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村晚古诗意思翻译.doc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村晚古诗意思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村晚古诗意思翻译.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村晚古诗意思翻译(周一)语文课学习材料及课后作业 第一单元 童年往事 童年如诗,澎湃着激情,洋溢着欢笑;童年如歌,飞旋着梦想,律动着趣味。回味童年,几多愉悦,几多难忘:瞧,小小的的芦叶船正乘风破浪,驶向远方;听,璀璨的星子正和月亮姐姐说着悄悄话;当然还有那自由自在的我们,肆意挥洒着花样年华。这游戏的童年,这快乐的童年,这难忘的童年,我为你欢呼,我为你歌唱。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 学习目标 1.会认“昼、耘、稚”等3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供”,会写“昼、耘、桑、晓”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
2、象诗中描绘的画面,将古诗改写成短文。 3.在诵读中感悟,感受诗歌美的意境,体会诗中的童趣和诗人所抒发的感情。 教学过程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一、了解古诗题目 明确:“四时”即春、夏、秋、冬四季;“兴”在这里读第四声,“杂兴”指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合起来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及劳作场面而产生了很多的兴致、感想。作者范成大一共写了60首四时田园杂兴,宛如勾画了一幅农村生活的长幅画卷。本课所选的是第三十一首,属于夏日田园杂兴。 二、学习古诗,掌握方法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范成大(11261193)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
3、曾出使金国,坚强不屈。晚年退居石湖。他是一位爱国诗人,诗作大部分描写农村风光和民生疾苦。其诗语言清新自然,风格温润委婉。他与尤袤、陆游和杨万里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创作背景 范成大早年游宦四方,57岁以后退职闲居苏州石湖,在江南乡村度过了相当长的一段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在这段时间,他写了四时田园杂兴。这是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共60首,宛如构画了一幅农村生活的长幅画卷。组诗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和冬日共五个篇章,各12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2.初读古诗,明确节奏,疏通诗句。 请把这首诗认真地读上四遍,前两遍
4、读准,后两遍读好。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昼(zhu)出 耘(yn)田 供(n)耕织 桑(sn)阴 重点词语释义。 耘田在田间除草。绩麻把麻搓成线。解理解,懂得。 供从事。傍靠近。阴树荫。 3.再读古诗,整体理解诗意。 明确:(1)“桑阴”指桑树成荫。当桑树成荫时,那就是夏天。所以这首诗写的是夏季的田园风光。 (2)这首诗写了“儿女”(大人)、“童孙”(小孩)等人。 (3)这首诗写的事有:大人们白天在田间除草,夜晚把麻搓成线。小孩子们在桑树荫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明确:整首诗的意思:白天,村子里的大人们都
5、去田里除草,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他们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孩子们不懂得耕田和织布,但他们也没闲着,在桑树荫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过渡:那么这首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诗人通过写夏日农村的田园风光、村民劳作、孩童种瓜,抒发了什么感情?接下来我们深入探究。 4.进入意境,逐句赏析。 (1)品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过渡:农村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不论什么地点,大家都在劳动。请大家再自由读读这两句,边读边想象,说说你的脑海里出现了哪些画面。在想象画面的时候,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两句诗是以什么人的口吻写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生齐读) 预设:画面:白天除草图、夜晚搓麻图。 诗
6、人不写成“男女”而写成“儿女”,说明这两句诗是以一位老人的口吻写的,当然也是古诗平仄、韵律的需要。 (2)结合想象诵读,反复读。 朗读指导:读好“昼、夜、各当家”,“昼、夜”重读,“各当家”要上扬。要读出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 (3)品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过渡:大人们都到田里劳动去了,孩子们在干什么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这两句,边读边想象,说说你的脑海里出现了哪些画面。在想象画面的时候,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两句诗是以什么人的口吻写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生齐读) 预设:画面:童孙学种瓜。 诗人不写成“孩童”而写成“童孙”,说明这两句诗是以一位老人的口吻写的,这样
7、写能更好地展示田园风貌,更好地展示村民们的劳作场面,更好地展示孩童们在大人们忙碌时的表现。 过渡:通过赏析,我们对“童孙”有了清晰的认识。作为同龄人,我们对他们产生了敬佩和喜爱之情,朗读时自然要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4)品诗眼。 思考:这两句诗中,哪两个字最为简洁、传神? 明确:“也”字,大人们能干的孩子们也能干,最能体现孩子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特点。“学”字,最能体现孩子们好学的品质。这两个字,特别是“学”字,最能表现乡村儿童天真、好学、可爱、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的特点。 朗读指导:“也、学”要重读,要读出感情色彩来带着诗人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读出小孩子的调皮可爱,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
8、,读出你自己的喜爱之情 5.熟读成诵,体悟诗情。说诗意,悟诗情。 说诗意:诗人描绘了乡村农人昼耕夜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闹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 悟诗情:整首诗里,流露出诗人对劳动、对农民及其子女的赞美之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6.延伸,文化积累。 过渡:乡村是那么恬静,劳动是那么美好,农人是那么勤劳,乡村儿童是那么懂事古代有许多诗人就像范成大一样,以描写乡村生活、农民劳作、田园风光为创作主体,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你还知道哪些呢?课下找一找,积累并背诵。 7.动情朗
9、读,背诵积累。 (1)读整诗,背诵积累。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默写。 三、运用方法,自主学习 1.了解稚子弄冰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杨万里(11271206)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其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代表作有小池舟过安仁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等。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春,杨万里当时在常州任上。打春牛是古时的习俗,立春前一日,用土牛打春,以示迎春和劝农。这首诗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这一场景引起诗人对丰收的联想。 2.读诗 明确朗读停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五 年级 语文 下册 古诗 三首村晚 意思 翻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