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上语文《树之歌》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一等奖2.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二上语文《树之歌》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一等奖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二上语文《树之歌》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一等奖2.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江小学语文最新课例精选识字2树之歌(共1课时)本课例为2017年9月“浙江省宁波市统编本教材二上年级教材培训”活动公开课。一、教材分析树之歌是一篇识字儿歌,描写了祖国大江南北常见的树木。全文共有4句 话,每句话介绍两三种树木的特点,语言形式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是一篇适合 二年级学生积累诵读的儿歌。作为一节识字课,识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全文需要 认读的生字共有15个,需要书写的生字有10个。其中,需要认读的生字中,有8个带 有“木字旁”,都是关于树木名称的字。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段特点以及本课的课型,字词认读分为5个层面:第一,借 助拼音认读生字,把字音读正确;第二,通过动手实践、游戏等方式,
2、发现字形规 律,强化识记;第三,通过认识树木,认读树名,读准词语;第四,多种形式朗读 儿歌一、二两句,强化识记;第五,写好带有“木字旁”的字。二、教学目标(一)借助儿歌能正确认读“梧” “桐” “枫” “松” “柏” “桦”“杉,,“桂” “掌” “装” io个生字,归类识记并书写带有“木字旁”的字。(二)读准树名,结合图片对文中出现的树木有一定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大自 然的热爱之情。(三)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积累儿歌一、二两句。三、教学准备(一)多媒体课件。(二)微视频:1.“木棉”生长过程介绍;2. “木字旁”的笔画变化。(三)生字、新词卡片若干张。(四)每位学生一张学习单+学习资料袋,内装
3、“木字旁”生字的拆分部件。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链接生活1. 聊一聊生活中认识的树。2. 揭题树之歌。(板书课题)3. 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了解“之”就是“的”的意思。(二) 初读课文,把字词读正确1. 教师范读课文。(1) 提出听读要求,教师指名一学生检查听读准备。(2) 教师范读,随机关注学生的听读状态。(3) 反馈学生的听读状态,表扬认真听读的学生。2. 学生自由读课文。(1) 提出朗读要求:大声读课文,根据拼音把字读准确。(2) 全体学生做好朗读的准备。(3) 教师巡视查看,随机俯身聆听学生朗读,及时给予评价指导,并根据学生 朗读的实际情况,调整识字教学侧重点。3. 圈生字,画
4、新词,边圈边读。4. 指名上台反馈交流。(1) 重点关注一:“掌” “枫” “松” “装” “桐” “疆” 6个后鼻音的字, 其中三拼音节“装” “疆”需根据学生认读情况,反复练读。(2) 重点关注二:“耐寒” “银杏”两个词语的读音。注意“耐” “寒”的韵 母ei和S的区别,“银” “杏”的韵母n和睥的区别,指名反复认读。5. 同桌合作学习,巩固生字认读。(1) 提出合作要求。合作过程中,及时给同伴做出纠正和评价;全部读正确 的,在其课题旁画上“”。(2) 教师统计获得五角星的人数,进行表扬。6. 同桌合作,朗读课文。(1 )同桌一人读一句。(2)读正确,就在课题旁画上“(三) 借助图片认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树之歌 部编二上 语文 公开 教学 设计 教案 一等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