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浅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数学新课标强调:小学生应初步具备一定的数学自学能力。而自学离不开阅读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自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他们认识事物、掌握知识的首要环节。作为一名基层教师,我深切的感受到数学阅读发展水平低的学生,在课堂上对数学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理解问题时常发生困难和错误。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数学阅读”已成为众多数学教师关注的课题。那么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呢?现在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浅谈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当今的高科技信息化时代要求人们必须具有一定的数学阅读能力。从教材作用来看,教材是教师执教
2、的根源,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材料,数学文本是数学专家集结过去经验,在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生理特征、教育教学质量、数学学科的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是任何教辅用书替代不了的。有些教师课讲解得很精彩,重难点突破方法得当,而仍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很大原因就是学生缺乏阅读文本、分析题意的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尤为重要。 二、明确数学阅读的内容 1.概念、定义、公式的阅读 数学语言比较抽象,教材中的概念、定义、公式等知识经过教师的“加工处理”学生咀嚼起来比较容易消化,但真正转化储存与已有知识相融还需要一个过程。一般说上课后五分钟至二十分钟,是学生注意力
3、最集中的时刻,教师讲完后给学生一段看书时间,可以让学生将概念、定义、公式反复咀嚼,准确理解,运用自如,最终形成能力。 2.阅读材料的阅读 在教学不同的知识时,由于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课后阅读材料。首先教会学生从欣赏的角度去读。其次教会学生从拓展知识面的角度去读。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加深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习题的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的习题更加贴近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呈现形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适当增加有多余信息和开放性的问题,向学生提供鲜活的、真实的、有趣味的和具有探索思考价值的数学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
4、、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外材料的阅读 数学阅读不只包括对数学教材的阅读,还包括对与数学有关的科普知识及课外材料的阅读。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可以在课后进行阅读延伸。通过阅读让学生关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捕捉身边的数学信息,通过阅读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1.明确阅读的目的 阅读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的范围、重点、目的、要求以及阅读时要思考的问题。阅读提示题的设计,除了具有啟发性、指导性、探索性,有思考价值外,还要注意难度上的层次性,让每一名学生都有适合自己学习能力的提示题。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后,还可
5、以自己根据阅读内容,确定阅读的目的和要求。 2.分层阅读 从学生阅读时深入的程度和系统性来看,主要可分为粗读、间读、精读等。粗读是指对于学生已比较熟悉已经掌握的旧知、课文中容易理解的过渡性的导语等阅读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精读是指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处以及发现问题时,要把相关内容反复地推敲、揣摩,实在不懂的问题,应做出记号,便于重点听讲或质疑。间读是指对一个名词、术语或一句话因读中有思而读一段停下来想一想,读懂了,再继续往下读。这种读法无论是在阅读的速度还是在思维的难度上都介于速读和精读之间。 3.分类阅读 阅读中要根据数学语言的特点和数学知识的类型,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感知、想象、分析
6、、比较,判断、推理等。各类数学知识在阅读中的侧重点和思维方式都有所不同,教师应指导学生逐步去感悟,形成技能。概念知识阅读的重点是概念的形成和同化的过程。学生在阅读中,往往只在意对概念定义的理解和记忆,忽略教材中对概念形成和同化过程的相关表述。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阅读习惯 1.独立思考的习惯 阅读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边读边思考老师布置的阅读思考题,边读边思考每个字、词、符号和图表的内在意义,边读边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找规律、抓本质,而不能只去死记硬背公式、定义、法则或只是机械模仿计算的方法、分析的过程,只有积极、主动地思考,才能弄懂、学会知识,掌握思维方式,提高学习能力。 2
7、.手脑并用的习惯 (1)划:划出概念、术语、公式、法则等,以便查阅和记忆;划出语句中的重点字词以便在适当的时候提醒自己;划出阅读中不理解的地方,以便质疑。画出直观的线段图、平面图形等示意图,变抽象为直观形象,帮助自己分析题意和数量关系。 (2)算:数学知识是以计算为基础的,因此,阅读中,边看、边想、边算,在算中比较找规律、在算中尝试探索、在算中验证推理的结论等。 (3)操作:阅读中,依据教材提供的信息,亲自动手实际操作,可以使学生借助动作思维获得鲜明的感知。 3.勤问的习惯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学生阅读中会产生很多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刚开始,有些学生不会提问题,提出来的问题往往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幼稚的,但这是思维的火花,教师应善待,这样,学生才敢思、敢问,才会逐渐产生更多有价值的问题。 4.自省的习惯 阅读后,要养成总结、自省的习惯。问自己阅读了哪些知识?哪些是自己独立理解的?哪些是在教师或同学的帮助下弄懂的?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如何处理?找出成绩和不足,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开端,学会了阅读,可以更多地继承人类的宝贵知识财富。总之,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阅读是我们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重视数学阅读教学,才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搭建平台,才能为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提供基础。 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