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十篇.docx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十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十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十篇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十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一分钟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时间概念。 2、了解时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要珍惜每一分钟。 3、巩固对钟表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幻灯片:完整的钟面,嘀嗒声,秒针走一分钟课件。 2、幼儿操作材料:花生、碗、筷子;珠子、线;小组记录表、笔等。 3、定时器一个。 活动过程: 一、想想说说,唤醒已有经验
2、。 1、通过集体、小组或个别交流的方式与幼儿说说以下话题: (1)你在哪里看见过钟? (2)钟面上有什么? (3)钟有什么作用呢? (4)除了钟,还有哪些生活用品也能告诉我们时间? 2、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进行表达。 3、教师用幻灯展示钟面,结合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 引导语:我们在家里、教室里等许多地方都能看见钟。钟面上有数字112,它们有规律地排列着。钟面上还有时针、分针和秒针,它们指向什么数字,就表示现在是什么时间。手表和钟的功能是一样的,我们统称为钟表。有了钟表,我们才能知道准确的时间。钟表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 二、数数听听,感知一秒钟有多长。 1、提问:秒针走一格就表示一秒钟,你
3、们觉得一秒钟是长还是短? 2、鼓励幼儿用声势自由地表达。 3、播放一秒钟的嘀嗒声,引导幼儿感知和进一步表达。 4、小结:一秒钟是很短暂的,嘀嗒一声就过去了。 三、比比做做,感知一分钟有多长。 1、比较一分钟和一秒钟。 (1)交流:一分钟时间长?还是一秒钟时间长?一分钟里有多少个一秒钟? (2)教师用幻灯演示秒针从数字12开始走一圈,同时引导幼儿数数,感知一分钟时间的长短。 2、提问:你觉得一分钟时间大概能做些什么事? 3、分组操作 (1)介绍材料和活动规则。 引导语:老师给大家提供了花生,珠子,小组记录表和笔等操作材料,大家可以随便选择,或是用筷子把花生夹到另一个碗里,或是把珠子串进线里,给大
4、家的操作时间是一分钟,一分钟到了就要停下来,再把刚才的操作结果记录到小组记录表里。 (2)幼儿分组操作(播放计时器定时一分钟的课件,幼儿可边操作边看时间) (3)交流操作结果 引导语:请各组的小朋友都来报报你们一分钟的操作成果是多少,先请第一组,再请第二组,第三组 (3)讨论:一分钟时间是长还是短?为什么同样一分钟的时间,有的小朋友做的多,有的小朋友却做的少呢? (4)小结:因为做的事情不一样,有的难有的简单,所以结果就会不一样。而做同一件事情,如果动作有的快有的慢,它们的结果也会不一样,所以只有抓紧时间,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5)再次操作,加快速度。 引导语:老师再给大家一次机会做同样的事
5、情,请你们加快速度,看看这次在一分钟时间里的操作能不能比上次有进步。 (6)分享第二次操作成果并小结:很多小朋友第二次的操作结果比第一次好的多,这说明只要我们抓紧时间,加快速度,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四、提升总结,学会珍惜时间。 1讨论如何珍惜时间 引导语:时间是宝贵的,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平时的一分一秒呢? 2小结:一秒钟、一分钟虽然都很短。但是时间就是由一秒一秒钟,一分一分钟组成的。我们要学会珍惜日常生活中的每一秒每一分钟。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开展各种与时间有关的竞赛活动,如:跑步比赛等,让幼儿进一步感知时间的长短。 2、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做事不拖拉,学会看时间,珍惜时间。 幼儿园科学
6、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和幼儿讨论虫虫的分类方法,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2、能用不同的图形标志,来表示虫虫分类的方法。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各类虫虫的模型及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让幼儿说出他们的名称。 二、提出问题:你能用什么方法给这些虫虫分类,让同一类的在一起?幼儿讨论后回答。 请幼儿分组说出分类的理由和方法。 崔童:按好的虫虫和坏的虫虫分。 范进祥:好虫虫叫益虫,坏虫虫叫害虫,应该是按照益虫和害虫分类。(崔童同意,其他几个小朋友也同意这个分法。) 于江茗
7、:我想按照白天活动和晚上活动的虫虫分,蚊子、蛾子是晚上的,蝴蝶、蜜蜂、蜻蜓是白天的。 郝琰泽:有长的大的和长的小的虫虫,可以按大小来分。 孔嘉源:按照嘴的不一样来分,有的用嘴吃东西,有的用吸管样的针来吃东西。 张一佳:按照有翅膀和没有翅膀的来分。 刘嘉露:可以按会飞的和不回飞的分。 郅媛:按有退的和无腿的虫虫来分。 范进祥:有水里的虫虫,是蜻蜓的幼虫叫水泵子,可以按水里的和陆地上的虫虫来分。 三、教师总结出好的分类方法。 幼儿动手操作:按自己的方法给虫虫分类。并用图来表示分类的方法。 活动反思: 这是虫虫联欢会中给虫虫分类的一次综合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因为老师没有事先给与
8、明确的方法和答案,幼儿思维没有受到限制,所以他们的思路开阔,想出了很多的分类方法,几乎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分类方法:有的按会飞的,不会飞的;发声和不发声的;有腿的,没有腿的;大的,小的;益虫,害虫;昆虫、非昆虫;白天活动的,晚上活动的由此可见,没有局限的问题答案,更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分类的方法有了,接下来就是看幼儿的实际应用情况,在操作的环节,幼儿都能按照自己的方法给虫虫进行分类,大部分幼儿都采用了画认识的虫虫时的方法,将一张纸对折分成两块,按折痕画上中线,一边表示一种。但是在表示分类结果时,一部分幼儿说不会画,这时,我看到江茗在两块纸上分别画了一个太阳,一个月亮。我问他是什么意思,他说:
9、我是按白天和晚上活动的虫虫分的。太阳表示白天活动的虫虫,月亮表示晚上活动的虫虫。刘嘉璐是按会飞的和不回飞的虫虫分类,她在表示会飞的虫虫时画了个翅膀,表示不会飞的虫虫时画了个翅膀后又画了个,这种方法引起了大家的一致赞同:既好看又好画。由此,引出了很多的表示图,如:按有腿的和无腿的分,有腿就画上腿,无腿画上;会跳的不会跳的;有翅膀无翅膀的操作、分类,设计表示图活动,为我们的制作虫虫书我给虫虫分类作好了准备。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3 活动分析 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特别强烈。特别是大班幼儿,他们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的重要时期,对常见的任何事物、现
10、象都喜欢刨根问底。生活中,幼儿经常会发现很多现象:为什么刚栽上的小树要在旁边绑很多木棍,为什么我们班的云松要爬在管子上,为什么相框的后面要有一个支架等等,所有这些现象都与“让物体站起来”这一主题息息相关。此活动非常具体,幼儿有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便于幼儿在自主操作过程中进行观察、发现与记录,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活动目标 1在不断操作中,发现、总结让物体站起来的方法,感受方法的多样性。 2能够及时交流,逐步提高相互协作、商量的能力。 3在活动中感受动手记录、合作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储备:提前引导幼儿观察需要协助才能站立的现象与实例。 2物品准备:书、纸、瓶、吸管、积木、玩具、果冻
11、盒、夹子、一次性杯子、沙子、竹签、橡皮泥等,记录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玩物品,区分哪些物品可以站起来 1启发幼儿通过猜测、操作验证的方式,将可以站起来与不能站起来的物品进行分类。 (1)猜测。 你认为哪些物品可以自己站起来?哪些不能?(吸管、竹签等不能自己站起来,瓶子、书、积木等能自己站起来) (2)操作验证。 请你来试一试,你猜得对不对。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东西可以站起来,有的却不能呢?(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自己的猜测) 二、幼儿再次玩物品,发现让物体站起来的各种方法,感受方法的多样性 1让竹签站起来,并掌握记录的方法。 (1)教师出示竹签,请幼儿想办法让其站起来。 怎样能
12、让竹签站起来?(用橡皮泥做一个底座、插在沙子里、用书夹住等) (2)幼儿操作实验。 请你试一试,你想的方法能不能成功? (3)交流实验结果,讨论记录方法。 你是用什么方法让竹签站起来的?(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 那我们怎样才能在很长时间以后还能让别人知道我们的方法呢?(把我们做的留着、我们把它画下来等) 2丰富材料,进行操作,发现、总结让物体站起来的更多方法。 教师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添加盒子、瓶盖、沙子、橡皮泥等辅助材料,请幼儿选择一种不能独自站立的物体,想办法使其站起来。鼓励幼儿想出与别人不同的方法,并用简单绘图的方式进行记录。 3通过交流,使幼儿感受到方法的多样性。 操作完毕,用实物投影仪展
13、示幼儿的记录表,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记录表用完整连贯的语言大胆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 三、幼儿分组协商、合作,想多种办法让吸管站起来,并进行记录 1幼儿四人一组,分工合作,想各种办法让吸管站起来。 现在请同组的四个小朋友相互商量一下,推选一位小朋友负责记录实验结果,而且一会儿还要进行介绍。 2各组负责记录的小朋友进行集体交流。 四、通过讨论生活中的支撑现象,拓展幼儿的思维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可以站起来的物品?有哪些需要支撑才能站起来的现象?(相框后面有支架才能站起来、我们班的云松要爬在管子上站起来、肢体残疾人要靠拐杖站起来、自行车也要有支架才能站住等) 五、延伸活动 1将活动中的物品投入到科学探索
14、区,便于幼儿进行操作。并将幼儿的记录表进行展示,提高幼儿记录的能力。 2家园合作:请家长与幼儿共同寻找生活中需要支撑才能站住的实例,开拓幼儿思维,并收集更多材料丰富活动区,引导幼儿进一步操作探索。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4 一、设计意图。 陀螺是孩子们比较熟悉和喜爱的一种玩具。看看我们的活动区角落,常有孩子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为那小小的转动的陀螺而惊叹、沮丧、兴奋、不服气。转动的陀螺里藏着好多秘密,我们的孩子对于秘密的探索欲望是与生俱来的,他们会发现,装饰了漂亮花纹的陀螺转动起来特别炫目。其实,旋转的陀螺里这些花纹与转动还有着好多联系和奥秘呢!基于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尝试给孩子搭建平台,让孩
15、子在活动中大胆探索,理解生活中“处处是科学”。 二、活动目标。 1、尝试用点和线装饰陀螺,探索并发现点、线的排列方式不同,陀螺旋转时点、线的变化就不相同。 2、运用观察、比较、预测、验证等方法探索陀螺旋转的秘密,提高动手、判断和分析能力。 3、愿意参与探索活动,体验游戏中探索发现的乐趣,培养合作和竞争意识。 三、活动重、难点。 1、重点:画画转转,尝试用点和线设计出能转许多圆圈的陀螺,积极探索,大胆表现。 2、难点:探索、感知旋转时陀螺上面线条变化与线条排列方式的关系。 四、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玩陀螺的经验。 2、物质准备:“花儿”陀螺(图一);各种陀螺(成品、半成品)若干(图二)
16、;示范图三张(陀螺展示栏、总记录表、陀螺“领奖台”)(图三);投影仪、笔、记录表、篮子、奖品陀螺等。 3、背景音乐单簧管波尔卡。 五、活动过程。 1、出示“花儿”陀螺,初步感知旋转的陀螺上“图案变圆”的现象。 2、指导语:小朋友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漂亮的花儿旋转起来变成陀螺会是什么样子呢? 3、幼儿挑选喜欢的“花儿”陀螺,自由玩转,教师个别指导,如“你的陀螺上是什么图案,转起来之后你看到了什么”等。 孩子们先玩一玩、看一看,发现陀螺的特别之处,激发兴趣,有效导入。 4、画画转转。尝试用点和线设计出能转许多圆圈的陀螺。 (1)出示面上有点、线标记的陀螺,交代任务:在两分钟内,尝试用点
17、、线装饰陀螺,让它转出许多圆圈。 评析:任务由简入手,清晰明确的要求让孩子跃跃欲试。 (2)幼儿人手一陀螺面进行装饰,完成后用火柴棒自制陀螺并旋转。 简单的两个步骤,让孩子体验到亲身参与的成功感,激发了探索的兴趣。 (3)幼儿展示设计好的陀螺,教师任挑三个请个别幼儿旋转,集体检查验证,如果都成功,任务就算完成。 评析:重点从旋转流畅度方面进行集体讲评,既是检查又是为下面的活动做铺垫。 5、猜猜试试,探索旋转时陀螺上面线条变化与线条排列方式的关系。 (1)讨论:是不是陀螺上线条越多,旋转出来的圆圈就越多。 出示画有一个点和一根线条的陀螺,引发幼儿猜想能转出几个圆圈,并验证。 先猜想,后验证,吸引
18、孩子更投入地探索、验证自己的想法。 出示画有5种不同排列方式的陀螺记录表,幼儿猜想,教师记录。 指导语:如果陀螺上不是一条线,而是两条线、三条线或者更多,旋转的时候会转出一个圆圈还是转出几个圆圈呢? 探索要求逐步提高,但是有前面的铺垫,孩子们兴趣浓厚,用层层铺垫将难点巧妙转化,孩子更容易接受。 幼儿四人一组,互相合作玩陀螺,探索、发现并及时记录结果。(图四) 指导语:老师给每一桌都准备了这五种陀螺和一张记录表,四个人一组互相合作去试一试,然后把结果记录下来。 合作玩一玩,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小结:大家记录的结果都一样,l号、2号、3号和4号陀螺转起来后只能看到一个圆圈。看来
19、并不是陀螺上的线条越多,转出来的圆圈就越多。圆圈的多少是和线条的排列方式有关系。 及时小结,能让孩子对先前的探索过程有个梳理。 (2)游戏“陀螺挑战赛”,探索用直线装饰陀螺,旋转时却看不到圆圈的方法。 指导语:咦?5号陀螺上也有线条,它转起来怎么就看不到圆圈呢? 问题地抛出,又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自然过渡。 幼儿自由猜测后,进行“陀螺挑战赛”,要求:用直线装饰,设计出旋转后却看不到圆圈的陀螺,注意装饰方法要和5号陀螺不一样。本次比赛设冠军三名,亚军五名,其余为季军。制作成功的陀螺将展示在“领奖台”上。 教师出示“领奖台”,幼儿探索操作并展示。 “领奖台”的适时出示,激发孩子的好胜心,吸引孩子更
20、主动参与。 小结:原来,用经过圆心或者从圆心出发的直线装饰陀螺,旋转之后是看不到圆圈的。 颁发奖品,激发幼儿对陀螺再探索的欲望,活动结束 指导语:其实,陀螺里的秘密还有很多很多,就藏在你们的奖品里。我们一起出去玩一玩、找一找吧。 孩子通过动手动脑,获得了奖励,他们的喜悦之情可想而知。开放性的结束语则鼓励孩子:科学探索永无止境。 6、活动延伸。 (1)科学探索区提供材料,鼓励有兴趣的孩子继续探索。 (2)师生共同布置活动室主题墙:好玩的陀螺。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影子各种变化的兴趣,体验观察发现、探索学习的乐趣。 2、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并能用语言、绘画等
21、方式表达、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3、知道影子的变化与光和物体的位置变化有关。 二、活动准备。 1、投影仪一台,手电筒、照明灯若干。 2、立体和平面玩具若干。 3、画有各种物体的练习纸四张,油画棒若干。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积极参加探索活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 2、难点是使幼儿获得对影子变化的经验,并用较清晰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 四、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法。玩“捉影子”游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启发回忆法。“你们玩儿过什么样的影子游戏?”“为什么会有影子?”启发幼儿回忆已有经验,进一步了解影子产生的原因。 3、探索发现法。幼儿自由操作材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 科学 活动 教案 模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