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四上语文《古诗三首》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四【一等奖】.docx
《部编四上语文《古诗三首》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四【一等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四上语文《古诗三首》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四【一等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诗三首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重点理解“人杰”“鬼雄”,拓展古诗理解“生死”,深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意思,初步体会李清照的爱国情怀。(二)通过资料拓展、多元诵读、写话悟情,体悟诗人的爱国之情及对南宋当权者的愤恨,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会默写。(三)通过学习与项羽相关的咏史诗,初步感受“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二、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二)学生准备:了解古诗创作背景及“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三、教学过程(一)初识诗人,酿情1.了解诗人,感受“婉约”。(1)播放歌曲如梦令。(2)出示李清照的如梦令(其二),学生自由朗读。(3)出示诗人资料
2、,初步理解“婉约”。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少女时代,她热爱自然,眷恋花草,喜欢把这些写到词中:她去荷塘划了船,写了一首词;怕风雨摧折了海棠,也写了一首词,名动京城。2.对比古诗,把握基调。(1)再读如梦令(其二),感受婉约。(2)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夏日绝句情感基调与如梦令(其二)的区别。(二)理解诗句,悟志1.初读古诗,对照谈感受。(1)学生自由朗读夏日绝句,交流感受。(2)小结。从诗中读出了“荡气回肠”“激情豪迈”的感觉。2.聚焦词语,理解诗句。(1)指名说对第一、二行诗的理解。(2)引导理解“人杰”“鬼雄”。(预设:人中豪杰,死后的英雄)(3)
3、学生连起来说一说这两行诗的意思。(4)指导朗读。3.拓展“生”“死”,体悟心志。(1)导入。对于生和死,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2)引导学生诵读名句,感受“生”之壮志。在王昌龄的心中,一直有着这样的梦想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同样在诗人杨炯的笔下,也有着如此的心志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3)引导学生诵读名句,感受“死”之豪情。舍生取义是诗人文天祥心中的标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的石灰吟里强烈地表白着他对死的态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4)朗读体悟,升华情感。(5)小结。一处“生”,一处“死”,面对生死,七尺男儿满怀豪情壮志。一个婉约、内敛、含蓄的女诗人
4、李清照竟也有如此的志向和胸怀,我们怎么不为之动容呢?这荡气回肠的声音,是诗人发自肺腑的呐喊啊!(6)学生齐读。(三)聚焦诗眼,融情1.探寻“思”因,体会情感。(1)捕捉诗眼。引导:诗人的这番志向,激荡着我们每个人的心扉。在诗中,李清照用了一个字直接表达对项羽的情感,到底是哪一个字呢?(提示:聚焦于“思”一词)(2)探寻“思”因。引导。当她来到乌江江畔的时候,为什么会独独想起项羽呢?结合课文注释和教师提供的资料说一说。(播放视频靖康之变)学生交流。通过视频看到了什么,李清照在那个时候都经历了什么?(预设:战争硝烟四起;南宋官兵四处逃窜、苟且偷安;百姓流离失所、尸横遍野;李清照丧夫、逃难)小结。就
5、是在这样国家衰落、家破人亡的境遇下,李清照想起了项羽。(3)悟情。此时此刻,李清照的心情怎样?(预设:无奈、悲痛、愤慨)学生再读诗句。(4)品词。“不肯”可以换成哪些词?(预设:不愿、不想、不会等;提示:辨析词语,体会项羽意志之坚定,不肯低头折节,不甘羞辱;指名学生朗读古诗,读出项羽的气节)(5)会意。此时此刻,你觉得这个“思”字仅仅是思念和怀念吗?(预设:尊崇)学生带着这样的体会,读第三、四行诗。2.心灵表白,深化情感。(1)勾连同类诗词。引导:想起项羽,自然而然就会想起他的这件事乌江自刎。就在这乌江边上,也有许多诗人写过同类的诗词。(课件出示:胡曾咏史诗乌江、王安石乌江亭学生读两首诗)(2
6、)融情抒写。点拨:假如你是李清照,目睹了那一幕幕悲惨的场景,经历了人生种种磨难,此时你有什么话想要对项羽说?提笔写一写。(学生交流反馈)(3)小结。三位诗人都在同一个地点乌江,提到了同一个人项羽,表达着他们对项羽的无比崇敬之情。像这种借古代的人、事来表达自己情感和志向的诗,称之为咏史诗。(板书:咏史诗)这首咏史诗不光是对项羽的尊崇,也是对软弱无能的南宋朝廷的讽刺。这个“思”字还包含着词人的志向、气节和爱国心。(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夏日绝句。(四)拓展诗词,释情1.回环诵读,感悟真情。引读:当李清照流离失所、四处逃亡的时候,她多么希望南宋那些节节败退的将士们能够有这样的气节(男生读“生当作人
7、杰,死亦为鬼雄”)看着那一处处尸横遍野,一个个无家可归的百姓们,她多想自己也能披上盔甲,化身男儿,上阵卫国杀敌啊,这样的气节、豪迈无时无刻不在她的心头涌起(女生读“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站在乌江江畔,看着眼前滚滚流淌着的江水,李清照不禁吟诵道(齐读古诗)2.直击心扉,升华情感。引导:同学们,此时此刻,你触摸到诗人内心怎样的情感?(预设:热忱的爱国心)3.诗词拓展,诵爱国情。引导:又有多少爱国诗人如李清照一样抒发着自己的爱国热情,让我们走近他们,去感受那份炙热的情感吧!(课件出示,教师引读,学生接读诗句)诗人林升在靖康之变后,看到南宋官员们不思进取,苟且偏安,这样讽刺他们:暖风熏得游人醉,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三首 一等奖 部编四上 语文 古诗 公开 教案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