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谈苏轼和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论文.doc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谈苏轼和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谈苏轼和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论文.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助你起航,欢迎收藏和关注!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谈苏轼和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论文 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月亮代表我的心 谈苏轼和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 者: 学 校: 专 业: 年 级: 学 号: 指导老师: 答辩日期: 成 绩: 内容摘要 才华横溢的苏轼,一生命运跌宕起伏,遭遇坎坷,面对人生的磨难,他对生活的热情更加坚执、透彻、成熟。苏轼在中秋佳节万家团圆之际,备思其弟,想到亲人不能团聚,乘酒兴正酣,思绪飞扬、文字灵动,于是就有了千古佳作问世。词人最初是想脱离这令他烦恼的人间,但最终他还是回到了现实,面对现实,望月怀人,由中秋
2、圆月想到人间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无常,祝福祈愿亲人健康长寿。全诗紧紧围绕“月”字展开,情感奔腾,跌宕有致,结构严谨,意思层递进深,在矛盾中归于放旷,胡仔云“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给人美的享受。 关键词:矛盾统一 入世 出世 思念 祝福 目 录 内容摘要2 关键词2 一、 借月寄托思念之情5 (一) 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5 (二) 对故乡的思念之情5 (三) 对亲人的思念之情5 二、 借月表现诗人的寂寞与孤独 6 三、 借月表达志向的高洁 6 四、 由月引发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慨叹 7 参考文献11 月亮代表我的心 谈苏轼和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文化巨人,
3、也是很有个性的一代文豪,在唐宋八大家中,他与欧阳修并称“苏欧”,是宋代散文的代表作家;他的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最能体现宋词的特色,书法上也很有建树,为北宋四大家之一,绘画方面造诣颇深,影响深远,尤其是词作方面,在莺娇燕昵的婉约词林里,开拓出一片豪放派的新天地,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历史上诗文词书画兼长着不少,但没有一个能像苏轼那样,在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全方位的代表一个时代的最高水平。 才华横溢的苏轼命运起伏跌宕,一生遭遇极为坎坷,20岁时他与弟弟苏辙同榜考中进士,成为当时的美谈,一代文豪欧阳修看罢他的文章,表示要让他“出人头地”,年轻有为的兄弟俩,极受皇帝宠爱,曾被皇帝和皇后看做是有宰相
4、之才而大加锻炼。但在后来的新旧党争的激烈倾轧中,苏轼弟兄秉承独立的政治见解,为新旧两党所不容,屡受排挤,连放外任,一贬再贬,并且陷于牢狱,大半生颠沛流离,最后病死在常州的旅舍之中。 面对人生道路上接连不断的坎坷磨难,苏轼既用儒家积极进取的“入士”思想去坚定自己的信念,又用道家旷达自适的“出士”思想去超脱自己,还用佛家的梦幻的空无思想去化解自己,他以卓异的心志和丰富的阅历,洞悉世事,悟透物理,看破人情,看空一切,但在看空一切之后,他并没有撒手放弃,他的生活热情并没有因屡遭不幸而减退,而是更加坚执、透彻、成熟。在他被贬黄州时,他不仅写出了光耀史册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而且还别出心裁的吃出
5、了一道名菜“东坡肉”;再贬惠州之时,他乐滋滋的表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这些都以被编入初中教材而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远窜儋州时,他竟然吟唱道:“海南万里真吾乡”远在天涯海角也找到了安身立命的家园。贬谪待罪,再别人是难以忍受的困境,他却能苦中作乐,进退出处、穷通荣辱、离合聚散,在他已经是无往不适,无适不可了,身处逆境中的苏轼身怀经伦、踌躇满志、报负远大,但苦于报国无门,才华无法施展,因而对现实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一些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但是,贯彻始终的却还是他那种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使他的人品和作品焕发出了璀璨的光芒,展现出了无穷的魅力。 翻开古代诗词的典籍,出
6、现最多的一词就是月亮的“月”。足见月亮在古典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特殊的审美意义。归纳起来大致上有以下四点。 一、 借月寄托思念之情 从表达方法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摹月下之景,借月渲染;一类是拟月为人,向月倾诉。从思念的对象上说又可分为三类。 (一)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写道: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该诗写于李白听闻挚友王昌龄被贬之时,李白借助与月亮的对话,向月亮倾诉自己的心声,含蓄的表达了对朋友的忧虑和思念之情。 (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唐朝时借月表达思乡之情已经屡见不鲜,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如杜甫的月夜忆舍
7、弟中的“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诗;再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有: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一手法使月亮几乎成了故乡的代名词,尤其是边塞诗和羁旅诗中抒情主人公往往是望月思乡的边关战士或是望月怀乡的求仕游子。诗人或寓情于景或借景言志将思乡之情写到了极至。 (三)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在先秦及汉魏晋时期开始借助月亮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如汉代古诗明月何皎皎中有“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的诗句。以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8、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均是借月抒情的佳句。诗大多借月表达因战乱等社会原因造成的离别之情和对父母、妻子、儿女的思念之苦。 二、 借月表现诗人的寂寞与孤独 如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写道: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人在表现寂寞的时候主要是借助了对月亮的描写,“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句欲擒故纵,将月和影子拟写成人,更表现了与冷月相对,形影相吊的寂寞和孤独。 李端的拜新月一诗则是另一种滋味的寂寞。该诗云: 开
9、帘见新月, 即便下阶拜。 细雨人不闻, 北风吹罗带。 该诗用白描手法勾勒了一个女子对月倾诉的场景。古有拜月的习俗,此时月亮成了主人公唯一可以诉衷情的知己。烘托了她的寂寞之感,但她因何心事重重,对月又诉说了些什么,留给人们无尽的想象,因此该诗透露出的是一种隽永的寂寞,含蓄而不哀伤。 三、 借月表达志向的高洁 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一句表达了“诗仙”想飞上九天揽明月的豪情壮志,这不仅是酒酣之时的兴之所至,更是他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的真实流露。 再如李白的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写道: 白云映水摇空城, 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 古来相接眼中稀。 诗人描绘的是一幅空灵洁净的月夜之景
10、:白云、城垣倒映在江中,清清的露水像垂珠似的从月光中滴洒下来,走进其中让人身心涤荡。 四、 由月引发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慨叹 古人对月遐思飘渺,想到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不禁慨叹万千。于是有了“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洒脱;有了“古人今日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豁达。有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超脱。 再如张若虚的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中点睛之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一句包含了作者由月而引发的对宇宙终极意义的思考和对人类个体命运稍纵即逝的慨叹。江月年年相似,个体的人的存在相比之下却如此短暂,诗人将两者浓缩于同一个画面,使人由人类的个体命运想到了人类整体的命运。人类何
11、时来,又何时去,这一问,问了千古,成为关于人类命运、宇宙命运终极意义的永久命题。 了解了月亮的特殊意义,每逢佳节,举头望月,也许它会显得更加明亮。 写于苏轼苏州任上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就是一首充分体现苏轼热爱人生、豁达乐观、富有神秘色彩的名篇,它独具特点,脍炙人口。词前小序:“丙辰年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交代了作词背景,“丙辰”即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0年)“子由”即弟弟苏辙的名字,当时他任密州知州。自熙宁四年他因于主张激烈变法的王安石一派政见不合而屡受排挤,因而自请外放,做了好几年的地方官。苏辙在此时也遭外放,被贬到齐州(今山东济南)任职,兄弟两个情深骨肉,谊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谈苏轼和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国家 开放 大学 电大 汉语言 文学 本科 谈苏轼 水调歌头 明月 几时 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