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十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排序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十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排序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十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排序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十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排序版)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十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排序版) (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 说明:试卷号:1021。 资料整理于2021年6月23日,涵盖了2021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从立法目的角度而言,工作时间有哪些显著特点?2021年1月试题 答:从立法目的角度而言,工作时间有显著特点: 第一,既有标准工作日的规定,又有标准工作周的规定,同时也有其他工作时间的规定。 第二,无论是标准工作日,或是标准工作周的法律规定,都仅仅确立了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在工作时间上不得突破的上限标准,用
2、人单位可根据自己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确立低于标准工作日和标准工作周的工作时间制度。 第三,标准工作日和标准工作周制度,是工作时间制度的基础,法律允许实行的其他工时制度,都必须依据上述两项标准测定相关的定额和因素。 简述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原则。20_年1月试题 答: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救助的原则有: (1)自愿原则。救助应当遵循自愿原则。 (2)无偿救助原则。救助属于无偿,不得收取费用。救助站不得向受助人员、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收取费用,不得以任何借口组织受助人员从事生产劳动。 (3)临时救助原则。救助属于临时救助。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情况确定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 简述关于工作时间
3、的法律规范的特别作用。2021年1月试题 答:工作时间法律规范的特别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工作时间制度,协调劳动报酬分配关系。 (2)促进企业的现代化管理。 (3)保障劳动者休息权利的实现。 (4)调节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促进社会就业。 简述工会的权利与义务有哪些?20_年7月试题 答:根据宪法、劳动法和工会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 工会具有以下权利:(1)组织权;(2)代表权;(3)参与权;(4)监督权;(5)协商谈判权;(6)劳动争议处理权。 工会的义务有:(1)维护义务;(2)监督义务;(3)支持义务。 简述工会在劳动法监督检查方面的权利有哪些?20_年1月试题 简述工
4、会在劳动法监督检查方面的权利有哪些。20_年7月试题 答:工会在进行劳动法律监督时的主要权利有: (1)知情权。 (2)独立调查权。 (3)要求、建议权。要求、建议有权的行政机关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犯职工权益的行为进行处罚。 (4)建议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权。 (5)参与事故调查,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权。 (6)支持举报控告权。 (7)舆论监督权。 简述工伤保险的特征。20_年7月试题 答:工伤保险的特点是:(1)工伤保险对象范围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者;(2)工伤保险的责任具有赔偿性;(3)工伤保险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无论工伤事故的责任归于用人单位还是职工个人或第三人,用人单位均应承
5、担保险责任;(4)工伤保险的投保人为用人单位;(5)工伤保险待遇相对优厚,标准较高,但因工伤事故的不同而有差别。 简述工资的特征。20_年7月试题 答:工资具有以下特征:(1)工资是劳动者基于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取得的劳动报酬;(2)工资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由用人单位向本单位的劳动者支付的;(3)工资是用人单位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货币报酬,不包括实物报酬;(4)支付工资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劳动者取得工资则必须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义务。 简述工资分配的原则。20_年1月试题 答: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我国工资分配原则有以下四项: (1)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原则;(2)工资水平
6、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的原则;(3)宏观调控原则;(4)用人单位自主决定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原则。 简述国家和政府促进劳动就业的职责。20_年1月试题 简述国家和政府促进劳动就业的职责。20_年7月试题 答:国家和政府促进劳动就业的职责有: (1)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 (2)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多种类型的职业介绍机构,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 (3)国家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 (4)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简述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2021年7月试题 答: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7、1)主体不同,劳动合同的当事人为单个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集体合同的当事人为劳动者团体和用人单位或其团体;(2)目的不同,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是建立劳动关系;订立集体合同的主要目的,是为确立劳动关系设定具体标准;(3)内容不同,劳动合同以单个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集体合厨以集体劳动关系中全体劳动者的共同权利和义务为内容;(4)效力不同;(5)纠纷的处理方式不同。 简述劳动法的适用范围。2021年7月试题 答: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即劳动法的效力范围。它包括:(1)劳动法的空间适用范围;(2)劳动法的时间适用范围即时间上的效力;(3)劳动法对人的适用范围。对人的适用范围即法律对哪些人发生效力。 简述劳动
8、法社会监督的主要的特点和分类。20_年7月试题 简述劳动法社会监督的主要的特点和分类。20_年1月试题 简述劳动法社会监督的主要的特点和分类。20_年1月试题 答:在劳动法监督体系中,社会监督是对行政监督和工会监督的必要补充,其主要待点是: (1)监督主体具有分敢性和广泛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对劳动法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监督方式兼具特定性,即社会监督的方式一般展于举报和投诉。 根据监督主体的不同,社会监督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1)普通群众的监督。 (2)群众组织的监督。 (3)报刊等传媒监督。 简述劳动法与民法的区别。20_年1月试题 答:劳动法与民法的区别: (1)两者的调整对
9、象不同。民法是调整财产关系以及与财产关系有密切联系的人身关系;劳动法虽然有一部分也涉及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但这些关系是基于双方主体的劳动关系而产生的。 (2)两者的主体不同。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可能是公民、法人,或一方为公民另一方为法人;劳动法的一方必须是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 (3)两者调整的原则不完全相同。民法以双方平等主体等价有偿为原则;劳动法除一般性双方平等原则外,对某些主体还有特殊保护原则。 简述劳动法渊源主要内容。20_年7月试题 答:(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部门规章;(5)其他法律规范中有关劳动问题的规定;(6)地方性法规和经济特区法规;(7)地方规章;
10、(8)国际法律文件和国际惯例。 简述劳动法中劳动的特征。20_年1月试题 答:劳动法中所指的劳动,有以下特征:(1)劳动法上的劳动,一般是人们在争取与实现劳动权过程中的劳动;(2)劳动法上的劳动是有偿性劳动,它区别于无偿的义务性劳动;(3)劳动法上的劳动带有劳雇关系。 简述劳动合同的特征。20_年1月试题 答:劳动合同具有以下特征:(1)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2)劳动合同具有从属性;(3)劳动合同是双务、有偿、诺成合同;(4)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简述劳动合同的作用。20_年1月试题 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合同的作用主要有: (1)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
11、形式。以劳动合同作为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也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2)劳动合同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进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 (3)劳动合同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 简述劳动就业的法律特征。20_年7月试题 答:劳动就业作为一项法律制度,有以下主要法律特征: (1)劳动就业的主体具有特定性。劳动就业的主体必须是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 (2)劳动就业必须是出自公民的自愿。公民在主观上必须具有求职的愿望。 (3)劳动就业必须是一种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国开 中央电大 本科 劳动 社会保障 十年 期末考试 答题 题库 排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