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黑龙江省绥棱县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届黑龙江省绥棱县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黑龙江省绥棱县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黑龙江省绥棱一中2019-2020学年度高二4月语文试题高二语文试题一、现代文(论述类文章)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社会转型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就难免存在道德紊乱的现象。这种议论似乎是在说,今天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的出现是因为道德标准过时了。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自古洎今,道德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社会实际中客观存在着一条“道德黄金律”。“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谈到做人的道德,涉及到一个人的修养和待人
2、的态度和方式,在这一点上,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大致相近的基本标准,就是要求人们“待人如己”。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样的基本标准,它的意思与“待人如己”是一样的,说它是“道德黄金律”最早的充满伦理智慧的体现,也并不过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不要对别人施与你不喜欢的别人以此待你的行为。你只要不把你所厌恶的东西让别人来承受,就达到了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许多人并没有达到,因为这些人心中没有“他人”的位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私自利。“自利”一词在单独使用时并不是贬义,它只是表示一种行为特点。人人都具有自利的倾向,而且要有自利的能力,才可
3、以生活。但“自私自利”表示的是“自私”,而“自私”则是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就是在任何情况下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感觉、要求和愿望,要求一切都以自己的意思来体现。自私自利的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设定对自己有利的标准。所以,有时候有人虽然知道不能以己所不欲待人,但还是做了对别人不好的事。反之,一个能够经常站在别人的立场角度来思考问题,善于体谅他人的人,他的行为常常会符合“道德黄金律”的基本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是告诉我们不能做什么,还没有提出能做什么和鼓励做什么,孔子又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起来,构成可普遍化的要求,就是要“推己
4、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讲满足自己的欲求和愿望的时候,也希望并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只要你自己所欲求的,哪怕你还没有满足或实现,也希望别人能实现。当然,它和“先人后己”还是不一样的。“先人后己”是很高的道德标准,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道德的基本标准,体现了“道德黄金律”的第二个层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你不愿自己受到恶待,就不要恶待别人。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自己好的同时,也希望他人更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命令人不许做不道德的事情,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人要追求高尚,做一个主动帮助别人的人。1下列各项对“道德
5、黄金律”解释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3分)A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公共道德基本原则。B是世界各民族间相同的待人态度和方式的标准。C是有普遍适应性的人人都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D是孔子最早总结出的有伦理智慧的世界性理论。2文章阐释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下列阐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文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别人对待你的行为让你不满意,那么你就坚决反击,不要让别人有可乘之机。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人们不要把自己感到厌恶的东西,再加到别人身上,让别人来承受。C“自私自利”是一种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者的行为,常常达不到符合“道德黄金律”的行为准则。D有些人之所以不能做到“己所不欲
6、,勿施于人”,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中心,而忽视他们相关者的利益。3综观全文,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社会转型时期,仍应要求人们遵守道德的普遍准则,准则的核心是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B在新时期,必须确立和推行中国的“道德黄金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C孔子“推己及人”的思想和世界各个民族“待人如己”的准则是一致的,这个思想对当代社会道德的规范有积极意义。D在社会转型新时期,研究社会道德规范原则时,应当重视对中国传统道德中有益成分的继承与弘扬。2、 文言文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3分)4、比较下列句子中画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
7、项是(3分)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A、两个“或”字相同,两个“与”也相同 B、两个“或”字相同,两个“与”不同C、两个“或”字不同,两个“与”相同 D、两个“或”字不同,两个“与”也不同5、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有相同类型的词类活用的一组是(3分)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A、 B、 C、 D、6、下列画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当与秦
8、相较,或未易量。B、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不赂者以赂者丧C、斯用兵之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D、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7、下列对画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来) B、抑本其成败之迹(事迹,事情的始末)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 D、乃凯旋而纳之(收藏)8、下列各句中画线的字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3分)A、函梁君臣之首 B、一夫夜呼,乱者四应C、而皆背晋以归梁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9、下列各句中画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B、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而皆背晋以归梁C、方其系燕父子
9、以组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D、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0、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画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A、两个“其”相同, 两个“于”也相同 B、两个“其”相同, 两个“于”不同C、两个“其”不同, 两个“于”相同 D、两个“其”不同, 两个“于”也不同11、下列句中画线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B、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乃能衔哀致诚C、汝之子始十岁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D、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穷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绥棱县 中高 语文 下学 月考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