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导意见.docx
《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导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导意见.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导意见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把握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在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手段、方法上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举措。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以基础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为抓手,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巩固和提高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使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能够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倡导的基本理念 1.德育代表了教育中使人为
2、善的意图,是教育目的的最重要成分。这是教育的核心特点,因此德育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目的和归宿。 2.中小学德育工作要遵循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规律,很好地把握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及其内在联系,促进道德品质的发展和提高。 3.道德目标是有层次性的(理想层次、原则层次、规则层次),要尽可能降低德育重心,把德育的着眼点放大到绝大多数学生身上,加强基础道德教育。 4、德育工作需要树立 “双主体”教育观,师生互为主体。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和受教育主体的学生之间,应相互尊重对方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各自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5.德育是社会问题,只有联系社会和生活才能解决;德育是学生成长的问题,只有放在成长
3、发展中研究才能解决问题;德育是情感的问题,要靠情感才能解决。 6、德育工作同样需要我们“规范求质,科学提质”,要如同追求课堂教学效率提高那样去追求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科研是学校德育能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关键所在。 7.每门课程都显性或隐性地存着大量的德育资源,所有任课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挖掘这些资源。在课程之外,学校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应当是学生道德教化的导师。 8.全面准确地理解“质量是地”的“质量”内涵。要倡导“德育就是质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德育也是教学质量”。 三、主要工作思路 (一)加强学习、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德育的重要意义与重要地位 德育是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和心理品质教育。德
4、育在素质教育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作为构成一个人全面素质的德智体诸方面各有其不同性质的规定性,在一个人身上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诗人但丁说:“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德育的本质是灵魂的教育,它不仅塑造人规范的行为,还要培养其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灵魂。德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导向、动力、保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重视不重视、抓不抓德育就成了区别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周济部长指出:“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要把学生培养成才,首先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我们提出培养有理想
5、、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主要靠德育工作来完成。”这些话精辟地阐述了德育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因此我们要大力倡导“德育就是质量”的理念,致力扭转德育工作与教育质量两张皮的现象。充分认识“成人与成功同等重要、成长与成绩同等重要”,努力转变“只见分数不见人”的现象。必须把德育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作为一件事用心来做,抓德育时一定要考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是怎么体现的,抓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时一定要考虑对学生的品德培育起了什么作用。 (二)遵循规律,更新理念,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社会在变革,世界在变小,文化在交融,科技在发展,人们的认识在不断变化,德育也必须符合社会变化
6、的需要,符合人的心理发展的需要。 1.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德育理念人本化。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人的道德品质发展。要改变传统德育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不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的现象,组织德育活动充分考虑学生的品德养成规律,以注重学生自我教育为基础,真正把学生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 2.着眼育人实效,提升德育生活化水平。社会生活是道德生长的土壤。德育工作要有理想的目标,更要回到现实,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要切实转变观念,积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挖掘、放大德育因素,不断丰富德育途径。要立足于学生现有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立足于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着眼于“高处”,实
7、施于“小处”,以连通生活、利于体验为原则,科学设计、有序推进各类主题教育活动,自觉将道德教育活动融入于学生的生活中,融入于学生之间的交往中,融入于学生与教师的交往中,融入于学生的社会交往中。 3.适应学生群体特点,科学确定德育目标层次。道德目标是有层次性的(理想层次、原则层次、规则层次)要尽可能降低德育重心,把德育的着眼点放大到绝大多数学生身上,加强基础道德教育。要根据总目标的要求,根据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进一步制定具体的与各年龄段相应的、以培养学生最基本道德素质为价值取向的层次目标和要求。小学阶段注重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和训练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初中阶段注重加强社
8、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高中阶段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公民素养、社会责任感教育以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中,中等职业学校还要加强以敬业、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养成。心理品质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成分。要根据学校实际,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配备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要格外重视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解决青少年学生学习心理负担过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青春期心理烦恼、升学中的困惑等问题,培养学生珍惜、尊重和热爱生命的态度,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学会心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 德育工作 指导 意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