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材-夯实“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根基.docx
《立足教材-夯实“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根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足教材-夯实“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根基.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立足教材,夯实“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根基立足教材,夯实“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根基 教材体现课程标准的目标,是编者对课标精神的解读与理解,是教和学的载体,在教学中发挥支架桥梁的作用。教师要多角度地解读教材,正确认识,合理把握,尊重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充分利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下面,笔者以人教版教材为例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和历史对话,定位教材的理念目标 教师厘清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的认识是有效教学的原点。在20XX年的国家课程改革方案中将原来的思想品德课程分化为“综合实践活动生活( l2年级)”和“综合实践活动社会(36年级)”,20XX年又将其分别改名为“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
2、”。20XX年6月,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向社会公布。20XX年7月相关实验教科书进入新课程实验区实验。20XX年6月1日正式颁布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并于20XX年9月扩大到省级实验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XX年版)是在总结十年实验经验的基础上对实验稿的修改。基层教师不仅要对此课程的改革了然于心,更要对“品德与生活”在小学阶段课程体系的位置与作用了然于胸。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XX年版)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一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
3、既是对幼儿园课程的承接,也是对三至六年级科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启后,它兼具了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以及生活教育等多重价值。在小学三年级之后这一课程将分化为综合实践活动品德与社会科学三门课程。因此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它通过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三条主线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将品德教育与生活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在教师指导下开展活动,体验生活、体验道德、参与社会、探究问题、学习知识,在体验、感悟和主动构建中实现课程目标。 二、和编者对话,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高屋建瓴地提出阅读教学要与教科书编者对话的要求,强调了教师在解读文
4、本时,要领会编者意图,尊重“课标”精神,这对我们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同样具有指导性作用。编者是课标的忠实解读者,更是课标与教材之间桥梁的架设者,教材的编写充分体现编者思想、意图、意志。教师只有依据课标精神,全面地解读教材,有效地与编者对话,才能把握好教材的目标任务。 与编者对话,定位教材取向。虽然品德与生活课程包容了生活、社会、科学、品德等学科的任务,是一门综合程度高的学科,但教材所呈现的例子还是有迹可循,我们必须依据教材,将编者意图合理地定位于总目标“培养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上,然后再根据总目标确定本课教材内容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什么?进一步思考教材
5、内容侧重于“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人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这些具体内容标准中的某一点,做到有的放矢地教学。 与编者对话,确定教学策略。由于教材的编写有极强的系统性,无论是认知的提高,知识的积累,还是能力的提升,习惯的养成,都是结合学生的认知与年龄特点由易到难、螺旋式循序渐进地编排的。教师要理清每篇教材内容在本单元、本册、整个学科中的地位、作用,领会编者的意图,确定教学的重难点,把握教学的目标。理清了这条主线,再创造性地解读教材,与文本产生共鸣,形成自己的独特体验,再结合学生实际以及自己的教学特长确定教学策略。 三、和文本对话,领悟教材的意蕴内涵 品德与生活教材高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立足 教材 夯实 品德 生活 教学 根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