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梅花魂课文作者谈创作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语文梅花魂课文作者谈创作体会.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五年级语文梅花魂课文作者谈创作体会注:若发现该文档违法、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梅花魂课文作者谈创作体会五年级语文教案梅花魂美丽的赤子之魂梅花中国的国花。她凌霜傲雪品格高尚古往今来人们把她作为理想的寄托。元朝诗人谢枋得有名句:“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指的就是对一种伟大品格的追求。我出生在一个三代华侨世家。先祖陈化成将军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我是化成祖的五世孙);饱读诗书的外祖父洪镜湖先生是新加坡知名的爱国华侨对祖国的抗日事业和家乡的教育与建设有诸多捐助;父亲陈文旌先生在东南亚文坛颇负盛名与当时侨居新加坡的作家郁达夫、高云览新闻界的侨领洪丝丝、张楚琨等
2、先生均为知交。幼年母亲教给我的第一个词是写在手心里的“中国”两字;外祖父教我的第一首诗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前辈言行的耳濡目染父母家教的耳提面命在我心中种下了思乡爱国的种子。梅花魂是我家的真实生活写照是海外儿女滴泪的心声。外祖父平生最爱梅花。他说梅花是中国的国花它最有骨气不管霜欺雪压总是欣然开放、吐露芬芳就像我国千秋百代的仁人志士历尽磨难也压不垮他们高贵的脊梁。晚清的一位名人曾赠送外祖父一幅墨梅老人视为至宝平时谁也动不得的。在我少年时代远渡重洋回国前夕外祖父却把珍藏多年的墨梅交给我说:“瑛儿我们的根在中国我送你回去希望你学有所成报效国家;希望你不论处身何种境遇。
3、都要具备梅花的秉性。”我在祖国受完高等教育不幸赶上十年浩劫我从东海之滨的厦门岛被发配到太行山当教师、当农民漫漫六度春秋政治上、生活上历尽艰辛困顿海外的亲友再三劝我出国认为既然学无所用又何必过于执著?但外祖父的墨梅、外祖父关于梅花品格的谆谆教诲伴我走过青年时代万苦干辛的人生旅程在祖国最危难的岁月我与祖国母亲同在!上世纪80年代初拨乱反正、祖国新生我和千千万万祖国儿女一起迎来了人生的第二个春天。像春蚕、像杜鹃我兢兢业业地工作呕心沥血地创作被评上首届全国“侨界十佳”全国先进归侨知识分子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市、省、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并选上市人大常委、省人大代表等等先后出版了18部著作。文章在国内外近百
4、次获奖。我用梅花的坚贞鞭策我对祖国的忠诚我以梅花的气节激励我前行的勇气从而完成了外祖父对我的殷殷嘱托也身体力行地体味了梅魂赤子之魂国魂的深刻内涵。五年级语文教案教材编辑的教学建议:在人类的诸多美好情感中故园情是最深厚、最久远的。浪迹天涯的游子、旅居他乡的征人谁不心系故园?故乡是我们的根即使岁月催人老沧海变桑田又有谁能忘记曾经养育过我们的深情土地?所以古往今来怀乡恋土的悠悠情感往往成为常写不衰的永恒主题。人教版课标本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专题是“月是故乡明”。但儿童往往还无法亲身体验这种深沉情感通过文学作品来体会仍然是重要途径。对海外游子而言。对故土的思念就是对祖国的思念。在梅花魂中对祖国的思念又
5、是投射到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梅花上。同时课文中还饱含了作家对外祖父的深切思念这种思念也是同外祖父的爱国情怀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注意不要将这几种感情割裂开要认识到爱国情是统摄全文的情感。作者在抒发情感时是用具体的事例来表达而不是乱喊一通“啊”“呀”“嘛”了事正是这种具体化的写法让作品的情感不落虚空。散文大家冰心也曾在给作者的信中说道:“您的散文我很喜欢特别是抒情中都有叙事不是空泛地伤春悲秋风花雪月。这种文字我看腻了!”对于梅花魂这种感情真挚、深沉的课文教师如何带领学生深入体会情感是教学的重点。我以为除了“潜心会本文”外还需要借助一些相关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在教学时不要给人物贴标签粗略地问如“外祖父是怎样的人”“文章表现了外祖父的什么品格”之类的问题而要深入到事例内部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外祖父要教我读唐诗宋词”“为什么外祖父那么喜爱墨梅图却又将它送给我”这些问题我认为能让学生的理解不致空泛而并不是琐碎的问题。另外据咨询作者证实课文中的“唐山”是海外对“中国”的别称而非实指河北的_(省、市、区、县)。第 4 页 共 4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