瓜越长越大,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 b:我真替它担心,(重读真和担心) (2)第二次担心 a: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 b:我又担心起来。(重读又) (3)第三次担心 a: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楼之间,在一根细秧的顶端,又长出来了一个瓜,垂直地悬在那里。 b:我又犯了担心病。(重读担心病) 分角色朗读,感悟担心衬神奇。作者越担心,衬托了丝瓜越神奇。 过渡:丝瓜在生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
9、者表现的担忧以及丝瓜打破作者的担忧展现其神奇之处,都让作者仿佛感觉到丝瓜似乎是有思想的,如果丝瓜真的有思想,它会想些什么? 三、体会丝瓜品格、感悟人生态度 读课文9、10自然段: 丝瓜有思想,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它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我无法同丝瓜对话。大家不妨满足一下作者的愿望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丝瓜会说话。 多媒体出示: 作者和丝瓜的对话 细细的瓜秧,浓绿的瓜叶下忽然一个翠绿色的丝瓜探出头来,它轻轻的用头蹭了一下正在沉思中的老人:嗨,你在想什么呢?大胆想象接下来会怎么样呢?想象作者和丝瓜会有什么样的对白呢? 小组合作,编排场景对话 再读课文9、10自然段 思考:怡然泰然
10、悠然坦然指什么?含笑面对秋阳是什么意思?你从中悟出了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 四、走近作者 小组展示搜集到的关于作者季羡林的资料 多媒体播放:1.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2009年7月11日北京时间8点50分,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 2、2006年感动中国颁奖辞(季羡林) 【颁奖辞】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
11、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 3、小故事 上世纪80年代,北京大学新生入校时,曾发生过这样一件趣事:有一名新生刚走进北大校园,带了不少行李,他想先到其他几个系找他的几位老乡同学,因行李太多在北大未名湖旁犯愁。他看见有一位身穿旧中山装的老头,便把行李往他身边一放,喊道师傅,请帮我照看一下行李,我去办点事。过了好长时间这位青年才回来,他发现那位工友依然为他守着行囊,寸步未离。3天后的开学典礼上,这位学子才惊奇的发现原来那天帮他看行李的工友老头竟然就是副校长季羡林教授。 (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你是那位大学新生,此时你会怎么想?) 五、交流收获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收获了什
12、么?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点拨:知识的收获,人格的熏陶,课堂探究过程中收获的友谊哪怕一个生字词的理解,都算有收获,每课一总结,一步一个脚印,一天一个进步,学习才会其乐无穷。 六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2 夏天里的成长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苞、蕾、苔、藓”等生字,理解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每段话的主要意思。 3.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运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教学目标 1.扫清阅读障碍,学习生字、新词。 2.指导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找出课文叙述的中心。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
13、入,揭示文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吗?能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夏天吗? 2.我们的课题是“夏天里的成长”,想象一下谁会在夏天里成长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来共同体会“在夏天里成长。”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请同学们仔细听,看看你听懂了什么? 2.谁听懂了?(只要求举手,不要求回答)没听懂没关系,老师给你们时间自己读懂,但是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 (圈出来,借助生字表中的拼音学会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 3.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吧,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做上记号,多读几遍。读完后汇报:你读懂了什么? 4.引
14、导学生汇报交流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相机做好引导和必要的点拨,以学生的发言为主。学生的发言和读书,可以是学生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是课文内容的复述。汇报结束后,对出现的错误,应引导学生展开评价,在评价中进一步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5.同桌的同学互相听读全文,检查字音并正音。 6.出示生字卡片,内容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组织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把记住的字和学习小伙伴交流,并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自主学会的生字最多。 7.让学生以读书的方式来汇报识字的情况,及时引导学生扩词、造句,并理解字词的意思。 威力:使人敬畏的气魄和力量。 菜畦:指菜地,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种蔬菜的田。 活生生:有生命力,充
15、满生机。 8.重点指导写好“苞”“藓”“蔗”“谚”“瀑”五个字,掌握“蔗”字的笔顺。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谁在夏天里成长吗?指明文章的中心句。 2.细读课文,围绕这一中心句,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 3.一边读一边画,在细读的过程中,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把它画出来,留待下节课再学习。 四、品读课文,设计作业。 1.品读课文,了解夏天里万物成长的特点。 2.你画出的不理解的地方看一看自己能试着解决吗? 3.书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16、知道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2.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 1.出示:秋天庄稼成熟,果园里硕果累累的图片。 2.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是秋天的硕果累累是需要在夏天里用力的生长得来的,没有夏天的生长就不会有秋日的丰收,今天我们共同体会“在夏天里成长”。 二、通读全文,找中心句 1.老师找4名同学逐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读,用心感受。 2.这几位同学读得多流利呀,而且老师发现大家听得也非常认真。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谁在夏天里成长吗? 大屏幕出示: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大家齐读这句话。(板书:夏
17、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3.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也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全文都是围绕这句话写的。那么,围绕这个中心句,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讲述的呢?谁愿意说说。 三、抓住中心,深入学习。 (一)下面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1)这段主要写了哪几样生物?(2)作者是如何来写的呢?(3)它们都有什么变化? 用笔在文中画一画,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教师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些生物在夏天里成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哪句话能说明这个特点? 2.大屏幕出示: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飞快的”“跳跃的”“活生生的
18、看得见的”说明生物生长的速度怎么样呢?(快、很快、迅速) 3.因此,在朗读“飞快的”“跳跃的”“活生生的看得见的”这几个词语的时候,要读出节奏感,稍快。谁愿意来试试。 4.绿蔓,竹子,高粱,鲜花,苔藓,草坪,菜畦,小猫,小狗,小鸡,小鸭都在长大,那么还有谁在夏天里成长呢?(板书:绿蔓竹林高粱苞蕾苔藓有生命) (二)谁愿意把第三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1.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山、地、河、铁轨、马路、无生命 2.大屏幕出示:你能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把这五种事物成长的特点说出来。 如:因为草长树木长,所以山是一天天变丰满。 (因为秧苗长甘蔗长,所以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因为水长瀑布长,所以河是一天一天
19、地变深变大;因为铁轨长,所以缝隙是一天天地变小;因为柏油路长,所以路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解释:物体遇热膨胀所以缝隙变小,路面高起来。) 3.夏天还有哪些事物生长迅速,你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你可以把你想到的先说给同桌听) (三)同学们看(指板书),有生命的植物、动物(相机板书:有生命)乃至不具生命的山水、铁轨甚至马路(相机板书:无生命)在夏天里都在长大,(指板书)说明了夏天的确是万物长大的时期,那么人也是一样的,也是在一天天的长大,人在夏天里的成长有什么特点呢?谁愿意把第四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四)(指读第四自然段)那么人在夏天成长有什么特点呢? 1.(指生答)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
20、长。小学中学、中学大学、或快或慢(总是要长) 2.理解谚语 大屏幕出示谚语: 六月六,看谷秀。 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指生读,解释: “六月六,看谷秀”:农历六月初六,就到处可见齐腰深,秀出穗的谷子了,谷穗吐金后谷苗让农民们欣喜不已。 “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此时的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收成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1.师小结:这两条谚语说的是农民在夏天里总是能抓住植物生长的时机,所以植物的生长状态很好 2.在这一段中,哪句话使你受到的启发?(指生答。) 3.大屏幕出示最后一句: 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
21、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了在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量地长。 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1)农作物夏天不长或长得太慢,秋天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2)道理: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量地长。(板书:人赶时候、赶热天、尽量) (3)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4)热天:不是指季节,而是指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环境等,主要指青少年时期。 (5)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还要看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对时间的珍惜,对机遇的把握,努力学习。 (6)人生的夏天指的是?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 (7)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一定要在
22、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板书:珍惜时间、抓住机会) (8)齐读第四自然段,再一次体会一下人要成长的道理。 四、回顾课文,拓展延伸。 1.指板书,作者为什么选取这几种事物来写?(典型事物,抓住特点,今后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抓住有代表性的事物的特点去写,这样你的习作才会感人,才会吸引读者。) 2.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使用的语言都是我们熟悉的语言,浅显易懂,这种表达虽没有华丽的词汇,却用得恰到好处,可以举例子说说,这样让人感到亲切、自然、朴实。) (a)那么你对作者描写的哪些事物最感兴趣,就细 细地、美美地读一读,突出这些事
23、物在夏天里生长快这一特点。(分别指生读一句) (b)拓展写一段话。观察夏天的事物,以第一句话为中心,写一段包含具体事物的话。 五、教师小结,总结全文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夏天里有力量地生长着,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自己人生当中的夏天里同样有力量地生长,等到了秋天才会有好的收成!这让我想起了一首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六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3 在柏林 教学目标 1.领会文章深厚的主旨,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 2.领会这篇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学重点:品味文本中的词句,理解作者蕴涵其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小说如何运用抖包袱的手法将情节推向极至。 教具
24、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话题创设情境 1.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战争是人民生活中最残酷的事。我们可以举出许多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作品,都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 2.请你们谈谈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新闻作品。 二、探究标题想象畅谈 1.战争是统治阶级之间利益的驱使。而在战争的阴霾下,处于战争中心的广大人民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在柏林这个标题看上去很宽泛,留给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板书:在柏林) 其实,这篇小说是关于战争的。 2.同学们一定读过一些关于战争的文章或看过关于战争的影片,可能对战争中人们的生活有各种想象,请大家自由发言,所
25、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均可。 3.教师适当引入战争给人民生活和精神带来的苦难和摧残,而后展开对文章的阅读。 三、深入文本层层剖析 (一)分组探究下列问题。 1.两个小姑娘“不加思虑地嗤笑”和“再次傻笑起来”说明了什么? 2.老兵所说的“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他们的母亲”如果改为“她”好不好? 3.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和全文最后一句“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两个“静”在内涵上有什么区别? (二)学生汇报以后,师生评价,教师点拨指导。 1.说明了小姑娘的缺乏关怀之心和同情心,幼稚粗浅。(板书: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老妇人后备役老兵
26、) 2.“他们的母亲”揭示了老妇人和阵亡儿子之间的关系,用“他们的母亲”的称法更直指人心,失去儿子的极端痛楚显露无遗。(板书:失去三个儿子送妻子进疯人院) 3.第一处“静”只是基于老人眼光的威慑力,是外在的。全文结尾处的“静”是慑入人心的震惊和痛,是内心的流血。 四、再探文题,品味主旨 1.分组讨论: 文章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林有何深意呢? 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评价。 3.教师指导:首先,柏林是这场战争的策源地。作者将文章的背景置于这列由柏林开出的列车上,可以想见,遭受到残酷战争摧残的不仅仅是列车上后备役老兵这一家,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后备役
27、老兵抛家弃妻的无奈和难以言说的巨大痛苦这是战争中一个家庭的毁灭,更是千万个笼罩于战争阴影下家庭的缩影。 五、着眼结尾,感受技法 1.出示问题: 小说的结尾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效果,正是有了前面的蓄势和铺垫,结尾时老兵满含血泪的控诉才更显沉重。请你找找前面有哪些铺垫呢? 2.提问,评点。 3.指导:例如一开始老妇人让人不能捉摸的数数“一、二、三”,一直到小说结尾处由老兵说出她是因儿子相继死去而变疯的疯老太,而“一、二、三”正是她失去的三个儿子的数字。还例如一开始小姑娘们的嗤笑,当老兵说出真相后车厢里的一片寂静。 六、课外拓展,布置作业 以反映战争为主题,根据你已读过的诗词或看过的电影,写一篇小小的读
28、(观)后感。 六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4 在柏林 教学目标: 1.领会文章深沉的主旨,体会作者对残酷战争的控诉。 2.感悟这篇微型小说中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学重点:品味文本中的重点词句,理解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小说如何运用抖包袱的手法将情节推向极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发现不同。 过渡: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课文都是小说。在前两课,我们学习了桥和穷人,一篇篇幅短小,一篇篇幅较长,但情节都扣人心弦。今天这篇小说大家应该已经提前看过了,大家能结合它给你的初步感觉来说说它和前两篇小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
29、预设:学生就初步印象来谈,不要求详细、深入,可从篇幅、结尾或读后的感觉来谈。 2.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读课前导语,了解相关背景。(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二战中的柏林1940年至1942年,柏林还是比较繁华的都市,偶尔会遭到零星轰炸。这归功于德国空军提供的保护伞。1942年后期至1944年,由于东线战场的恶化,大量的防空部队和战斗机联队被调到前线。加上盟军的空袭力度逐渐加大和丘吉尔的轰炸德国的大中城市打击民众士气的政策,柏林市民的正常生活逐渐被打乱直至崩溃。1945年,苏联军队攻陷柏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文章,概括小说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时间:(没有小的时间点,只有大的时
30、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地点:一列火车车厢里。主要人物:老兵、老妇人、两个小姑娘。 事件: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从柏林驶出的列车上的小插曲。一位老妇人反复地数“一、二、三”,招致两个小姑娘的嘲笑,在老兵的叙述中,大家才知道老妇人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而老兵也即将奔赴战场。 2.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尾再进行探讨。 思考:小说既然写的是一个发生在列车车厢里的故事,为什么题目叫在柏林呢? 预设:在学生梳理了小说的要素,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情节之后,对于标题的疑问可能已经浮上了心头。此时提出疑问,让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随时关注,更有利于之后的探讨。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剖幽析微寻找文章的
31、反常之处。 过渡:同学们在之前的比较中发现这篇文章的篇幅在本单元三篇小说中最短,要在这么有限的篇幅中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表达深刻的主旨,便要创设一些深刻的情节,引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当最后揭开谜底时,才让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觉。那么大家在学习这篇小说时,一定要注意其中的反常之处。 (1)学生细读课文,根据提示寻找反常之处。(反常的情境、反常的人物。) (2)小组交流标示出来的句子。 A.反常的情境。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反常之一:火车给人的感觉总是气势磅礴、速度飞快的,这里为什么用“缓慢”一词呢? 反常之二:火车是一种公共交通工具,也是一个公共场
32、所,男女老幼汇聚才是正常的情形,而这列火车的车厢怎么尽是“妇女和孩子”呢? 预设:这是作者构思精妙之处,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悬念,而这个悬念就像相声中的包袱,直到小说结尾才抖开。教师这时可以卖个关子,或者也可以说是设个悬念,不要告诉学生答案,只需告诉学生答案要去文中找,引领学生进入文本之中去寻找答案。 B.反常的人物。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老妇人重复数“一、二、三”,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代表她失去的三个儿子。) 老妇人的声音怎么会盖过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呢?
33、是不是不合常识?(这里可能用了夸张的说法,是从侧面表明老妇人的声音之大。) 2.阐幽明微探寻结局,解决疑问。 (1)学生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2)小组交流,分析老兵的形象。 过渡:原来,老妇人的三个儿子都在战场上牺牲了,她承受不了这巨大的打击,神智失常了。到这里,我们才知道上文的一切都起铺垫、衬托的作用。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这个人的身份是父亲,是丈夫,也是老兵。请结合文中具体的词句说说他是怎样一个人。 (出示课件)这是一位的父亲,这是一位的丈夫,这是一位的军人。 交流:作为父亲:坚强隐忍。“失去了三个儿子”。 作为丈夫:冷静、有责任、有担当。“挺了挺身板”“送进疯人院”。 作为军人:悲伤无奈
34、。“轮到我上前线了”,为了国家有不能推卸的责任。“总得”,家破人亡却无法顾及的悲切。 (3)再读小说开头反常的情境,解开谜底。 明确:这是一辆有气无力的火车,就像战争乌云笼罩下的国民情绪低落,看不见前途。火车成了一个象征,因为不知道希望在何方,所以文中连火车去往的方向都没有说明,所以说这是一辆“缓慢”的火车。因为战争形势紧张,连老人都要上战场,所以车厢里才会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3.以微知著感悟战争之痛。 (1)教师出示交流问题,学生分组交流。 战争的痛,车厢里的人感受到了吗? 明确:听了老兵的话,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因为众人听了老兵的话,既震惊又悲伤,心中充满了对
35、战争的憎恨。遭受到战争摧残的不仅仅是老兵一家,车厢上的所有人,可能都有亲人或朋友正在战场上,或已经死在了战场上。战争带来的巨大创伤此时笼罩了整个车厢,所以他们都陷入了沉寂之中。 战争的痛,你感受到了吗?请你写一条反对战争的警示语,呼吁和平。 示例:别让战火的硝烟泯灭人性的善良,别让水深火热的境遇伤害国家的希望,和平才是我们最终的期望。(学生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但只要关注过世界新闻就知道,现在还有许多国家正处于战乱之中,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应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再读课文标题,体会其深意。 明确: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许多国家的人们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而柏林
36、是德国的中心城市,作为侵略国的国民尚且遭受了如此大的创伤,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那么被侵略国则更加惨烈了。在战争中最终受害的总是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而人民总是渴望和平,反对战争。所以这个标题站在侵略国的国民的角度控诉了战争的残酷,呼吁着和平。 四、语言训练,课堂回顾 1.课堂语言实践训练。(机动) (1)设身处地想一想,说一说。 质疑:作为一名德国军人,老兵的职责和义务是为国而战;但德国法西斯却是侵略他国、发起战争的一方。他的角色实在是很尴尬。请你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说说你想对老兵说的话。 (2)读一读,记一记。(出示与战争有关的古诗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37、。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收束课程。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短小精悍的微型小说,大家一定感受到了微型小说情节的精巧构思、人物的精心安排。我们学会了抓住重点语句感受情节的不寻常,生发思考,带着问题去学习,最终解开了谜团。而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我们更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可怕的战争竟然给人们带去了那么多的痛苦,所以我们要呼吁和平,同时也要更珍惜我们的和平生活。 五、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自己喜
38、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5 暴风雨的启示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学会本课生字词。 2.理清文章顺序,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特点。能通过一些重点句子体会文章里蕴含着的哲理。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暴风雨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设计 一、揭题质疑,激发兴趣 1谈话引入。你见过暴风雨吗?说说自己对暴风雨的印象。 2揭题质疑。让学生根据课题自主提问。教师小结归纳:暴风雨到来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境?暴风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读顺。 2
39、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知道课文按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去之后”以及“暴风雨的启示”的叙述顺序,理清课文脉络。并初步了解各部分的内容。 3按课文顺序,用连接段意的方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提出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三、自主学习,独立感悟 1教师提示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再读课文,主要了解这一场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去之后”的景物特点。读后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交流要点: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相机引导、梳理、归纳并板书要点。 2说说课文中你最喜欢的部分。 四、入境悟情,情景交融 1指导学生学习暴风雨“去之后”的相关段落(第710段)。 (1)
40、指名读这几个段。 (2)说说自己从文中看到的景象,并概括特点。有条件的可以配上有关阿尔卑斯山春天景色的图片或多媒体影像,帮助学生进入情境。 (3)抓住文中一些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感情,并指导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暴风雨之后的绚丽华美春色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4)小结:抓住重点词句,了解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 2质疑。 (1)读句子。“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说说自己对句子的理解。 (2)质疑。作者是不是也和我们一样,喜欢的是暴风雨“去之后”的绚丽华美,是不是对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的“狂暴”觉得不美,不喜欢呢? 3读课文16段,勾画重点词
41、句。 (1)通过文中描写暴风雨的词句,尤其是动词,说说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景物的特点。 (2)通过文中“宛如天神”、“激动人心的乐章”、“优柔甜蜜的催眠曲”、“抚慰”等比喻、拟人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3)指导感情朗读。 4小结。在作者看来,美是表现在不同方面的。暴风雨去之后的黎明、碧空、朝阳,小鸟、花草、露珠,是一派绚丽多姿的美;而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的闪电、霹雳、狂风、暴雨,是一种惊心动魄的美。 五、体会哲理,深化认识 1读最后一段。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 3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自己的理解。 六、总结 1内容方面:看一种事物,不能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整体的和谐的美。我们无论是看待大自然,还是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都应注意。 2学法方面:抓住重点词句,入境悟情。 3写法方面:情与景完美统一,水乳交融。 参考资料 阿尔卑斯山是瑞士最亮丽的一条风景线。它位于瑞士的东南部,阿尔卑斯山区占瑞士总面积的69%。“艾格尔峰”、“明希峰”、“少女峰”三大名山均屹立在阿尔卑斯山脉。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它独特的景观:高山植物和雪绒花,湍急的瀑布,岩洞中的石钟乳,独特的动植物等。世界著名的滑雪胜地圣莫里茨高山滑雪场就位于阿尔卑斯山脉的中心地带。 六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2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