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雄文明的前世今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象雄文明的前世今生.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象雄文明的前世今生象雄文明的前世今生 摘 要:象雄文明发源于西藏阿里地区,苯教是象雄文明的依托,藏传佛教中融合了苯教的的合理内核。苯教和藏传佛教共同守护者西藏人的精神家园。寻觅藏族文明真正的根,追溯文化与历史最初的灵魂与信仰。藏族最古老的文明,是那些流淌在断壁残垣上的记忆,更是守候藏民们永远的真神。 关键词:象雄文明 本教 冈仁波齐 敦巴新饶 魏摩隆仁 象雄文明是西藏文明初期的代表,是古代藏地文明杰出的代表,是西藏文明真正的根。 西藏一直是政教合一的地区,象雄文明发源于西藏阿里地区象雄王国。阿里荒原上的残垣断壁记录下了象雄文明的兴盛和陨落,象雄文明正是以苯教作为自己的精神依托,象雄国上至国王下
2、至臣民都是虔诚的苯教信徒,苯教的巫师掌握了古老象雄文明的神权,有了苯教,才有了象雄的国泰民安。古老的苯教支撑起象雄文明的核心和灵魂,因此要探寻象雄文明的真像,苯教就是茫茫历史黑洞中的一盏明灯。 雪域高源上奇异诡谲的自然景观,促使高原的原始先民展开了漫长而又复杂的造神运动。藏人产生出对大自然的神秘感和恐惧感,他们朦胧觉得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驾驭和主宰大自然,于是虚构神灵的形象,构筑起原始的土著宗教,也就是苯教。 苯教是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在佛教正式传入西藏之前,苯教是各部族的精神依归。3000年前远古的华夏大地上,正处于商朝的末期,还没有出现一种初具文化形态的宗教,只有泛神崇拜和简单的
3、祭祀,在世界范围内只有婆罗门教、锁罗亚斯德教,而那时苯教已经在世界屋脊上孕育成形。在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消灭象雄王国创制藏文后,关于苯教的记载烟消云散于正史的记载中。正本清源,还原西藏文明史意义重大。 苯教是一种多神崇拜,信奉万物有灵,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牛羊禽兽等,都是它崇拜的对象。藏族人民生活在雪域高原,雪域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阿里就是象雄文明的发祥地,又是世界屋脊的屋脊。藏人以为山有山神,雨有雨神,雷有雷神,古代先民的生活异常艰辛,连绵峥嵘的群山、纵横奔腾的江河,陡峭险峻的沟壑,变幻莫测的气象,这些都让古代藏人产生出对大自然的神秘感和恐惧感,他们朦胧觉得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驾驭和主宰大
4、自然,于是虚构出神灵的形象,构筑起原始的土著宗教,也就是苯教。 苯教的神袛风格朴拙,造型夸张。苯教起源于一个叫魏摩隆仁的地方,也即苯教典籍记载中的宇宙中心,苯教徒心中的理想天国。据说它在大地西方,呈八瓣莲花状,天空中有八幅金轮的形状,九座重叠的万字型的大山,俯领着大地,山顶是一整块水晶巨石。冈底斯山的主峰冈仁波齐峰被苯教、藏传佛教、印度教、古耆那教视为圣地。在冈仁波齐,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信徒,匍匐在它的脚下,虔诚朝拜,有学者认为之所以冈仁波齐成为这些不同宗教共同的圣地,是因为这些宗教的源头都是肇始于象雄文明,也都受到原始苯教的影响。 古代象雄文明南传到印度,渗透到婆罗门
5、教中,然后再婆罗门教的基础上诞生佛教,佛教又传入吐蕃,它有个文化回归、文化回流的问题。将印度教和佛教的起源都追溯到冈底斯山和象雄文明,四种宗教共同朝拜冈仁波齐峰,这是不争的事实。对冈仁波齐神山的朝拜却实实在在地凝固成了西藏文明的一个传统。无论是佛教徒还是苯教徒叩拜冈仁波齐神山和它旁边的玛旁雍错圣湖都是一生中重大的生命仪式。 苯教的始祖敦巴辛饶有人认为在3500-3000年前诞生,出生在魏摩隆仁。他将原始苯教系统化、理论化,创立了更高层次的雍仲苯教。敦巴辛饶规范了苯教的仪轨,整理、归纳了苯教的经典,培养了一大批苯教师。他们以占卜算卦、驱邪祭祀、诵经念咒的方式传播苯教。雍仲苯教渗透到西藏文化的方方
6、面面,比如藏族风水文化、一些哲学理论的逻辑,甚至诗学。一方面是内明之学,一方面是外明,包括画画、文化、铁匠、雕刻、藏医学、神明、造词写字。在公元七世纪的西藏高原,在佛教没有到来的时代,苯教和它衍生的文化形态,构筑起象雄文明的精神世界。 佛教传入西藏后,之所以能够形成与印度和中原佛教迥异的藏传佛教,也是因为与苯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苯教对神山圣湖的崇拜,对世俗愿望的理解和宽容,都在不经意处慢慢塑造着那个时候藏人的性情和思维。象雄文明在文字、医学、建筑等方面的积淀和传承,也都以各自的存在服务于一代又一代的藏族先民,实实在在的成为藏人生活的必备元素,历经千年,不可磨灭。 一代代的苯教徒在山洞、园林、
7、寺庙中虔诚参悟。源源不绝的智慧之光由此迸发,逐渐积淀,形成象雄贯穿到现代的西藏文化。如今藏区的许多建筑形态和民间风俗,都能从象雄文明和苯教中间追溯到最初的原点。苯教从古老的高原一路走来,将象雄的灵魂浸润到高原居民的血液之中,在这片离天最近的大地上,人们时常恍惚出世,刹那间直面生命的本质。在古老宗教的仪轨中,在充满原始气息的神舞中,象雄离我们很近很近。 象雄王国覆灭后,象雄文明以苯教的形式继续滋养着西藏人民的生活。时至今日,西藏民间的婚丧嫁娶,除病消灾,在某种程度上是沿袭着苯教的传统。苯教的流布和发展,使象雄文明在众多方面成为西藏文化的奠基石。在宗教领域之外,象雄文明中的其它文化遗产成为了雪域高
8、原上文明的标志和生命的护航者,这其中就包含藏医和藏文,也是象雄文明的结晶,也是苯教文化的主要方面。 象雄文明和苯教信仰作为西藏本土文明的奠基者,深刻地影响着后世西藏文明的精神气质和文化走向,但是由于长期法难的打击和重创,苯教传至今日,只能在为数不多的一些地区零星地传播和延续,为了寻找西藏文明真正的源流和根脉,需要我们踏上行程,去寻找那些如今仍旧活跃的那些苯教领地。苯教的传承过程当中遗留下来许多灿烂的艺术宗教文化遗存,确实是震撼人心,难得一见,很难想象。无论是在西藏还是在四川嘉绒,无论是在印度还是在尼泊尔,苯教和象雄的精神力量其实仍然真实的存活着、传播着,薪火承袭、延绵不断。 象雄王朝的辉煌已经
9、延绵了一千多年,我们只有在穹隆银城的种种遗迹里寻觅和猜想那个繁荣一时的文明,但为作为象雄文明的灵魂苯教却从冈底斯山脚下一路萌芽生发,历尽艰难传承至今。在一些寺庙的造像和壁画中还可以辨认出苯教的痕迹。苯教自发端开始,就与高原藏人生产生活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象雄文明而下,苯教的教义和仪轨早已深入民间,塑造着藏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苯教之所以能在严酷的宗教斗争中生存下来,正是因为它信仰体系和修持方法,非常适应雪域严酷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依赖神,崇拜神成为藏族人不可或缺的心理磁场,苯教由此构筑起各种各样的神灵,在仙界中各司其职,而对他们的崇拜,自然就成为藏人祈求幸福、消灾避祸的主要方式。 在今天的西藏,藏传佛教与苯教并行不悖,和谐共荣,在崭新的时代,共同守护者藏人的精神家园。这个世界出现了一千个佛,机油苯教的敦巴新饶,又有佛教的释迦摩尼佛,其实他们传播的都是善法,他们两个在西藏圆满结合,也是一种缘分,本教从古老的象雄时代一脉相传,历经波折,终于在当今重新焕发出光彩。 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