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教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试卷.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微教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教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试卷.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加法、乘法结合律微教案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并应用结合律使计算简便。.通过探索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建立模型的过程。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探索活动,让学生发现乘法结合律,并能用字母表示。4.在探索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能力以及思维灵活性。5. 对学生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结合律。教学难点加法、乘法结合律的推导。教学方法动手操作、合作探究、验证归纳等方法。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同学们,喜欢荡秋千吗?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到花果山上和小猴子们一起荡秋千,你愿意吗?教师课件出
2、示情境图。师:仔细观察,你搜集到哪些数学信息?生:荡秋千,请勿超过80千克生:三只猴子分别是18千克、35千克、25千克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怎样算三只猴子的总重量?师:你会算吗?通过到花果山荡秋千情境导入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 自主探究. 学习加法结合律。()教师出示问题师:怎样算三只猴子的总重量?师:怎样列算式呢?生:18+35+25=学生试做,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自己探讨。()小组交流解决问题,小组代表讲解算法。生:我是这样算的:18+35+25=(18+35)+25=53+25=78生:我是这样算的:18+35+25
3、=18+(35+25)=18+60=78()师:同学们讨论一下下面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特点呢?(18+35)+2518+(35+25)生:数字相同,运算顺序不同。结果相同。师:猜想一下下面两个算式 两边的结果相同吗?师:交流:从上面的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一下。()生: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生:如果用a、b、c表示三个数,那么加法结合律表示为(ab)ca(bc),.学习乘法结合律。同学们猜一猜,乘法也有结合律吗?根据加法结合律,能用语言描述一下乘法结合律?生: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ab)c=a (bc)三、 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 公开 教学 设计 课件 案例 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