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设计与实践.docx
《强化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设计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化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设计与实践.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强化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设计与实践强化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设计与实践 摘 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研究与探索的核心。浙江万里学院近年来以研究性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专业综合改革为载体,面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致力于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科学方法。本文以浙江万里学院围绕“应用能力目标定位,重构三层次课程体系,以亲近产业为目标重组教学内容,以学习兴趣为核心改革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分析了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系设计原则、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关键词: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整合;产业模块;课证结合;产品化综合项目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越
2、来越多的高校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法与途径。应用型本科人才,除了高等教育的基本定位之外,更应该有亲近行业的“应用”特征,更应突出强调为产业发展服务的专业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更应该具有将创新思维转化为创新成果、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作为地方高校,浙江万里学院从20XX年确定了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十几年来一直围绕着这一培养目标,探索为产业发展服务的应用能力特征与培养方法,并以研究性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专业综合改革为载体,开展相关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征与培养体系的构建原则 基于为产业发展服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呈现以下特征:首先是培养目标
3、以应用为本,学科专业以需求为导向,课程体系以能力为本位;围绕这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师资特征应该是双师型素质,教师既具备教学基本能力,也掌握行业技能与管理程序;培养途径应该是协同教育,开放办学、合作育人;教学过程一定要突出实践教学,强化综合性、创新性和指向产品化的实验教学训练;教学方法应更加注重交互体验,将项目化、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情境体验等引入到课堂或实验室;学习评价应以能力为导向,注重学习能力发展,推进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过程化;教学质量评价应更重视社会综合评价,全方位考量社会适应度、满意度、目标达成度、机制规范度。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与社会需求、产业发展同步。 围绕这样人才培养的定位
4、和特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应注重四个结合的原则,即知识学习与创新意识紧密结合、技能训练与产品开发能力培养紧密结合、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专业核心标准与个性化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基于这样的结合原则,在培养体系构建时,理论教学要注重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和专业教学与行业需求的对接;实践教学要突出基础技能为专业技能服务,并将专业技能与行业技能训练结合起来;素质拓展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大力拓展学生的社会能力1,同时关注基础为专业和行业发展服务的原则2,在整个体系设计的时候强化综合化、设计性项目训练。 二、以能力为本位,重构课程体系 按照应用型本科培养定位,课程体系需要作相应的
5、调整,整合理论课程,强化实践训练,构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模块课程。 整合专业基础课程。在整合基础课程方面,把原来理论与实践分离的课程,融合为一体,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减少课程门数,腾出适量学分。比如:通信工程专业原来的专业基础课程有15门课程38学分,现整合成6门课程31学分。 重构专业核心课程。围绕着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知识和能力规格,以专业核心知识构建专业核心平台,在专业核心平台上体现专业标准。课程的重构按照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思路,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一体化,从而让学生从实验动手推进理论学习,理论学习反哺指导实践。如:通信工程专业把专业核心课程从23门(48学分),重构成了8门(40学分)
6、,减少的学分为后续课程留出了空间。通过规范核心课程准入制度、课程教学大纲论证制度、课程教学质量标准督查制度、课程学习警示与留级制度,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知识和能力规格。 增设模块方向课程。为了让传统专业更好适应科技与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学生适应个性化的社会岗位需要,按照行业或岗位能力需求设计相应的模块,打造项目化、模块化、特色化的专业模块课程群,以灵活的模块课程紧盯市场、行业、企业的发展与要求。目前全校一共41个本科专业,设置65个对接产业、双证书、特制班、国际班等方式的特色课程群,有效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3。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对接产业构建模块。通信工程专业通过与通信企业专家的反复研讨,增设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强化 行业 能力 应用 人才培养 体系 设计 实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