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四上语文《精卫填海》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





《部编四上语文《精卫填海》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四上语文《精卫填海》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卫填海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认读“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溺”“衔”等5个生字。(二)通过结合注释、链接积累、迁移运用等方法读通读懂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三)借助示意图用自己的话讲故事,感受精卫鸟的形象,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二、教学准备教学板贴,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走进神话故事1.激趣导入。根据图片或词语的提示,猜神话故事。(出示:羿射九日、父逐日、神农尝百草图片和词语)2.初步讨论神话故事的特点。(如故事充满神奇的想象,人物都有神奇的本领等)3.揭题导入,引导学生读好课题。(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故事1.
2、回顾已学的文言文,回忆方法。(出示司马光守株待兔)(1)借助注音,把每个句子读正确。(2)借助注释,理解故事内容。2.初读课文。学习要求: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交流反馈,随机指导学生完成作业本第三题(1)(2)。(1)读准字音。(指名读课文,正音。读准“少”“堙”,重点关注多音字“为”;课件出示“为”字两种读音的字典页面截图,根据语境选择“为”的读音及意思)(2)读好停顿。重点聚焦第二句“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指名读,教师范读;随后借助注释,引导学生在“溺”字后作停顿;随机理解“衔”“常衔”,根据语义
3、,在“常衔”后作停顿。4.多种方式朗读全文。(师生合作读、男女生轮读、小组读,读准字音,读好停顿)(三)结合注释、资料,读懂故事1.读懂第一句。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1)结合注释,说说这句话的意思。(2)链接神话故事神农尝百草,了解“炎帝”就是神农氏。(3)理解“少女”的意思是“小女儿”,与现在的“少女”意思不一样。(4)关注古今异义。(出示学过的古诗文)师生对读句子,说一说加点字现在的意思和在古诗文中的意思。危:一场地震过后,这座楼成了危楼。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年级下册夜宿山寺)坐:同学们正坐在教室里听神话故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三年级上册山行)走:他正慢慢地向我走
4、来。兔走触株,折颈而死。(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2.读懂第二句。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借助注释,理解“溺”“故”“堙”的意思,说说句子的意思。(2)回顾旧知,尝试迁移。回顾司马光中“群儿戏于庭”的意思,迁移理解“游于东海”“堙于东海”的意思。(3)尝试运用。在具体语境中说说“于”字词组,如“你们坐在教室里就是(坐于教室),老师站立在你们身旁就是(立于身旁)”。3.练说主要内容,背诵积累。(1)同桌互说。结合注释,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意思,交流评价。(2)师生对读。教师说句子意思,学生读对应的句子。(3)挑战背诵。(课件出示,学生尝试)炎帝之( ),名
5、曰女娃。女娃( ),( ),故为精卫,常( ),以( )。(四)想象说话,感受精卫形象1.利用示意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内容。(出示作业本第三题(3)(1)学生填写,说理由。(按照事情的发展,抓关键动词:游溺衔堙)(2)书写指导。关注“溺”“衔”都是左中右结构,要紧凑。(教师范写,学生在作业本第一题各练写2个)(3)简述故事。(借助四个关键动词,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说说精卫填海的故事,要求把故事说清楚)2.借助图示,想象说话。(1)链接神话故事羿射九日,回顾文中描写精彩的部分。如:他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他登上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就是一
6、箭。(2)想象说话。精卫在填海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学生交流,教师随机补充板书:烈日炎炎、大雪纷飞、狂风暴雨、东海发怒、伙伴嘲笑)(3)学生合作,选择精卫遇到的一个或两个困难展开想象练说。(交流评价,关注课文插图,想象精卫面对困难时的动作、神情与语言等,感受精卫的坚韧、执着)(4)体会精卫形象。启发思考:精卫在填海的过程中,遇到了这么多困难,但是都没有屈服、害怕,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5)学生交流。小结:所以,自古以来,人们也叫精卫鸟为“誓鸟”“志鸟”。(五)回顾课堂,课后续读1.了解下节课学习任务。下节课继续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得神奇、精彩,背诵课文。2.推荐下节课续读内容选自
7、山海经的文言文神话夸父逐日。介绍山海经,链接神话故事夸父逐日。附板书:精卫填海精卫填海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停顿。认识“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衔”字。(二)借助注释、示意图等读懂故事,小组合作讲述神话故事。(三)积累背诵,感受神话故事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二、教学准备山海经的简介微课,音频资料,多媒体课件,板贴,HiTeach智慧教室软件,答题器。三、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寻找神话的共同点课前游戏:看图回顾教材中学过的神话故事,总结神话的共同点。(二)读通读顺,整体感知故事内容1.出示课题,齐读课题。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卫填海 一等奖 部编四上 语文 公开 教案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