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实验教案.docx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科学实验教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中班科学实验教案中班科学实验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从10以内任意数开始顺数或倒数,感知数之间的内在规律。 2.提高对数字的敏感性,体验数字的重要和有趣。 3.积极参加探索活动,锻炼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动画课件:旅游车,号牌为12345;开汽车的音乐;红绿灯倒计时101;电梯上行,楼层显示110;电梯下行,楼层显示106、61;6楼奖品区;若干辆没有车牌号的车停在停车场。 2.分别标有110数字的红色和黑色车票,标有110数字的山洞、跳圈、梅花桩、草地等,操作板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直接导入,引起幼儿活动兴趣师:今天,吴老师带你们去游
2、乐城玩,高兴吗? 二、观察车牌号、车票,感知、学习顺数师:这是我们要乘坐的旅游车,车牌号是多少? 师:坐车要凭票,吴老师早就准备好了车票,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号码。 出示110红色车票,引导幼儿观察和数数。 小结:刚才我们是从小的数开始数,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多1,这种从小到大的数数方法叫顺数。 出示110黑色车票,引导幼儿观察和数数。提问:这种从小到大的数数方法叫什么?(顺数)幼儿上车,入座。 三、旅途中遇红灯,感知、学习倒数幼儿随着开汽车的音乐模仿开汽车。 第一次遇红灯。 师:前面有红绿灯,现在是什么灯亮?红灯亮了能过去吗?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亮,停一停。显示器上还有数字计时,一起来看看、数
3、数(引导幼儿观察并数数101)。 小结:刚才我们从大的数开始数,后面的数都比前面的数少l,这种从大到小的数数方法叫倒数。 师:绿灯亮了,我们继续向前行(幼儿随着开汽车的音乐继续模仿开汽车)。 第二次遇红灯。 师:前面又有一个红绿灯,是什么灯亮?能过去吗?还要等多久?我们一起来倒数(引导幼儿观察并数数1O1)。 师:绿灯亮了,我们再继续向前行。 四、玩游乐城,进一步练习顺数和倒数1.乘电梯上楼,练习l10顺数。 师:游乐城到了。先上10楼的游乐城玩吧!怎样才能更快上到10楼呢? 幼儿模仿坐电梯,教师提醒幼儿站稳、扶好,电梯要上行了。同时,引导幼儿观察电梯的楼层显示,并数数110。 师:10楼到了
4、,我们安全地下电梯去玩喽! 2.在走走、跳跳、钻钻、爬爬中,幼儿练习从任意数开始顺数或倒数。 引导幼儿完整地观察场地,练习顺数和倒数。 师:游乐城有这么多好玩的,都编了号码,看!这是山洞。上面的号码是多少?(110)这是跳圈,号码是多少?(101)这是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玩,进一步感知数之间的内在规律。 师:孩子们!你们可以自由选择玩,但要注意安全,互相谦让哦!玩的时候看看你从哪个数开始,经过了哪些数。去选择你们喜欢的东西玩玩、数数吧! 交流玩法。 师:游乐城休息时间到了,请小朋友到休息区休息一会儿。 师:玩得开心吗?刚才你玩了什么?从哪个数开始的?经过了哪些数? 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选择从任意数
5、开始顺数或倒数。 师:除了从110顺数和从101倒数这两种玩法,我们还可以从哪个数开始玩?你们自由选择玩吧,不过请记住,这次玩的要求是从任意数开始顺数或倒数。 幼儿再次到休息区休息,教师小结。 3.乘电梯下楼,练习10-6的倒数。 播放课件: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是游乐城10周年庆典,6楼正在进行有奖问答活动,欢迎大家积极参加。 师:孩子们,6楼还有有奖问答活动呢!我们赶快坐电梯到6楼去。大家扶好、站稳,电梯下行了(倒数106)。 扩展经验:顺数和倒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孩子们坐下,有奖问答就要开始了。 提问:生活中什么时候要用到顺数或倒数? 幼儿先讨论再回答,教师播放相应的课件。回答对了
6、可以得到一份奖品。 提问: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要用到顺数或倒数,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 4.乘电梯下楼,练习61倒数。 师: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坐电梯下楼回家了(倒数61)。 五、设计车牌号,迸一步练习从lO以内任意数开始的顺数或倒数师:这里有很多车,都没有车牌号,要请小朋友来帮忙设计车牌号,号码必须是顺数的5个数或倒数的5个数。你想设计什么号码?自己先想想,也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 1.发下操作板,幼儿设计车牌号。 2.请幼儿将自己设计的车牌号说给同伴听。 3.结束活动。师:车牌号设计好了,我们一起开车回家喽。(幼儿随音乐模仿开汽车出活动室)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预测
7、、实验的方法探索磁铁的基本特性。 2初步了解“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 3通过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探索磁铁的穿透性。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各种各样的磁铁ppt 玩赛车游戏的道具:长1米,宽50厘米的KT板一块,上面有用即时贴装饰好的赛车跑道。用纸制作的赛车,底部粘有方形铁片。 学具准备: 1条形磁铁,人手各1块。 2动手试一试环节所需材料:积木、回形针、积塑饮料瓶、树叶、小剪刀、钥匙、铁夹子、铁盒子、小铁环、镙丝钉、茶杯、木板、纸、布、硬币等。 3探索并验证环节所需材料:纽扣、
8、电池、石头、螺丝、回形针、铃铛。 4探索并验证环节所需的记录卡,人手一张。 5玩赛车游戏所需材料:长50厘米,宽25厘米的KT板7块,上面有用即时贴装饰好的赛车跑道。用纸制作的赛车7部,底部粘有方形铁片。 教学过程: 一、认识磁铁不拘一格的外形 教师指着吸在黑板上红红绿绿的圆形的塑料片,问:小朋友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些圆形的塑料片能粘在黑板上吗? 幼儿交流,教师出示塑料片后藏着的圆形吸铁石。 师:磁铁又叫吸铁石,它们经过人们的加工,长得也不一样哦!小朋友们想不想和它们见见面呢? 出示ppt展示各种各样的磁铁。 二、通过尝试,了解磁铁的“吸铁性” 1师引导幼儿复习旧知:上节课
9、我们已经知道利用磁铁可以( )。 2引导幼儿探索新知:磁铁究竟能吸住哪些东西呢? (1)幼儿取出老师课前分发的实验材料盒。 (2)幼儿尝试用磁铁去吸盒内的小物件,把能吸住的放在一起,不能吸住的放在一起。 (3)引导幼儿找规律。 说说用磁铁吸住了什么物体。 投影显示这些实物,引导幼儿归类: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4)教师小结,过渡:磁铁可以吸住铁制成的物体,也就是铁制品,以及铁以外的一些金属,比如硬币。根据这个特点我们来猜一猜磁铁可以吸住哪些物品。 (教师出示ppt,幼儿打开记录表) 引导幼儿先进行预测,猜想磁铁能吸住什么,认为能的在记录表里打“”。 引导幼儿进行验证,用磁铁一一试一试,验
10、证刚才预测的结果。 (5)指名幼儿汇报验证的结果。 三、认识磁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1.小朋友们,磁铁可以吸住铁制品以及铁以外的一些金属,那么用磁铁吸磁铁会怎样呢? 2.教师先介绍磁铁的两极:南极S,北极N,并引导幼儿强化这个知识点。 两名幼儿合作完成实验,教师引导幼儿交流结果。 第一步:N极碰N极怎样?教师引导幼儿交流结果。 第二步:S极碰S极怎样?教师引导幼儿交流结果。 第三步:N极碰S极怎样?教师引导幼儿交流结果。 3.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磁铁有(两极),(南极)和(北极),相同的极会(互相推开),不同的极会(互相吸引)。 四、在游戏中探索磁铁的磁性穿透力。 师:原来磁铁还
11、有两极性,磁铁里的奥妙真不少,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磁铁的游戏,继续去寻找磁铁的神奇。 教师演示玩赛车游戏。 取出用KT板和即时贴做好的弯曲的赛车跑道,将板子搁在两张椅子中间,将板子上放置一辆底座粘贴了铁片的纸赛车,将磁铁放在KT板下沿着跑道向前移动。 幼儿分组玩赛车游戏。 幼儿取出课前老师分发的道具,各小组幼儿轮流玩赛车游戏,教师提醒幼儿磁铁尽量不离开板子,紧贴板子向前移动,否则赛车就会停下来。 师在幼儿玩好后,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赛车可以向前移动? 幼儿回答,师告诉幼儿:原来磁铁的磁性有穿透力,隔着东西也有吸引力,磁铁越大,吸力越大。 五、师幼共同总结磁铁的特性。 师:今天我们玩了这么多好玩的游
12、戏,很开心,也有很大的发现,先是发现了磁铁能吸东西,吸什么东西呢?(引导幼儿说出磁铁能吸铁的东西) 师:后来又发现了一个秘密。(引导幼儿说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磁性原理。) 师:在玩赛车时我们还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磁铁能隔着物体吸东西。) 师:磁铁的奥妙真不少,它还隐藏着很多奥妙等着我们去发现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玩磁铁的游戏!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3 目标: 1.通过感官观察不同材料的筷子的特征,知道筷子都是成双成对使用的。 2.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它是的餐具。 准备: 1. 每人一双筷子(多种材料的),每桌一盘泡沫塑料块。 2. 2.操作卡片你喜欢的筷子 过程: (一) 筷子的特征 1.
13、这是什么呀?请你说说你的筷子是什么样的?它是用什么做成的? 2. 你的筷子和别人的一样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颜色、形状、长短、粗细、材料等) 3. 筷子是各种各样的,是两只成双的。 (二) 了解筷子的用途和筷子的使用的方法 1. 你们知道筷子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吗?它们都是干什么用的? 2. 你们会用筷子吃饭吗?请幼儿回答示范,教师示范并指导姿势。 3. 我们都知道筷子是用来吃饭的,可你知道筷子是什么人最早开始使用的吗? (三) 游戏:夹泡沫塑料块1. 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每张桌上都有都有一盘泡沫塑料块,你们只能用筷子夹,夹到一个就放到另一只手里,我们比赛看谁夹得快。 2. 检查泡沫塑料块情况和握
14、筷姿势,分析讨论什么样的筷子容易夹,什么样的筷子不容易夹,为什么。 活动延伸: 要求幼儿在家也尝试用筷子吃饭,并进行检查和鼓励。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4 活动名称:谁的尾巴 活动目标: 1、能识别常见动物的尾巴。 2、了解动物的尾巴对动物具有特殊的功用。 活动准备:动物图片;课件。 关键点:知道不同的动物尾巴的功用都不同。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主题 1、提问:你知道哪些动物有尾巴?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用? 2、小结:不同的动物尾巴的功用都不同。 二、出示图片,观察不同 1、出示动物图片,请幼儿在其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观察不同动物的尾巴分别长得什么样? 2、交流:你选的动物是什么?它的尾巴
15、长得什么样? 3、小结:动物们的尾巴各式各样: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还有的像把伞呢!可真有趣呀! 三、播放课件,拓展经验 1、播放课件:小动物和我们玩捉迷藏游戏呢!让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吧! 2、你是怎么找到的? 3、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呢? 4、小结:动物世界可真奇妙!动物的尾巴不仅长得各式各样,而且还有不同的用途。有的动物尾巴能保持平衡,就像猎豹;有的动物尾巴能驱赶蚊虫,就像小马;有的动物尾巴能支撑身体,就像啄木鸟;还有的动物尾巴能使它前进,控制方向,就像金鱼等。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5 科常活动吹泡泡 教学目的:1、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掌握配制泡泡水的方法。 2、学会观察泡泡的
16、大小与泡泡水的浓度及材料口大小的关系。 3、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满足幼儿探索实践的需要。 教学准备: 1、提供洗洁精、水、塑料杯、小勺、小盆子等。 2、粗细不同的吸管和单孔、多孔、斜孔、口开叉的吸管。 3、每人一份图表,笔 4、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泡泡水秘密。 1、教师吹泡泡,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老师在干什么?你们玩过吹泡泡吗?吹泡泡要用什么材料?(泡泡水、吸管) 2、老师给你们提供了三种泡泡水,请你们去试试,我看看谁 能发现他们的秘密。 3、让幼儿尝试用三种不同的泡泡水吹泡泡。 4、小结 教师:小朋友这三种泡泡水有什么不同?(1号吹的泡泡有时吹不出有时吹得很小,2号吹的泡泡一次只
17、能吹一个泡泡,3吹的泡泡每次可以吹出又大又多的泡泡。)这是为什么?其实1号泡泡水老师加了一点点洗洁精和很多的水洗洁精的浓度小,2号泡泡水老师加的洗洁精和水是对半的。3号泡泡水老师加了很多的洗洁精和很少的水洗洁精的浓度大。原来洗洁精的浓度越大的泡泡水吹出的泡泡又多又大。 5、小朋友都知道怎样调配泡泡水了吧?请你们自己去调一杯泡泡水。 二、用不同管口的吸管吹泡泡进行比较。 1、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不同管口的吸管有细吸管、粗吸管、斜口的、口开叉的和多孔吸管。小朋友都去试一试,看看不同的吸管吹出的泡泡有什么不同,并用记录卡记录在相应的表格里。 2、幼儿吹泡泡,教师指导。 3、小朋友看幻灯片,后请两个
18、幼儿出来用细吸管和粗吸管比赛吹泡泡看看那种吹得大,幼儿进行比较。一串串的泡泡。提问:为什么粗吸管吹的泡泡比细吸管吹的泡泡大呢?(因为管子的孔眼大,吹出的泡泡就大)。 4、小朋友看幻灯片,后请两个幼儿出来用一样粗的平口吸管和斜口吸管比赛吹泡泡看看那种吹得大,幼儿进行比较。提问:为什么斜口吸管比平口吸管吹出的泡泡大呢?(是因为斜口吸管比平口吸管的管口大)。 5、小朋友看幻灯片,后请两个小朋友出来用一样粗的口开叉吸管和斜口吸管比赛吹泡泡看看那种吹得大,幼儿进行比较。了解口开叉的吸管管口最大所以吹的泡泡最大。 6、小朋友看幻灯片,后请两个幼儿出来表演吹一串串的泡泡,让幼儿了解一串串的泡泡是用多孔的吸管
19、吹出的。 7、教师小结: 粗吸管吹的泡泡比细吸管吹的泡泡大是因为管子的孔眼大,所以吹出的泡泡就大。斜口吸管比平口吸管吹出的泡泡大也是因为斜口吸管比平口吸管的管口大。而口开叉的吸管管口最大所以吹的泡泡最大。原来吸管口越大吹的泡泡就越大。 三、想一想 教师说:小朋友们刚才你们是用洗洁精调的泡泡水,你们再想想还有什么东西可以调出泡泡水的?还有这么多东西可以调出泡泡水的,那请小朋友晚上回家去试一试,看看你所想的到底能不能调出泡泡水,能不能吹出泡泡来。现在我们到外面一起来玩泡泡吧!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6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在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之间的关系。 2、能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并大胆地用语
20、言表述自己的发现。 3、关注身边的科学,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通过动手实验与记录,得出瓶子上有洞就可以将瓶中的气球吹大。 活动难点: 理解在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大小不一瓶口套好气球的瓶子若干(包括无洞、少洞和多洞)。 2、幼儿记录纸、记号笔人手一份。 3、课件瓶中吹气球(其中包含教师的记录表和原理动画)。 4、气球,底托,差气球工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气球,帮助幼儿掌握吹气球的正确方法。 1、(出示吹好的气球)师:看看,张老师带来了(气球),你们都吹过气
21、球的吧! 2、请2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吹气球。 师:说说你是怎么吹的?你看到他是怎么吹的? 3、小结:吹气球时要嘴巴贴住气球口,然后用力,还要连续不断地往气球里吹气,才能把气球吹大。 (分析:兴趣是的老师,气球的出现让幼儿有将它吹大的欲望。而且这个环节以这种形式调动起幼儿已知经验,这样幼儿就能更好地掌握吹气球的方法,为下面的活动做好铺垫。) 二、分批投放材料,让幼儿探索得出气球在有洞的瓶子里能吹大。 师:如果把气球套在(瓶子)上,还能吹大吗?(记录下幼儿的猜测)去试一试就知道了。(第一次投放材料:小瓶无洞)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幼:吹不起来。可能瓶子太小了,瓶口太小了,没有空气等等。 师:我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班 科学实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