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班幼儿心理分享行为的培养与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中班幼儿心理分享行为的培养与策略.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探究中班幼儿心理分享行为的培养与策略探究中班幼儿心理分享行为的培养与策略 摘要:4-5岁幼儿已初步学会分享,从小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分享行为有利于其健全人格和人际关系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对幼儿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提出了儿童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以增进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分享的品质。善于与他人合作分享是时代的要求,是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品质。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由此可见,培养幼儿分享的品质已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影响幼儿分享品质的不只考幼儿年龄特点的本身,幼儿园的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也尤为重要。在幼儿园中曾出现: 案例1:某一小朋友过生日,爸爸妈妈准备了生日蛋糕带到幼儿园中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和他过生日,并分享蛋糕留下美好的画面。其他小朋友也纷纷效仿,过生日的时候也带蛋糕来给小朋友一起吃。 案例2:班里设置了图书分享区,都是幼儿自己从家中带来的喜欢的图书。但是幼儿在看书时只是拿自己的,别人想看的时候不愿意把自己的书给别人看。 案例3:两个小朋友在拼插区玩玩具,突然两个小朋友争抢起玩具来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最后有一个小朋友没抢到大声的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说:“那个玩具是我的,在家里玩具都是我玩,在幼儿园也是我玩。” 案例4:小A会拿着自己的小皮球去拍皮球,其
3、他小朋友在玩别的,当别的小朋友想去玩他的皮球他就是不愿意,任凭你怎么讲他就是不愿意,自己玩自己的。 幼儿从3-6岁期间,大部分生活的时间是在幼儿园中度过的,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都会出现种種分享行为。作为教师能与幼儿近距离的接触,了解幼儿分享性行为的本身,无疑对以后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质,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综述 在纲要的“总则”中指出:“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是儿童发展的资源。幼儿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成并开展活动。”显然,良好的环境是幼儿合作与分享品质形成的有效资源。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现今社会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
4、研究日趋成为热点。良好的心理健康它表现为:有良好的意志;积极的情绪;对现实的态度(如分享、谦让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其中分享不仅仅属于社会教育,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它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享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对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意义重大。国外的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问题也特别重视,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曾提出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创始人马斯洛也提出注重友谊和爱心。 一、概念界定 (一)分享的涵义 所谓分享,即与别人共同享用,不为个体所独自占有。我们从道德层面上来理解分享,那就是奉献。现实社会中,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个体实际上都
5、是在为别人劳动,而每个社会成员又无时无刻不在分享别人的劳动成果,“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就是分享的真实内涵。如果我们进一步用儒家的观点来诠释,那么分享就是“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因此,懂得分享、乐于分享,这是一个人人格构成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个体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价值标准的选取都起着积极的引导和指向作用。 在本文中,分享是指幼儿将自己所拥有物质或所支配的物质或者事件、欢乐、幸福、好处、机会等与别人一起使用、体验的行为,如图书、玩具、食品、一件好事等。 (二)分享行为的涵义 分享行为是人类行为发展的重要方面,它保证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通常被赋予很高的道德价值分享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6、,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通过运用一些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法促进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必要的。 二、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45岁幼儿的心理特征 45岁是学前中期,也是幼儿园4-5的年龄,4岁前儿童还带有先学前期的特点,4岁以后心理发展出现较大的飞跃。许多研究材料都说明,45岁的心理发展比34岁迅速的多。45岁儿童心理发展的质变,主要在于认识活动的概括性和行为的有意性明显地开始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1.活泼好动 4岁多的儿童明显地比3岁多的儿童更加活泼好动,因为他们身体长得更结实了,动作能力更强了。儿童对周围生活也更熟悉了,也积累了一定经验。因而主意也多了起来,所以更爱活动,活动起来很灵活
7、,也能坚持较长时间的活动。 2.思维具体形象 具体形象性是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这种特点在幼儿中期最为典型。小班幼儿主要依靠行动进行思维,4-5主要依靠表象(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 3.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 3岁儿童的行为多受情绪支配,4岁儿童则可以听得进成人向他提出的要求,听懂一些道理,他们可以接受成人给的一些任务。有意性的增强还表现在4岁儿童游戏时已经可以先想一想玩什么,拿什么玩,也更愿意和小朋友一同做游戏,有着简单的角色分配,也可以发展游戏的情节。 45岁幼儿有意注意、有意记忆、有意想象等等过程都比3岁幼儿有较大发展,我们也会看到,45岁的坚持性行为发展最为迅速,其增长程度比34岁和56岁都大。 (二)认知因素 感知在36岁儿童的认知活动中仍占优势。可以说,幼儿是借助于形状、颜色、声音来认识世界,而不是依靠语言交流所获得的知识来认识的。与此同时,幼儿感知活动的目的性也逐渐提高,形成了观察的能力,45岁,能够逐渐有意识的支配自己的感知活动,掌握了观察方法。 儿童的角色游戏对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儿童的角色游戏中对以关注他人为动机的分享行为的发展具有促进用这些儿童与没有接受角色技能训练的同龄伙伴相比,参与角色游戏的儿童和青少年随后会更富有宽恕心,更具有合作性,也更关心他人的需要。 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