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小池》教学设计.docx
《古诗《小池》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小池》教学设计.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古诗小池教学设计古诗小池教学设计1 本课是两首古诗。袁枚的所见写的是“意欲捕鸣蝉”的情趣。 杨万里的小池写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情景。这两首古诗贴近学生的生活,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夏天的情趣。学习古诗,重在吟诵,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因此,本课的 教学重点可以定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培养朗读古诗的兴趣。 2认识“所、枚”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3背诵两首古诗。 如何让学生反复朗读,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法:情景教学法。 学法:诵读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录音机、多媒体课件。 (
2、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多媒体课件: (大意是:在茂密的树林中,一个牧童骑在 黄牛背上,唱着嘹亮的歌儿,歌声穿过树林飘向远方。树上的蝉“知了、知了”地叫个不停。忽然牧童停止歌唱,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 2教师引导学生猜想: 牧童停止歌唱,他想干什么? 二、初读感知,正确流利 小朋友们,有一个诗人叫袁枚,他看到这样的画面,觉得很有趣,就写了一首小诗所见。 (板书课题) 相机学习“所、枚”。 1教师范读,感受节奏。 小朋友们,你们听一听,老师哪儿停顿长一些或者声音延长一些。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学生自读,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试读诗歌,注意诗
3、的节奏与音准。 4指名试读,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捕、蝉、闭、立、童、林、黄(1)带拼音读。 (提醒学生读好翘舌音“蝉”,后鼻音“童、黄”,前鼻音“林”。) (2)去拼音读。 谁愿意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把自己读得准的字读一读。(及时表扬激励。) (3)游戏:我指你说。 一个小朋友随即指大屏幕上的生字、其他小朋友齐读,要求迅速而准确。 三、再读感悟,了解大意 1自由读,结合图画理解诗意。 小朋友们,读读诗,看看图,你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如果有不理解的字词就把它圈画出来。 2小组读,合作学习,说说诗意。把不理解的词讨论讨论;把诗的大意轮流说一说。 3欣赏读,结合图画,想像意境。 播放朗读录音,
4、学生观察图画,体会诗的意境。 四、想像画面,熟读成诵 1闭目想像。 小朋友们,请把眼睛闭起来,想像画现,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唱着嘹亮的歌儿,歌声穿过树林飘向远方,树上的知了不停地叫着,忽然牧童停止了唱歌,注视着树上鸣叫的知了。这种情趣,你有过吗? 2带着这种情趣,有感情地朗读。 3练习有感情的背诵。 五、识记字形,练习写字 1教师再次出示会拼音的生字。 瞧,你们的好朋友又来了,还认识吗?指名读。 2通过形旁理解字意来帮助识字。 (如提手旁跟手的动作有关:捕;木字旁跟树木有关:林;虫字旁跟昆虫有关:蝉)。 3通过猜谜引导学生识字。 如:一户一斤米 (所);骑牛写文章 (牧);人才进了门 (闭)
5、 4读词语,造句子识字。 如:认读:所有所以;放牧、牧草;关闭、闭路电视机等童牧童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唱歌。 5、教师示范,指导书写。 重点对学生进行指导:“林”字左边“木”字的捺变成点;“童”“黄”的中间一横要写长,其他的横要写短;“立”字下横要写长。“黄、童”笔画较多,指导学生书写时可以通过分解笔画,化难为易。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背诵所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袁枚的所见,你们会背诵吗? (齐背) 你还会背诵哪些古诗呢? (指名背) 2教师及时热情表扬,导入新课。 哇,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会背这么多的古诗。今天老师跟大家再来学习一首南宋诗人杨万里
6、的小池,你们愿意吗? (出示古诗) 二、初读古诗,正确流利 1教师范读,感受节奏。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学生自读,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试读诗歌。 四人一小组,请小组长安排好读的顺序,其他组员听一听,评一评节奏与音准。 4指明试读,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池、惜、阴、晴、柔、露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些字吗? (1)带拼音读 读准翘舌音“池”,前鼻音“阴”,后鼻音“晴”,边音“露”。 (2)去拼音读 谁能像老师一样带领大家准确地读一读这些生字。 (3)游戏:找朋友 老师把写有生字的卡片发给小朋友。如:师:“阴”字在哪里?快来和我做朋友。 生:“阴”
7、字在这里,我来和你做朋友。 三、再读感悟,了解大意 1自由读,结合图画理解诗意。 (1)播放多媒体课件: 泉水悄然从泉眼里流出,浓密的树阴倒映在清清的池水里,嫩绿的小荷叶露出尖尖的小角,一群群蜻蜓飞来立在它的上头。 (2)小朋友们,读读诗,想想画面。 你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用笔圈出不理解的字词。 2小组读,合作学习说说诗意。 四人一小组,把不理解的词讨论讨论,把诗的大意轮流说一说。 3欣赏读,结合图画,想像意境。 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观察图画,体会诗的意境。 四、想像画面,熟读成诵 1教师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想像。 初夏的早晨,阳光灿烂,我们来到一个幽静的小池边,只见水池中已经长出了一些嫩绿的荷
8、叶,有的荷叶还没有完全展开,只是露出一个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动,池水非常清澈,倒映着浓密的树阴。这时候,飞来几只蜻蜓,有一只飞累了,落在尖尖的荷叶上休息。如果你就是那只蜻蜓,面对这样的景象,你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2带着这种感情朗读。 3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五、识记字形,练习写字 1教师再次出示去拼音的生字,指名读。 2联系前面的课文,熟字带生字,如:蜻晴(同声旁);怪惜(同偏旁);阳阴(反义字) 3创造性识字,如:柔 (把矛放在树上。) 4读词语,造句子识字。 如认读:可惜、爱惜;晴空、晴天;柔和、柔软 池池塘 池塘里开满了荷花。 露露珠 露珠在荷叶上跳舞。 六、总结全文 小朋
9、友们,这两天我们学习了两首古诗 (揭题:古诗两首) 古诗小池教学设计2 教学预设目标: 1、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2、认识“所1、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背诵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课件、音乐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预设目标: 1、学习古诗所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
10、,天真可爱。 一、激趣导入 1、沈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很多同学学过很多的古诗,也会背很多的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诗背 给 大家听。 2、揭题,释题。 齐读课题。所见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指名说说) 小结:所见-所看见的事物(东西) 3、出示课文插图投影: 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图上的景物。让我们也来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出示小黑板:预习三读法: 一读:读准读通课文。(大声朗读) 二读:划出生字,记住字形(不出声音默读) 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轻声读) 2、请同学们用我们学古诗的预习三读法来预习一下课文。 把不懂的字、词、句子用横线加上?划
11、下来。如:? 3、学习生字。 (1)、预习好了,你能把古诗中的生字读出来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老师相信你们不用看拼音也能读出来。(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 (3)同桌对读,检查。 三、精读课文 1、你能把这首诗流利地读出来吗?指名读(两名) 2、播放音乐,教师范读。 学生闭上眼睛听,初次感悟、体会诗句的意思。 3、学生练读全诗。(4人组内合作朗读)指名1号做朗读汇报。 4、在4人组内交流: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5、全班交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师相机解决问题) 预设问题:什么叫振林樾?(传遍了树林) 意欲
12、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 6、理解诗意。 (1)出示课文插图。 A、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怎样的一个情景?(牧童骑黄牛) B、放录音(牧童歌唱的声音)听!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C、齐读诗句。 (2)演示牧童捕蝉的动作及蝉叫声。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 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出示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齐读诗句。 (3)你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小组合作完成)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心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4)挑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读
13、一读。(指名读) (5)多美的一首诗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配上音乐) 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四、读诗想画面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背诵。(引背同桌对背齐背) 3、从林樾、蝉鸣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 五、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指名说说) 2、说说你认为最好记的字是什么?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呢?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林:左边的木的捺改成点。 黄、童:中间一横要写长,其他的横要写短。 范写黄、童 六、编故事 学完了这首诗,你觉得牧童捕到蝉了吗?小小组里讨论一下,试着编一个故事。 七、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背
14、诵古诗。 2、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古诗小池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古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 教学重点: 1、多种方法识字。 2、理解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理解诗的内容。 教学设计: 一、直接导入,交代目标。 1、直接导入,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交代目标: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指名读。 (1)认识4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古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二、出示自学提示(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池 古诗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