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问题归零管理制度.doc
《质量问题归零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问题归零管理制度.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前言本制度规定了我院质量问题归零的具体办法,描述了质量问题技术归零和管理归零的术语和定义,报告编写要求,归零范围,评审工作程序。是院质量管理体系的三级文件,是我院质量问题归零工作的执行文件。本制度修改采用QJ31832003 航天产品质量问题归零实施指南。本制度由质量管理处提出并归口管理。本制度起草部门:质量管理处.本制度主要起草人:唐桂云。质量问题归零管理制度1 范围本制度规定了产品质量问题技术归零和管理归零的实施要求。本制度适用于产品从初样开始各阶段的质量问题技术归零和管理归零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Q/HBYGZ 7。5.7产品出厂质量评审管理制度Q/HBYCX 6。5质量信息控制程序Q
2、/HBYCX8。5.2纠正措施控制程序3 术语和定义3.1 质量问题归零术语3。1。1 质量问题归零对在设计、生产、试验、服务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从技术上、管理上分析产生的原因、机理,并采取纠正措施、预防措施,以避免重复发生的活动。3。2 技术归零术语3.2.1 技术归零针对发生的质量问题,从技术上按“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的五条逐项落实,并形成技术归零报告或技术文件的活动.3。2.2 定位准确确定质量问题发生的准确部位.3.2。3机理清楚通过理论分析或试验等手段,确定质量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3.2。4 问题复现通过试验或其它验证方法,再现或确认质量问题发生的现象,验证
3、定位的准确性和机理分析的正确性。3.2。5 措施有效针对发生的质量问题,采取纠正措施,经过验证,确保质量问题得到解决。3.2.6 举一反三把质量问题信息反馈给本单位并通过其它型号,检查有无可能发生类似模式或机理的问题,并采取预防措施。3。3 管理归零术语3.3.1 管理归零针对发生的质量问题,从管理上按“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严肃处理、完善规章”的五条要求逐项落实,并形成管理归零报告和相关文件的活动。3。3。2 过程清楚查明质量问题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从中查找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或漏洞。3。3。3 责任明确根据职责分清造成质量问题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分清责任的主次和大小。3.3。4 措施
4、落实针对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或漏洞,制定并落实有效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3。3。5 严肃处理对由于管理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应严肃对待,从中吸取教训,达到教育人员和改进管理工作的目的。对重复性和人为责任质量问题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应根据情节和后果,按规定给予处罚。3。3.6 完善规章针对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或漏洞,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并加以落实,从规章制度上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3.3。7 重复性质量问题本院已发生过的质量问题或各级已通报过的其它型号已发生的质量问题,在本院再次发生.3.3.8 人为责任质量问题由于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等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4 职责4.1 院长院长对本院质量问题归零工作全面
5、负责,批准管理归零报告.4。2 技术副院长批准技术归零报告,组织技术归零工作:a) 明确责任部门和归零要求;b) 组织举一反三工作。4。 3 质量管理处a) 组织管理归零会议;b) 编写管理归零报告;c) 跟踪监督、检查管理归零工作和措施落实情况;d) 收集、分析整理、汇总和传递质量问题信息。4. 4 工艺技术处a) 组织技术归零会议;b) 对技术归零报告与标准要求的符合性及其内容进行检查;c) 跟踪监督、检查技术归零工作和措施落实情况。4。 5 责任部门负责编写技术归零报告,并于归零会议前三个工作日将报告交会议工艺技术处进行审查。5 范围5。1 技术归零范围a)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设计和生产
6、质量问题;b) 因技术原因,造成批次性和重复性的生产质量问题;c) 交付后因技术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d) 顾客确定需技术归零的质量问题.5.2管理归零范围a) 重复性质量问题;b) 人为责任质量问题;c) 无章可循,规章制度不健全造成的质量问题;d) 顾客确定需管理归零的质量问题。6 要求6。1技术归零工作应满足“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五条要求,管理归零工作应满足“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严肃处理、完善规章”五条要求。对于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又有管理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既要进行技术归零,又要进行管理归零(即双归零)。双归零的会议由质量管理处组织。6.2符
7、合第5章归零范围内的质量问题,按本制度的规定开展归零工作,完成归零报告。7 工作程序a) 质量问题发生后,在不影响设备和人员安全的情况下,现场工作人员应保护好事故现场,并做好记录,按质量信息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进行汇报。b) 质量管理处接到信息后,组织院内有关方面的人员确认质量问题的现象和部位,并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全面复查。建立故障树,对故障树进行评审,确定是进行技术归零还是管理归零。7。1技术归零工作程序7。1。1 进行机理分析 对重大质量问题拟定解决方案并制定后续工作计划,必要时对解决方案组织评审确认.7.1。2 进行复现试验为确保定位准确和机理清楚,原则上都应进行复现试验,确实无法或无需
8、进行复现试验时,在归零报告中说明原因。复现试验的工作程序为:a) 编写试验程序文件;b) 按程序文件要求进行试验,并做好试验记录;c) 编写试验结果分析报告。7。1.3 制定并落实纠正措施 按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制定并落实纠正措施。7。1.4 开展举一反三工作 技术副院长根据质量问题的性质,在本院范围内开展举一反三工作,工作内容纳入归零报告中。7.1.5 完成技术归零报告a) 技术归零报告由责任部门负责编写,编写内容见附录A,封面格式见JL8.5-01。b) 技术归零报告的签署见附录B。交付后出现的质量问题,顾客要签署意见后上报。c) 无法完全归零的问题。责任部门可参照附录A的要求编写质量问题分析
9、报告,报告中应详细说明不能完全归零的理由。并按7。1.5b)的规定签署,评审后上报。7.2 管理归零工作程序7.2。1 查明质量问题的发生过程和责任院长组织有关人员查找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或漏洞,并确定相关人员应承担的责任。7。2.2 采取措施和完善规章a) 针对造成质量问题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或漏洞,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b) 凡属规章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制定或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7。2.3 对问题的处理a) 对造成质量问题管理上的原因要从中吸取教训,特别要加强人员的思想教育和制度的宣贯与培训;b) 对确属重复性质量问题和人为责任质量问题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以及弄虚作假、隐瞒不报的有关责任人,按照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量问题 管理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