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9-.正确认识广告》第一课时说课稿.docx
《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9-.正确认识广告》第一课时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9-.正确认识广告》第一课时说课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学道德与法治9 .正确认识广告第一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教材四年级上册9 .正确认识广告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目标、重难点、方法、设计和板书七 个方面来进行详细说明。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版教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万 花筒的第三课。信息万花筒是信息技术主题,本单元涉及的电 视、网络、广告都是四年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本课重点是通过正确认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广告,了解广告并不 都是可信的,学会识别广告,做聪明、理性的消费者。本课共三个话 题话题一 “无处不在的广告七引导学生感受在我们的生活中,广 告无处不在。话题二“广告都可信吗”,
2、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经验的回顾,了解 到广告并非都是可信的,存在虚假广告。话题三“学会识别广告”, 引导学生了解广告的一些常用的“招数”,能够正确识别广告,学会 破解广告招数、抵御广告诱惑的方法。二、学情分析商业广告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在这个时代,广告 巳经无处不在,学生巳经司空见惯了。“陌生”在于学生虽然深受广告的影响,却没有对商业 广告的概念和功能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也没有形成一种对广告的正确态度。三、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认识广告的能力。2.知道广告的种类、呈现方式、特点及其功能,明白商家做广告的目的性。3.引导学生知道如何理性的识别商业广告的虚假,怎样才能
3、不被商业广告牵着走。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身体验、情景体验、小调查、小讨论、案例分析、提建议、阅读感悟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提高认识广告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知道对广告的内容不可全信;对广告应有基本的辨别和判断能力。2.难点:让学生具有对广告应有基本的辨别和判断能力。五、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明确值日职责,光靠说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鲜活的班级生活中,依靠学生的切身体验、榜样示范、实际参与、及时评价来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在教学中我牢牢把握“在生活中,通过生活,为了生活”的德育宗旨。在这样的宗旨下,我将采取情境教学法,创设
4、孩子喜闻乐见的生活情节,引起孩子的情感体验,帮助孩子理解教材内容,树立正确的值日观。此外还有启发式教学法,在第一板块中利用夸夸班级值日生,评选星级值日生等形式树立良好的值日生榜样。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说服学生,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原来做法的“小气”,转向实现班集体视野下的“大气”。“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节课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学法上主要有: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生会在夸一夸、比一比、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中进行学习,他们将在探究和实践中找出班级的优秀值日生,解决值日时遇到的困惑。1 六、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
5、程。因此,本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一)导入。1.师播放视频:广告视频师再出示一张纸质广告。提问:视频和一张纸是什么?大家还见过什么形式的广告?2.生自由回答。(广告)3.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广告问题。(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无处不在的广告活动与探究一:看一看,说一说(1)生阅读教材第 64 页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说在电视上我们还可以在哪里找到广告?你你认为广告多了有好处还是坏处?(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活动与探究二:认真看第 65 面的知识窗。(1)生阅读教材第 65 页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广告在生活中有很多的隐藏形势,你知道
6、哪些?广告无处不在,你能否做到一天不看到广告。(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师小结活动与探究三:认一认,写一写(1)生阅读教材第 66 页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对广告持什么态度?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厂家商要做广告呢?(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师小结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二:广告都可信吗?活动与探究一:调查(课前进行)(1)生阅读教材第 67 页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认为什么样的广告才会对你产生影响?你买的东西和广告上的东西我差别吗?(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生完成教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9-.正确认识广告 小学 道德 法治 四年级 上册 正确认识 广告 第一 课时 说课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