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生产抗旱救灾技术指导意见 .docx
《茶园生产抗旱救灾技术指导意见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园生产抗旱救灾技术指导意见 .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茶园生产抗旱救灾技术指导意见 茶园生产抗旱救灾技术指导意见一、落实抗旱技术措施 (一)及时灌溉浇水。灌溉是防旱抗旱最为直接有效的措施。各地要充分利用茶园周边河流、小溪、水库、池塘等水源,将有限的水源引入茶园。灌溉可采用滴灌、喷灌、漫灌、浇灌等方法,在清晨、傍晚进行。尽可能使用喷、滴灌设施装备,以节约用水。长期受旱土壤硬化板结的茶园,在灌溉前应浅耕除草。灌溉后铺草或用地膜(布)覆盖,能显著提高抗旱效果。 (二)适时浅耕除草。通过浅耕,既可除草防止杂草争水争肥,又可降低土壤水分蒸发。旱情发生后,浅耕时间应在雨后天转好时进行锄草松土。切忌干旱阶段除草、翻地或施肥,要
2、尽可能少动土,减少水分蒸发;必要时可割高草就地覆盖,以免加重旱热害,造成茶树死亡。 (三)实行茶园覆盖。茶园铺草可抑制杂草滋生,减少地表水分蒸发量,防止或减轻茶树旱热害。茶园铺草以茶行间所有空隙铺满,铺后不见表土为宜。铺草厚度控制在8-10厘米之间,草源可因地制宜,稻草、绿肥、作物秸秆和山草等均可使用。在无草源条件下可选择生态防草布、或地膜覆盖。 (四)科学培土保墒。根据旱情对茶树幼苗分期培土可保持茶苗根际有效水分。可在距离茶树根部20厘米处浅耕培土,培土应从茶树根部50厘米外的行间挖取,根部培厚6厘米左右,使土壤疏松。 (五)强化茶园遮荫。有条件的平地、缓坡地茶园,可使用遮阳网进行遮荫,减少
3、阳光直射。为方便茶园管理,遮荫以离地1.8-2米搭架,遮荫网高出茶树蓬面50-60厘米为宜。当年栽植的幼龄茶树可采取小拱棚遮阳。 二、抓好灾后茶园管理 (一)及时组织修剪。旱情解除后,根据受旱程度进行必要的修剪,促进茶树树势恢复。原则上受旱干枯枝叶应及时剪掉。成叶尚好,树冠表层嫩叶、嫩枝焦枯可采取3-5厘米深的轻修剪;采摘面的成叶枯干,可进行10-15厘米的深修剪;如果主干以上的枝叶都已焦枯,就要进行重修剪或台刈。 (二)及时补施肥料。可于早晨、傍晚或阴天用腐熟的饼肥水进行浇施,也可用0.5%尿素加4.5g碧护/亩(1:5000稀释)溶液进行根外追肥。旱情基本解除后要组织人力,及时施入基肥。 (三)加强病虫管理。要注意秋季茶尺蠖、茶小绿叶蝉的发生,若发现其为害,可分别选用短稳杆菌、30%茶皂素水剂(每亩75-100毫升,兑水50升)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合理使用0.6%0.7%的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波美0.5度的石硫合剂进行封园。 (四)做好茶园补植。旱害对新植茶园影响最大,要及时进行补植。补植应在明年早春前完成。 第 4 页 共 4 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茶园生产抗旱救灾技术指导意见 茶园 生产 抗旱 救灾 技术指导 意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